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使用技术型(必要)和分析型cookies。
继续浏览即表示您接受 cookies 的使用。

消息

输入您的搜索参数
Reset
16 September 2025
安德烈·加尔瓦尼个展《虚空迁徙至表面》开幕

安德烈·加尔瓦尼个展《虚空迁徙至表面于2025年9月11日在Fotografiska影像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对公众开放至2026年1月12日。艺术家亲临现场阐释展览构想,分享其创作理念与深度思考。 本次展览核心主题为再现被扭曲的时间维度:通过慢速摄影技术捕捉的蝴蝶飞行姿态,引导观者对生命时间性进行深层哲思。面对这些既脆弱又坚韧、在空中优雅起舞的蝴蝶,观众被投射到一个时间静止、生命凝聚于刹那的平行宇宙。 安德烈·加尔瓦尼 1973年生于意大利,现居纽约和墨西哥城。他的严谨研究为其在摄影、视频、绘画、雕塑、声音、表演、霓虹灯、档案材料以及围绕展览空间建筑发展的宏大装置艺术中的运用提供了信息。他广泛而沉浸的作品体量将我们的视角从个人扩展到集体,从私密延展到全球,超越这些,将人类经验置于地质时间、宇宙变化和社会转型的背景下。 Fotografiska始创于斯德哥尔摩,致力于发掘并呈现具有启发性与先锋性的视觉艺术。该机构遍布全球多地(斯德哥尔摩、柏林、上海、塔林、奥斯陆与纽约),积极扶持本土与国际多元背景的艺术人才,推动充满活力且包容的艺术社群发展。Fotografiska 影像艺术中心坐落在上海苏州河畔,总面积超4,600 平方米,全年呈现精心策划的展览、活动、音乐派对、沙龙主题讲座等一系列文化活动,以提升中国本土艺术家的国际知名度,在全球舞台上展现其才华。  

查看更多
12 September 2025
Inaugurazione della mostra collettiva “Where Layers Bloom”

È stata inaugurata il 6 settembre 2025 la mostra collettiva Where Layers Bloom al Nancy’s Gallery di Shanghai e rimarrà aperta al pubblico fino al 31 ottobre 2025. L’esposizione è stata organizzata dal Nancy’s Gallery, con il supporto dell’Istituto Italiano di Cultura di Shanghai e ha visto la partecipazione di molti artisti, curatori, collezionisti e […]

查看更多
4 September 2025
纪念图录《马可·波罗眼中的奇闻异事》

值马可·波罗逝世七百周年(1324-2024)与诞辰七百七十周年(1254-2024)纪念结束之际,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携手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联合策划和出版纪念图录《马可·波罗眼中的奇闻异事》,该书获得了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的特别支持。《马可·波罗眼中的奇闻异事》巧妙融合《马可·波罗游记》的历史叙事语言与伊塔洛·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的对话体小说风格,此外还收录了都灵理工大学教授亚历山德罗·阿尔曼多创作的五十六幅未公开水彩画作。 ©Alessandro Armando 每幅水彩画皆以卡尔维诺笔下某座“看不见的城市”命名并汲取灵感,配以《看不见的城市》与《马可·波罗游记》选段。本书采用中意双语呈现,旨在纪念由这位威尼斯探险家开启的中意对话传统。据水彩画作者构想,本书呈现的五十六座城市中新增的拉拉杰城,正是忽必烈汗向马可·波罗描述的神秘之城。 本书“希望能够以科学(尤其是建筑学)为线索,将与马可·波罗有关的历史、文学与艺术串联起来,并且通过一本制作精良、风格典雅的书籍将这些元素共同展现出来。”(意大利驻沪总领事安缇雅) “亚历山德罗 · 阿尔曼多的五十六幅水彩作品,通过色调与笔触的无尽交替和演变,从卡尔维诺概念图谱中衍生出对想象维度的极致演绎。”(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处长达仁利) “马可·波罗曾解释道‘为了区别其他城市的特点,我必须总是从一座总隐于其后的首要的城市出发。’。本书不仅是都灵理工大学与中国 20 多年合作历程中所取得的又一个重要成果,同时也可视作这段历程的一个总结与回顾。”(都灵理工大学建筑与设计系主任米凯莱·博尼诺) 《马可·波罗眼中的奇闻异事》由上海内那瓦广告有限公司限量印制500册,其中100册为编号版。采用环保大豆油墨及高档轻涂艺术纸张印刷,完美展现画作细节,该纸张为 fsc 森林友好体系认证纸张,符合持续发展理念。

