本网站使用技术型(必要)和分析型cookies。
继续浏览即表示您接受 cookies 的使用。

标题图片Tag: <span>MOSTRAOINSTALLAZIONE</span>
Posts
7 October 2025
展览《对话・庞贝——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藏庞贝文物展》

2025年9月30日,《对话・庞贝——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藏庞贝文物展》在杭州西湖博物馆正式启幕,并将持续公众开放至2026年3月8日。意大利驻沪领事莫莉、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处长达仁利、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孙国方与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夏丹荷出席开幕现场。 该展览由杭州西湖博物馆与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联合策划,旨在深化西湖与庞贝古城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历史考古联系。 《对话・庞贝》展适逢西湖博物馆建馆二十周年庆典,是展示庞贝考古发掘最新成果的重要契机。通过来自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的100余件(套)珍贵藏品——包括湿壁画、雕塑、玻璃器、金属器与陶器等,本次展览将重现庞贝古城的历史魅力。 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 以其藏品的丰富性与独特性以及对欧洲文化图景的卓越贡献,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位居全球最古老、最重要的博物馆之列。其馆藏起源与形成与卡洛斯·德·波旁(1734-1759在位)及其文化政策密切相关。法尔内塞收藏、碑铭收藏、钱币收藏与纸莎草别墅遗址构成主要展陈体系,辅以大量雕塑、宝石、陶器、雕像与赤陶作品。 自1860年成为国家博物馆以来,通过收购坎帕尼亚及南意大利考古遗址出土文物与私人藏品,馆藏持续丰富。1957年绘画馆迁至卡波迪蒙特宫后,该馆正式定型为考古博物馆,现配备修复实验室、档案中心及历史图书馆。

查看更多
Eventi
29 September 2025
展览《对话・庞贝——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藏庞贝文物展》

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欣然呈现“对话・庞贝——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藏庞贝文物展”。展览将于2025年9月30日在杭州西湖博物馆正式启幕,并持续对公众开放至2026年3月8日。 该展览由杭州西湖博物馆与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联合策划,旨在深化西湖与庞贝古城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历史考古联系。 “对话・庞贝”展适逢西湖博物馆建馆二十周年庆典,是展示庞贝考古发掘最新成果的重要契机。通过来自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的100余件(套)珍贵藏品——包括湿壁画、雕塑、玻璃器、金属器与陶器等,本次展览将重现庞贝古城的历史魅力。   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 以其藏品的丰富性与独特性以及对欧洲文化图景的卓越贡献,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位居全球最古老、最重要的博物馆之列。其馆藏起源与形成与卡洛斯·德·波旁(1734-1759在位)及其文化政策密切相关。法尔内塞收藏、碑铭收藏、钱币收藏与纸莎草别墅遗址构成主要展陈体系,辅以大量雕塑、宝石、陶器、雕像与赤陶作品。 自1860年成为国家博物馆以来,通过收购坎帕尼亚及南意大利考古遗址出土文物与私人藏品,馆藏持续丰富。1957年绘画馆迁至卡波迪蒙特宫后,该馆正式定型为考古博物馆,现配备修复实验室、档案中心及历史图书馆。

查看更多
Posts
16 September 2025
安德烈·加尔瓦尼个展《虚空迁徙至表面》开幕

安德烈·加尔瓦尼个展《虚空迁徙至表面于2025年9月11日在Fotografiska影像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对公众开放至2026年1月12日。艺术家亲临现场阐释展览构想,分享其创作理念与深度思考。 本次展览核心主题为再现被扭曲的时间维度:通过慢速摄影技术捕捉的蝴蝶飞行姿态,引导观者对生命时间性进行深层哲思。面对这些既脆弱又坚韧、在空中优雅起舞的蝴蝶,观众被投射到一个时间静止、生命凝聚于刹那的平行宇宙。 安德烈·加尔瓦尼 1973年生于意大利,现居纽约和墨西哥城。他的严谨研究为其在摄影、视频、绘画、雕塑、声音、表演、霓虹灯、档案材料以及围绕展览空间建筑发展的宏大装置艺术中的运用提供了信息。他广泛而沉浸的作品体量将我们的视角从个人扩展到集体,从私密延展到全球,超越这些,将人类经验置于地质时间、宇宙变化和社会转型的背景下。 Fotografiska始创于斯德哥尔摩,致力于发掘并呈现具有启发性与先锋性的视觉艺术。该机构遍布全球多地(斯德哥尔摩、柏林、上海、塔林、奥斯陆与纽约),积极扶持本土与国际多元背景的艺术人才,推动充满活力且包容的艺术社群发展。Fotografiska 影像艺术中心坐落在上海苏州河畔,总面积超4,600 平方米,全年呈现精心策划的展览、活动、音乐派对、沙龙主题讲座等一系列文化活动,以提升中国本土艺术家的国际知名度,在全球舞台上展现其才华。  

