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使用技术型(必要)和分析型cookies。
继续浏览即表示您接受 cookies 的使用。

标题图片Tag: <span>TEATROEDANZA</span>
Eventi
29 May 2025
演出资讯|《麦克白》 Macbettu

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欣然呈现剧作《麦克白》,该剧由将于2025年6月6日至8日在上海上剧场(徐汇区肇嘉浜路1111号美罗城5层)上演。该剧由撒丁话剧院与人民剧团出品,获得了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的支持。 该作品系意大利人民剧团创始人兼艺术总监亚历桑德罗·塞拉对莎士比亚经典剧目《麦克白》的全新演绎,采用全男班阵容并以撒丁语呈现。创作灵感源自撒丁岛巴尔巴吉亚地区狂欢节的摄影纪录——原始声响、仪式化动作与古老吟诵构成的场域,与莎翁悲剧世界中阴郁面具、血色意象、绯红酒液、祭祀舞蹈及迸发的原始力量形成艺术通感。撒丁语在此转化为诗性吟咏的载体,而极简舞台空间中唯见演员身体的戏剧张力。   亚历桑德罗·塞拉 硕士毕业于罗马大学戏剧艺术学,学位论文聚焦图像戏剧研究。1999年创立人民剧团。2009年推出首部青少年剧场作品《午夜王子》,该剧在意大利及海外完成超200场演出;2013年创作聚焦移民议题的《伟大旅程》。2017年先后推出荣获多项大奖的《麦克白》及实验性剧目《框架》。其执导作品通过人民剧团实现国内外巡演逾千场次。

查看更多
Eventi
2 May 2025
演出资讯|皮普·德尔邦诺《觉醒》

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欣然呈现皮普·德尔邦诺创作的戏剧作品《觉醒》,该剧将作为2025上海·静安戏剧节展演剧目,于2025年5月24至25日在上海大宁剧院上演。本剧目由艾米莉亚·罗马涅剧院基金会/意大利国家剧院出品,上海中演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主办,并获得了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与海上文化中心的特别支持。 本次导演将携两部新作与中国观众们见面,另一部作品《爱》将于5月21日至22日在大宁剧院上演。《觉醒》中的主人公沉睡于一株突然繁花盛开的枯木之下,从睡梦中苏醒后意识到必须面对比先前经历更为残酷的现实。 这部作品根植于个人经历,却延展至对众生焦虑与脆弱的呈现,通过内在节奏与温柔近乎哀怨的音乐——这种音乐引导演员进行仪式性的跌倒与重起舞步。《觉醒》献给所有那些曾经沉睡并再次醒来的人,也献给那些尚未醒来的人。   皮普·德尔邦诺 集演员、创作者及艺术总监于一身,其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创立皮普·德尔邦诺剧团,并创作多部先锋戏剧作品。近二十年来,剧团作品巡演足迹遍及威尼斯双年展、荷兰艺术节、香港艺术节等全球顶级艺术平台。2003年执导纪录片《战争》,次年荣膺意大利电影大卫奖。出版多部文学著作,戏剧与电影创作屡获国际权威奖项。

查看更多
Eventi
2 May 2025
演出资讯|皮普·德尔邦诺《爱》

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欣然呈现皮普·德尔邦诺创作的戏剧作品《爱》,该剧将于2025年5月21至22日在上海大宁剧院上演。该剧将作为2025上海·静安戏剧节展演剧目,于2025年5月21至22日在上海大宁剧院上演。本剧目由艾米莉亚·罗马涅剧院基金会/意大利国家剧院出品,上海中演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主办,并获得了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与海上文化中心的特别支持。 本次导演将携两部新作与中国的观众们见面,另一部作品《觉醒》将于5月24日至25日在大宁剧场上演。《爱》源自导演皮普·德尔邦诺与制作人伦佐·巴尔索蒂的相遇与友谊,二人最初旨在呈现一段以葡萄牙为背景的舞台叙事。然而,《爱》的维度超越地理边界,成为一场贯穿安哥拉、佛得角并深入观者精神领域的诗意漫游。影像语言与卡洛斯·德鲁蒙德·德·安德拉德、欧亨尼奥·德·安德拉德、赖内·马利亚·里尔克及弗洛贝拉·埃斯潘萨等诗人的文本交织对话。   皮普·德尔邦诺 集演员、创作者及艺术总监于一身,其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创立皮普·德尔邦诺剧团,并创作多部先锋戏剧作品。近二十年来,剧团作品巡演足迹遍及威尼斯双年展、荷兰艺术节、香港艺术节等全球顶级艺术平台。2003年执导纪录片《战争》,次年荣膺意大利电影大卫奖。出版多部文学著作,戏剧与电影创作屡获国际权威奖项。

