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仁利讲座《马可·波罗:书籍的故事》
在第二十四届世界意大利语言周闭幕活动之际,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处长达仁利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发表了题为《马可·波罗:书籍的故事》的主题讲座。 讲座中,达仁利处长阐述了文化处为弘扬意大利文学与文化瑰宝所推出的多项举措,并强调了本国出版业的重要性。他特别提到意大利外交与国际合作部每年持续支持意大利文学中文译作出版,其中包括埃莱娜·费兰特、伊塔洛·卡尔维诺、贾尼·罗大里和多梅尼科·斯塔尔诺内等作家的作品。 达仁利指出,书籍是保存和传播国家语言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为纪念马可·波罗,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今年围绕《马可·波罗游记》开展了多个项目,旨在鼓励学生深入探索马可·波罗的生平以及中意文化交流史。 谈及即将问世的新作,达仁利重点介绍了由文化处策划的水彩插画本《马可·波罗眼中的奇闻异事》,以及与渺飞出版社、意大利特雷卡尼百科全书研究院和佛罗伦萨国际漫画学院合作推出的系列漫画首卷《马可·波罗:行者的童年》。 处长还预告了将于2024年11月3日在上海图书馆东馆开展的“虚实之界:奇迹之书《马可·波罗游记》主题文献展”。该展览由文化处与上海图书馆及意大利特雷卡尼百科全书研究院联合策划,将展出代表马可·波罗抄本主要传承体系的珍贵原始手稿,并同期举办《马可·波罗游记》主题系列讲座(2024年9月至2025年3月)。 最后,达仁利处长宣布“寰宇东西:马可·波罗眼中的中国和世界”特展将于2024年11月22日在上海博物馆开幕。这是中国首次集中展示来自意大利最重要机构的马可·波罗抄本文物与手稿。
查看更多第二十四届世界意大利语言周闭幕活动
上海外国语大学成功举办了第二十四届世界意大利语言周闭幕活动。本次活动由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携手渺飞出版社及华东地区高校意大利语系联合主办。 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处长达仁利在简要介绍本届语言周主题后,重点阐述了文化处为纪念马可·波罗逝世七百周年(1324-2024)与诞辰七百七十周年(1254-2024)所策划的文化推广项目。 活动现场正式预告了漫画系列首卷《马可·波罗:行者的童年》的即将出版。该作品由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构思,联合渺飞出版社、佛罗伦萨国际漫画学院及意大利特雷卡尼百科全书研究院共同打造。 上海外国语大学学生以小组协作形式积极参与,围绕“意大利语与书籍”主题进行了专题展示。其中,《马可·波罗与<游记>: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使者》荣获最佳文化内容奖;《从书籍到人工智能:意大利语学习的嬗变与提问智慧》斩获文化创新奖;《舌尖上的智慧》则获得最佳美食文化奖。
查看更多摄影展《观看之道——威尼斯与苏州城市》
在苏州吴文化博物馆举办的《观看之道——威尼斯与苏州城市》主题摄影展(2024年9月27日至12月1日)开幕之后,该展览联合策划人——摄影师乔瓦尼·卡普里奥蒂与公众展开深度对话,分享了摄影项目从构思、策划到实施的创作历程。本次展览由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与苏州吴文化博物馆联合呈现,由文化处处长达仁利与吴文化博物馆馆长陈曾路共同策划。 这场由刘小菡主持的对话活动于2024年9月28日14时在苏州吴文化博物馆内举行。卡普里奥蒂曾耗时数周穿梭于威尼斯街巷与苏州城区,通过镜头捕捉两座水城的代表性瞬间,既呈现了城市的当代风貌,又凸显了其传承至今的古老特质。 乔瓦尼·卡普里奥蒂 国际著名摄影师 意大利摄影记者,现居多伦多。他擅长长期项目的后纪实表现,旨在研究时间和不可避免的妥协是如何塑造个人、社群、历史、文化和人类状况。卡普里奥蒂创造性地将摄影、动态图像、音频、实验性文字和个人见证结合在一起,专注于探索和理解世俗问题以及当代纪实的实践作用。 刘小菡 双语跨文化栏目,公众号“culturemixer文化角”出品人 刘小菡是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culturemixer文化角》的主持人。《culturemixer文化角》是一档中英双语的跨文化人文栏目,栏目致力于向世界分享关于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也对话来自全世界的嘉宾,并邀请他们分享各自与中国以及在全世界工作与生活的跨文化经历与故事。刘小菡从事跨文化传播与沟通工作。她致力于帮助来自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的人们,建立超越“文化”的连接。
查看更多展览”观看之道——威尼斯与苏州城市”
观看之道——威尼斯与苏州城市主题摄影展于2024年9月27日在苏州吴文化博物馆正式揭幕,展览将持续对公众开放至2024年12月1日。 本项目由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处长达仁利、苏州吴文化博物馆馆长陈曾路与摄影师乔瓦尼·卡普里奥蒂共同策展。 在9月27日的开幕活动中,卡普里奥蒂带领媒体进行了专场预展,现场阐释其作品内涵,并分享了创作过程中的精彩瞬间与核心理念。
查看更多杭州电子音乐节
2024杭州国际电子音乐节于2024年9月24日至29日在浙江音乐学院举行,本届音乐节由浙江音乐学院主办,获得了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的特别支持。 杭州电子音乐节共六场国际电子音乐家音乐会,呈现电子音乐领域的最新成就。其中意大利作曲家尼古拉·萨尼与瑞典长号演奏家伊沃·尼尔森的专题音乐会在2024年9月27日举行,集中展现了意大利当代电子音乐成就。 尼古拉·萨尼 作曲家、艺术总监和文化事务管理者。创作领域涵盖音乐剧场、舞蹈配乐、交响乐、室内乐、跨媒介创作以及现场电子乐与固定媒体作品,其作品曾在意大利及国际重要音乐季与艺术节展演。2011年被法国文化部部长授予“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曾荣获林茨电子艺术节大奖、古根海姆奖及意大利外交部”埃拉托法尔内西纳奖”等多项荣誉。 伊沃·尼尔森 瑞典作曲家、演奏家,瑞典最重要的长号诠释者之一。专注于当代古典音乐领域,定期在全球现代音乐节与艺术节演出。其大量作品受到伊塔洛·卡尔维诺和内莉·萨克斯文学作品的启发,具有深厚的文学渊源。1989年以独奏家身份在法国广播大厦“旅程”合奏团完成首演,此后其作品屡次亮相威尼斯双年展、罗马电子音乐节、纽约市电子音乐节等重要艺术节。