查看更多
Eventi
3 September 2025
展览《叠境》

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欣然呈现《叠境》艺术展,展览将于2025年9月6日开幕并持续展出至2025年10月31日。本次展览由南希画廊主办,艺河湾艺术区协办。 由Nancy Lee策展的本次群展,汇集了二十位曾受驻地画廊艺术滋养的艺术家力作,其中包括意大利艺术家埃内斯托·罗马诺与费德里科·维基的作品。展览核心旨在融合多元创作技法、艺术理念与文化背景,重构超越疆界的多维艺术根基。受海德格尔哲学启发,参展当代艺术作品揭示了深刻的存在层次与现实之间的本质关联。 埃内斯托·罗马诺 生于意大利,现居伦敦从事艺术创作。建筑学背景与室内设计实践经验使其专注于探索色彩与材料的惊艳组合。常将自身X光片与彩绘、水晶、铂金及金箔相结合,传递包容与多元的艺术理念。以其创作的X光皇冠图像而闻名,这已经成为他的标志性作品,并被世界各地的收藏家收藏。 近期在上海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中心完成为期3个月的艺术家驻留项目,期间探索红外摄影新媒材。作品曾刊载于《旗帜晚报》《独立报》并亮相伦敦地铁艺术项目。 费德里科·维基 1980年生于雷焦艾米利亚,现居维也纳从事艺术创作。毕业于博洛尼亚美术学院绘画系,受大师赫尔曼·尼特西邀请赴维也纳成为其助教与弟子,后相继担任埃尔温·沃姆、丹尼尔·斯波埃里等国际艺术大师的创作助理。作品曾展出于意大利、奥地利、德国、捷克、土耳其、希腊及中国,并被里米尼市立博物馆、维也纳意大利文化中心(奥地利)、卡塔尼亚现代美术馆、米兰维亚法里尼档案库、北戴河·不同艺术小镇等机构永久收藏。维奇的艺术创作涵盖绘画、雕塑、素描与版画多个系列,尤以探索绘画与雕塑共生关系为显著特征,近年更以“印记”主题构成其鲜明的艺术语言。 南希画廊创办于 2006 年。目前坐落于上海艺河湾艺术区和陆家嘴船厂1862。画廊秉承的宗旨是“传播文化,分享艺术”,为国内外优秀艺术家们打造一个交流与展示的平台。画廊经营和代理了三十多位中外优秀当代艺术家的绘画、雕塑、装置、新媒体艺术等。艺术品为诸多个人收藏家以及著名机构收藏,包括中国国家美术馆、国家大剧院、英国渣打银行、韩国领事馆、香港海港城、上海普华永道等。