查看更多
16 July 2025
意大利公爵学院合奏团音乐会

2025年7月12日晚,杜卡勒学院乐团音乐会在上海西岸梦中心M筒仓隆重举行。本场音乐会由上海交响乐团策划举办,作为上海夏季音乐节(MISA)”城市律动”单元的重要活动,并获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特别支持。 音乐会的核心曲目是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十二首未公开圆舞曲(作品号WoO 16b)的完整首演。这些珍贵乐谱经由杜卡勒学院基金会音乐研究中心与”LvBeethoven.it”音乐研究机构联合开展的深度学术研究得以重现于世。 乐团演出由单簧管演奏家兼指挥家洛伦佐·安东尼奥·约斯科领衔,长笛演奏家玛尔塔·洛伦扎·格里科与单簧管演奏家埃尔米尼亚·尼格罗联袂献艺。音乐家们以精湛技艺再现了贝多芬这些尘封两个多世纪的华美乐章,为申城夏夜增添了隽永的艺术韵致。   洛伦佐·安东尼奥·约斯科 1985年生于意大利,现活跃于香港乐坛的单簧管演奏家。曾任职伦敦交响乐团及马德里皇家歌剧院乐团,并与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欧洲室内乐团、爱乐管弦乐团、达拉斯交响乐团、圣彼得堡爱乐乐团、威尼斯凤凰剧院及罗马歌剧院等顶尖乐团合作。曾受指挥大师瓦列里·捷杰耶夫、伯纳德·海廷克、科林·戴维斯爵士、西蒙·拉特尔爵士、丹尼尔·哈丁、安德里斯·尼尔森斯、埃萨-佩卡·萨洛宁、安德烈·普列文、丹尼雷·加蒂、尤里·特米尔卡诺夫、谢苗·比契科夫及洛林·马泽尔执棒。自2021年起拓展指挥事业,多次执棒香港管弦乐团及亚洲地区知名交响乐团。   杜卡勒学院乐团 作为波坦察杜卡勒学院基金会音乐研究中心的灵魂所在,这支灵活编制的常驻艺术团体汇聚了具有国际级室内乐与交响乐造诣的意大利音乐家。乐团由艺术总监朱塞佩·达米科——低音提琴演奏家、作曲家兼研究员——领衔,曲目库横跨巴洛克至当代数百年音乐长河,尤专注于演绎尘封之作、现代首演及新生创作。每场演出皆化为一段直抵心灵的情感共鸣之旅。

查看更多
31 January 2025
讲座《马可·波罗<寰宇记>及其读者:成为奇幻之书的旅行见闻》

值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1324-2024)与诞辰770周年(1254-2024)纪念之际,并逢第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CCBF)举办(2024年11月15日至17日,上海世博展览馆),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与博洛尼亚展览集团联合策划的四场主题活动于11月15日至16日陆续开展。 展会次日,亚历山德罗·巴尔贝罗教授以“马可·波罗《寰宇记》及其读者:成为奇幻之书的旅行见闻”为主题开启学术讲座。活动由插画家伊万·卡努主持,博洛尼亚童书展总监埃莱娜·帕索利与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处长达仁利共同出席。巴尔贝罗教授阐释道:尽管在大众认知与流行文化中,马可·波罗著作仍常被归类于奇幻文学与虚构旅行记述,但学术界早已确认其旅行经历的真实性,《寰宇记》正是对其旅程真实细致的记录。  

查看更多
18 December 2024
讲座《从“马可”到“玛窦”——来华外国人与中国社会》

2024年12月17日下午两点,由上海师范大学纪建勋教授主讲的《从“马可”到“玛窦”——来华外国人与中国社会》讲座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举行。本次活动隶属于《马可·波罗游记》主题系列讲座(2024年9月至2025年3月),由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携手上海图书馆、上海师范大学及意大利特雷卡尼百科全书学院共同主办。 中华世纪坛的千秋颂壁画用百余位代表人物浓缩展示华夏五千年文明,而马可·波罗与利玛窦作为其中仅有的两位外国人且都来自意大利,令人称奇。本讲座以两人为代表探究了来华外国人与中国社会的互动及其深远影响。 纪建勋,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上海师范大学国际比较文学中心主任,《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期刊主编。  

