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资讯|达仁利《马可·波罗眼中的中国:来自导域之奇迹》
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欣然呈现“马可·波罗眼中的中国:来自异域之奇迹”讲座。该讲座由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处长达仁利先生担任主讲人,将于2025年5月30日下午3点半在宁波大学安中大楼碧华厅举办。 十三至十四世纪的中国作为国际十字路口令人叹服,各类人员、商人、宗教人士齐聚于此,重现汉唐时期的交流盛况。多年来,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奢侈消费,元朝(1279-1368)都为各类物质交换和知识互通提供了最为广域的保障。得益于复杂高效的通信系统,交通圈得以形成,尤其是在高安全性和长距离性上,堪称空前绝后。彼时的中国在西方人眼中,是一个充满奇迹的强大文明。 马可·波罗出生于威尼斯商人世家,在中国生活了17年(1274-1291),并留下一部讲述亲身经历的著作——《马可·波罗游记》,意大利语名为《Milione》,法语名为《Le divisament dou monde》,英语则常被译为《The Travels》。马可·波罗并非十三至十四世纪唯一一位活跃于中国的意大利人,根据史料(多为拉丁语)记载,意大利商人彼得·迪·卢卡隆戈、乔瓦尼与弗朗切斯科·罗列丹、彼得·祖利安、卡特琳娜与安东尼奥·德·维利奥尼,以及多位方济各会宗教人士(若望·柏郎嘉宾、若望·孟高维诺、鄂多立克)都曾在不同时期活跃于汗八里(北京)、泉州、杭州和扬州。 本次讲座旨在呈现十三至十四世纪国际化氛围下的中国,在这里,各类学识得以传播与交流,其活跃程度令人钦佩,以马可·波罗为首的部分西方作家更是在亲临此地后,折服于璀璨的中华文明并对其盛赞不已。 达仁利 那不勒斯东方大学东方学博士,曾在莱顿汉学研究所和鲁汶天主教大学学习,后在威尼斯大学与罗马外国语大学任教。他曾主持非洲与东方意大利研究所的图书馆及出版活动(2002-2011),2012年起成为意大利外交与国际合作部文化参赞。达仁利先生曾多次发表十七至十八世纪中意文化交流相关的出版物,并编写了《特雷卡尼哲学辞典》(罗马,2008-2009)中有关中国哲学的50余个词条。他曾担任展览《向东,丝绸之路上的城市、人与神灵》(罗马国家博物馆戴克里先浴场,2011年10月21日至2012年2月26日)以及展览《方济各艺术:十三至十五世纪的意大利艺术巨作及亚洲土地》(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2015年3月30日至10月11日)的学术策展人及指导。2022年,他担任展览《绝美之境: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珍藏展》(浦东美术馆,2022年12月21日至2023年4月9日)的策展人。2023年,他担任展览《对话达·芬奇——文艺复兴与东方美学艺术特展》(上海博物馆,2023年12月10日至2024年4月14日)和《卡拉瓦乔与巴洛克奇迹》(浦东美术馆,2023年12月12日至2024年4月12日)的策展人。2024年,他担任《虚实之界:奇迹之书〈马可·波罗游记〉主题文献展》(上海图书馆,2024年11月3日至2025年2月28日)与展览《寰宇东西:马可·波罗眼中的中国和世界》(上海博物馆,2024年11月23日至2025年3月30日)的策展人。2016年2月至2021年6月,他担任(意大利外交与国际合作部)意大利驻蒙特利尔文化处处长,2021年7月起担任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处长。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