查看更多
Eventi
27 August 2025
安德烈·加尔瓦尼个展《虚空迁徙至表面》

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荣幸呈现安德烈亚·加尔瓦尼个展《虚空迁徙至表面》,展览将于2025年9月12日在Fotografiska影像艺术中心隆重揭幕,并持续向公众开放至2026年1月12日。本次展览由艺术家特别创作的多频影像及声音装置构成,以突破性的沉浸式体验,将科学精准性与诗意叙事交织于一体,带领观众步入一个时间维度被重新定义的平行宇宙。 加尔瓦尼的艺术实践始终扎根于对自然与人类生存境况的探索,并游走于艺术与科学的边界。在投影构筑的另一个时间的平行宇宙中,观众得以亲历慢速流淌的影像中生命的脆弱与坚韧,体验一场跨越物种界限的沉浸式哲学对话——用分钟丈量一秒钟的坠落,凝视鳞片脱落的慢速轨迹,或聆听翅膀划破空气的无声频率,展览悄然模糊了生命与虚无、刹那与永恒的边界。 展览特邀著名音乐家费德里科·阿尔巴内塞创作原声配乐。《虚空迁徙至表面》不仅创造了一种超越常规感知的体验——引领观众进入一个与现实世界并存但通常并不可见的维度,更隐含了对生命、时间、边界及存在主义的本质思考。作品挑战了时间的线性叙事,提出生命是“连续流动的事件”,而自然本身并无边界。展览以艺术之名,呼吁重新感知并珍视身边的生命世界 安德烈·加尔瓦尼 1973年生于意大利,现居纽约和墨西哥城。他的严谨研究为其在摄影、视频、绘画、雕塑、声音、表演、霓虹灯、档案材料以及围绕展览空间建筑发展的宏大装置艺术中的运用提供了信息。他广泛而沉浸的作品体量将我们的视角从个人扩展到集体,从私密延展到全球,超越这些,将人类经验置于地质时间、宇宙变化和社会转型的背景下。 Fotografiska始创于斯德哥尔摩,致力于发掘并呈现具有启发性与先锋性的视觉艺术。该机构遍布全球多地(斯德哥尔摩、柏林、上海、塔林、奥斯陆与纽约),积极扶持本土与国际多元背景的艺术人才,推动充满活力且包容的艺术社群发展。Fotografiska 影像艺术中心坐落在上海苏州河畔,总面积超4,600 平方米,全年呈现精心策划的展览、活动、音乐派对、沙龙主题讲座等一系列文化活动,以提升中国本土艺术家的国际知名度,在全球舞台上展现其才华。

查看更多
Eventi
23 July 2025
展览资讯|异响共鸣

意大利驻沪总gongji然呈现展览“异响共鸣”,展览由艺河湾艺术区主办,将于2025年7月29日在泰艺术中心启幕,并持续开放至同年8月31日。 展览“异响共鸣”由尹希文策展,以群展形式呈现了多国艺术家的作品,意大利艺术家费德里科·维奇亦在参展之列。展览主题聚焦当代世界图景与多元文化交融,参展艺术家作为各自文化的当代代表,共同诠释这一丰富议题。   费德里科·维奇 1980年生于雷焦艾米利亚,现居维也纳从事艺术创作。毕业于博洛尼亚美术学院绘画系,受大师赫尔曼·尼特西邀请赴维也纳成为其助教与弟子,后相继担任埃尔温·沃姆、丹尼尔·斯波埃里等国际艺术大师的创作助理。作品曾展出于意大利、奥地利、德国、捷克、土耳其、希腊及中国,并被里米尼市立博物馆、维也纳意大利文化中心(奥地利)、卡塔尼亚现代美术馆、米兰维亚法里尼档案库、北戴河·不同艺术小镇等机构永久收藏。维奇的艺术创作涵盖绘画、雕塑、素描与版画多个系列,尤以探索绘画与雕塑共生关系为显著特征,近年更以“印记”主题构成其鲜明的艺术语言。

查看更多
Eventi
28 May 2025
亚历桑德罗·吉安尼个展“穿越光芒”

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欣然呈现艺术家安德烈·波里切蒂的个展“尚未永恒”。展览于2025年5月10日开幕,将面向公众持续开放至2025年6月7日。展览由78Space主办,获得了NoName Studio Shanghai的特别支持。 吉安尼于78Space呈现的“穿越光芒”展览,展示其上海驻留创作成果。艺术家通过其AI“瓦萨里”系统,聚焦三百年前来华的米兰耶稣会士画家郎世宁(1688-1766)的跨文化实践。该系统筛选郎世宁以西式技法创作的中国人物肖像,通过参数化建模生成融合西方透视写实主义与传统中国画线性构图的新型面容图像。吉安尼特别强调:AI算法揭示出东西方艺术中眼部刻画技法的深层文化分野——这种差异性印证了视觉语汇背后的文明认知模式。 亚历桑德罗·吉安尼 1989年生于意大利罗马,2011年毕业于罗马美术学院。自2019年起,吉安尼开始使用自研的人工智能技术介入绘画创作,采用当代技术重新激活艺术史中的经典形象。近年来,他的创作受到了广泛关注,先后在Spaziomensa艺术空间、Postmasters画廊、Skylight艺术空间,以及当代唐人艺术中心举办个展。