查看更多
18 December 2024
讲座《无问西东:泉州外来宗教石刻里的艺术情感》

2024年11月10日(周日)下午两点2024年12月17日下午两点,由王丽明教授带来的《无问西东:泉州外来宗教石刻里的艺术情感》讲座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举行。本次活动隶属于《马可·波罗游记》主题系列讲座(2024年9月至2025年3月),由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携手上海图书馆、上海师范大学及意大利特雷卡尼百科全书学院共同主办。 在讲座中,王丽明教授向听众介绍了10-14世纪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到巅峰时期的东方大港——泉州。诞生于这一时期的泉州外来宗教石刻图像极为独特,图案组合世所罕见,反映出古代中国沿海人民传统又开放,保守又创新,小心谨慎又大胆活跃的性格特点。

查看更多
18 December 2024
讲座《马可·波罗行走在河西走廊》

值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1324-2024)和诞辰770周年(1254-2024)之际,2024年10月29日下午3点,姬庆红教授主讲的题为《马可·波罗行走在河西走廊》讲座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举行。本次活动隶属于《马可·波罗游记》主题系列讲座(2024年9月至2025年3月),由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携手上海图书馆、上海师范大学及意大利特雷卡尼百科全书学院共同主办。   在本次讲座中,姬庆红教授通过《马可·波罗游记》中的记载,证实了河西走廊沿线重镇及其周边地区的宗教信仰、寺庙建筑、物产资源及婚俗习惯等描述均准确而生动。讲座重点解析了敦煌地区佛教的繁荣景象、酒泉境内的大黄与毒草分布、甘州的婚俗传统与佛教寺院,以及西宁州的牦牛、麝与麝香等物产。这些记述被认定为真实可信,折射出马可·波罗旅途中的亲眼所见或源自可靠渠道的讯息。

查看更多
18 December 2024
讲座《马可•波罗到过中国,何来争议?》

值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1324-2024)和诞辰770周年(1254-2024)之际,马晓林教授带来的题为《马可•波罗到过中国,何来争议?》讲座于2024年10月13日(周日)下午两点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举行。该讲座作为“虚实之界:奇迹之书《马可·波罗游记》”系列讲座活动(2024年9月至2025年3月)的一部分,由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上海图书馆、上海师范大学世界史系携手意大利特雷卡尼百科全书研究院共同组织。 在讲座中,马晓林教授深入探讨了《马可·波罗游记》所载行程的真实性,该著作详述了马可·波罗沿丝绸之路穿越至中国的传奇旅程。基于历史文献与学术研究成果,他有力驳斥了质疑马可·波罗旅行真实性的陈旧观点。

查看更多
16 December 2024
视觉陷阱——在原子之间滑动

  视觉陷阱——在原子之间滑动:桑德罗·桑纳和多纳托·皮科洛双人展(2024年12月13日-2025年2月13日,杭州浙江美术馆)于2024年12月13日正式启幕。本次展览由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与浙江美术馆联合主办,获得了意大利驻上海总领事馆的支持。 本次展览由浙江美术馆馆长应金飞与舒文靖担任策展人,两位不同时代的意大利艺术家桑德罗·桑纳和多纳托·皮科洛将展开一场精彩的对话,探索传统与创新之间的界限。 意大利驻沪总领事安缇雅在开幕致辞中强调:“本次展览由浙江美术馆与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联合主办,获得了意大利驻上海总领事馆的支持,适逢中意交往史上的特殊年份——马可·波罗逝世七百周年(1324-2024)纪念。这一系列纪念活动最终以意大利共和国总统塞尔焦·马塔雷拉对华的国事访问(2024年11月6日至12日)达到高潮。总统在杭州提到,我们在中国华东地区的存在,正是延续了马可·波罗与西西里传教士殷铎泽的事业——后者自1659年起便在杭州开展活动。” 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处长达仁利表示:“意大利艺术家桑纳与皮科洛的作品来到这个数百年来崇尚艺术的国度。艺术始终是中美两国感知宇宙最初镜像的真实反映。两位艺术家的作品完整展现了一个物质世界的经纬脉络,中国观众只需借助自身宇宙观传统的哲学联结便能理解。” 展览实现了永恒之美与当代思想的独特并置,为观众带来一场引人入胜的艺术体验。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