查看更多戏剧《我羡慕夜莺的命运》
Motus剧团作品《我羡慕夜莺的命运》于2024年9月28日至29日成功上演。该作品入选ACT上海当代戏剧节当代创新戏剧剧目单元,获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支持,并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呈现。 Motus剧团创作的《我羡慕夜莺的命运》从希腊神话中遭受神谕诅咒的预言者卡珊德拉这一英雄形象中汲取灵感。在古希腊戏剧中,歌者将她的悲叹比作夜莺的啼鸣——象征其预言中蕴含的悲怆与幽暗。本剧正是对这位未被倾听的少女的隔空回应。 Motus系恩里科·卡萨格兰德与丹妮拉·尼科洛于1991年在里米尼创立的先锋戏剧团体,曾三度荣获乌布奖等多项戏剧大奖。剧团以创新手法聚焦当代议题,在舞台上熔铸艺术表达与社会介入精神。
查看更多文献展暨系列讲座《虚实之界:奇迹之书<马可·波罗游记>》
值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1324-2024)和诞辰770周年(1254-2024)之际,2024 年 9 月 28 日,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举行了虚实之界:奇迹之书《马可·波罗游记》主题文献展暨系列讲座活动。 该展览由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与上海图书馆和意大利特雷卡尼百科全书研究院呈现,将于2024年11月3日至2025年2月28日面向公众开放。展览将展出 150 余部典籍,从《马可·波罗游记》中最具代表性的手抄本开始,最后一部分将着重介绍中西方之间的交流史,当然这也多亏印刷书籍的传播。 活动现场公开了展览预告视频,包含重点展品介绍以及虚拟导览,在此之后,意大利驻沪副总领事程若轲先生、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陈恒和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进行了致辞。 活动最后,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处长达仁利带来了题为 《马可·波罗:仅仅讲述“我所能描绘的一部分”》讲座,作为展览同名系列讲座第一讲,该活动由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上海图书馆、上海师范大学以及意大利特雷卡尼百科全书研究院联合主办,届时将有中意两国学者参与,并持续举行至2025年三月底。
查看更多舞剧《出水芙蓉》
2024年9月15日及17日,西尔维娅·格里鲍迪舞蹈剧场《出水芙蓉》于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实验剧场上演。本次活动由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支持,与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联合呈现。 《出水芙蓉》是“无边线舞蹈节”的一部分,其命名灵感来源于一句短语:“Dance Out of the Box”,即“跳出框框、打破陈规”。 该演出不仅是对美的思辨,更是对固有思维的一次挑战,仿佛在向世界宣告“美丽无界限”。西尔维娅·格里鲍迪巧妙地运用黑色幽默引领观众进入了一个不完美却充满个性的世界,使其深刻感知到「美」并非局限于表面的完美,而是存在于每个人的目光所及之处。 西尔维娅·格里鲍迪 意大利编舞和表演艺术家。自2004年起,她持续专注于研究身体的社会影响,并将喜剧元素以及观众与演员之间的关系作为自己创作语言的核心。
查看更多展览《空间的共鸣》
2024年9月7日,《空间的共鸣》艺术展于杭州易空间Yi Space正式启幕,展览将持续对公众开放至11月7日。本次活动由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支持,展出来自意大利艺术家彼得·德梅茨与德国艺术家埃伯哈德·罗斯的力作。 彼得·德梅茨的椴木装置作品虽无繁复装饰,却充满诗意与情感张力。这些作品营造出独特的戏剧性氛围:个体仿佛未察觉被注视的存在,而整个空间却向观者全然敞开。 埃伯哈德·罗斯则以精妙笔触在画布上铺陈书法般的线条与图式网络,其有机重复的纹样灵感源自自然形态——如贝壳的螺旋纹理、叶脉的舒展脉络、蝶翼的鳞状结构以及植物细胞的微观形态。
查看更多戏剧《历史的天使》
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欣然宣布,佛罗伦萨地下剧团创作的《历史的天使》于2024年9月6日至7日成功上演,该作品为第十五届ACT上海当代戏剧节推出的当代创新戏剧剧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次为戏剧节揭幕的《历史的天使》由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支持,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联合呈现。 地下剧团带领观众穿越从史前时代至今的人类文明史,激发对人类进步的深度思考,让观众的思绪在历史与现实间自由徜徉。 该戏剧研究团体曾荣获2022年乌布奖“最佳意大利戏剧作品”奖项,2005年成立于佛罗伦萨。地下剧团采用先锋流行创作手法,在集体想象与反常规思维之间取得平衡,致力于呈现当代时代特征。剧团将舞台视为践行文化公民意识的场域,通过日常文化姿态提升观众的批判意识,始终将观众视为每个艺术项目的意义核心与最终归宿。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