查看更多
Eventi
26 May 2025
展览资讯|西玛弗拉《向东,太阳升起的地方》

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欣然呈现艺术家西玛弗拉的个人展览“向东,太阳升起的地方”。该展览于2025年5月10日在上海翡翠画廊开幕,将面向公众持续开放至2025年6月7日。展览由翡翠画廊主办,获得了NoName Studio Shanghai的特别支持。 此次展出的作品,乃是他在上海参与艺术家驻地项目的成果。西玛弗拉倾慕中国传统文化,从古代典籍中淬炼出符合东方审美趣味的动物符号,用以置换创作中原本形成的象征性表达。并且,这些新作在画面色调上也一改以往的幽暗与压抑,变得更为明亮与轻逸。这对他的艺术生涯而言,无疑也是一次“重生”。   里卡多·普罗斯佩里 里卡多·普罗斯佩里,艺名西玛弗拉,出生于佛罗伦萨,目前在此生活与创作。他自2000年起开始绘画生涯,曾就职于佛罗伦萨一家著名的修复工作室。2004年,他首次参加托斯卡纳地区的比赛和群展,随后几年迅速在意大利及国际舞台崭露头角。2008至2010年间,他旅居巴黎和德国,与多家画廊合作:2009年与佛罗伦萨的Ken’s Art画廊合作,次年携手波恩的Golkar画廊和柏林的Infantellina Contemporary画廊。他的作品被路易吉·佩奇当代艺术中心等机构收藏,并参加博洛尼亚艺博会、维罗纳艺博会、休斯顿艺博会等全球著名艺博会。

查看更多
Eventi
26 May 2025
安德烈·波里切蒂个展“尚未永恒”

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欣然呈现艺术家安德烈·波里切蒂的个展“尚未永恒”。展览于2025年5月10日开幕,将面向公众持续开放至2025年6月7日。展览由上海翡翠画廊主办,获得了NoName Studio Shanghai的特别支持。 波里切蒂在“尚未永恒”展览中的作品,通过融合绘画、雕塑与装置艺术的研究路径,系统解构了永恒性概念。其创作导向对时间暂存性与物质脆弱性的多维度感官探究,构建起独特的形而上学视觉体系。 安德烈·波里切蒂 1989年出生于罗马。他自学艺术,先后为多位当代艺术家担当助手后,如今成为独立艺术家,并长期生活与工作在他的出生地。他的创作囊括绘画、版画、雕塑与装置,通过对工业材料的实践,探讨着物质与自然、时间之间的冲突与流逝。近年来,波里切蒂先后在华盛顿与上海参与艺术驻留项目,并在Postmasters Gallery、Spaziomensa、The National Exemplar Gallery等多家机构举办个展。

查看更多
Eventi
20 May 2025
基亚拉·恩佐艺术家驻留项目

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与意大利驻上海总领事馆荣幸呈现基亚拉·恩佐艺术家驻留项目。该项目由杭州天目里美术馆策划组织,将于2025年4月至5月期间在伦佐·皮亚诺设计的杭州天目里建筑群落展开,并获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支持。 驻留项目收官之际,艺术家工作室将于2025年5月24日向公众开放,届时观众可亲身体验恩佐对材质的精妙遴选与对人体结构的缜密研究。现场将呈现两件精心挑选的纸本作品,展现其创作精髓与灵感雏形。 她的作品通过微末痕迹与瞬息时刻,引导观者深度思考触觉、记忆与存在边界。恩佐坚信皮肤是身体与世界连接的桥梁,既是感知的起点,亦是记忆的容器。 杭州驻留期间,基亚拉·恩佐深入融入当地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哲学与医学体系,并以此为新视角解析身体与物质的关系。其作品将参展《360°:我们为何绘画?》特展(天目里美术馆,2025年5月15日-10月12日)。   基亚拉·恩佐1989年生于威尼斯,现工作生活于故乡。曾赴意大利与英国深造:2013年获伊拉斯谟奖学金赴莱斯特德蒙福特大学交流12个月;2018年以优等成绩完成威尼斯美术学院绘画专业二级课程。2022年参展第59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梦想之乳》主题展。作品曾亮相多个重要艺术展览:罗马MACRO当代艺术博物馆《未来回溯:馆藏札记》(意大利);罗马四年展基金会《日常·专题:基亚拉·恩佐》(2024);米兰ZERO…画廊《脏腑》(意大利);米兰三年展基金会《意大利当代绘画》(2023);米兰ICA当代艺术研究院《微小执念》(2022)。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