查看更多
Eventi
3 March 2025
演出资讯|舞蹈剧场《看不见的城市》

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欣然呈现舞蹈剧场《看不见的城市》,该演出将于2025年3月8日和9日在上海U12剧场举行,由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上剧场、域见间表演艺术与忻艺文化传播联合出品,获得了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的大力支持。值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1324-2024)和诞辰770周年(1254-2024)纪念之际,该舞剧曾于2024年在杭州和上海上演。 舞剧由编导司徒嘉怡和作曲家约翰·尼格尔以舞蹈形式改编自伊塔洛·卡尔维诺的著名小说《看不见的城市》(1972)。在小说中,作者以马可·波罗与忽必烈汗之间的想象对话为文学载体,马可作为大汗的使节辗转于帝国各座城市,记录下那些最深层、“看不见”的细节,陪伴读者踏上一段奇幻之旅,进入远方的另一个世界,同时也走进人的内心世界。 舞剧《看不见的城市》采用了卡尔维诺的叙事手法,并将其移植到一个想象的未来背景中。在剧中,赛博格人类通过失落城市的故事重新发现自己的过去,这些故事改编自小说中的情节,并引用作者笔下原文。在舞蹈和音乐之美的引导下,这将是一次介于人类未来和过去之间的自省之旅。

查看更多
Eventi
15 April 2024
演出资讯|等待戈多

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欣然呈现戏剧《等待戈多》,该演出由希腊导演提奥多罗斯·特佐普罗斯执导,艾米利亚·罗马涅剧院制作,将于2024年5月1日和2日在上戏实验剧院登场。 《等待戈多》以“世界的废墟”为背景,在一个不久的将来,对人类生存的局限性进行持续反思。涉及的主题包括在恐惧与欲望、被遗忘的感官与本能、狂热与梦想之中,努力与“他者”以及潜伏在我们内心的“他者”进行沟通和共存。 通过这种方式,该剧对整个人类提出质疑,并以戏剧和表现张力引导观众想象另一种解放人类的方式。   艾米利亚·罗马涅剧院 艾米利亚·罗马涅剧院(ERT)是一家以戏剧制作为主的意大利国家剧院,由瓦尔特·马洛斯蒂执导。ERT制作了近200场演出,曾与意大利和国际舞台上的大师以及年轻导演和剧团合作。ERT出品的剧作曾在意大利和世界各地最负盛名的剧院和艺术节上演出。

查看更多
Eventi
15 March 2024
活动资讯|斯卡拉芭蕾舞剧《古赛尔》

3月21日至24日,世界六大芭蕾学派中意大利学派的典范——斯卡拉歌剧院芭蕾舞团,将携经典芭蕾舞剧《吉赛尔》再返上海大剧院舞台。 2018年,斯卡拉歌剧院芭蕾舞团回到上海大剧院演出《堂·吉诃德》时,选择了由已故著名舞蹈家鲁道夫·努里耶夫编导的版本,以纪念这位芭蕾舞界的传奇人物诞辰80周年及逝世25周年。 时隔6年,担任此次《吉赛尔》演出导演的曼努埃尔·勒格里斯,正是努里耶夫的学子。今年,再度回归上海大剧院时,勒格里斯的身份已经由舞者转变为创作者。作为《吉赛尔》的导演,也是斯卡拉歌剧院芭蕾舞团的新任艺术总监,勒格里斯采用了法国芭蕾巨星伊薇特·肖维雷的编舞版本,赋予名团和名作以全新的活力。 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芭蕾舞团被视为世界上最著名的芭蕾舞团之一。该芭蕾舞团成立于1778年,以其卓越的传统而闻名遐迩,众多国际知名舞蹈家在此开启了职业生涯。 斯卡拉芭蕾舞团定期在世界最著名的剧院之一——米兰斯卡拉歌剧院演出,剧目丰富,涵盖古典、现代和新古典主义芭蕾舞剧,以优雅的舞姿和高超的技艺诠释各种风格和角色。随着知名度的不断提升,斯卡拉芭蕾舞团作为开创者,以一种现代的视角再现伟大的传统经典,这也是其舞蹈作品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的标志。

查看更多
Eventi
21 July 2020
意大利国家古戏剧学会Inda 2020 For solos

7月17日至8月30日,(意大利)锡拉库萨古希腊剧场将上演六场精彩剧目,其中五场可免费在线观看直播与录播。 这将是意大利国家古戏剧学会近百年时间里,第一次免费播送古希腊剧场的演出。项目的成功落地,得益于意大利通讯公司TIM的数字技术支持。全球观众可在7月17日至8月30日,在线观看现场直播,演出结束后一周内,还可在线观看演出录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锡拉库萨古希腊剧场将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向公众重新开放,迎来它的第三个千年。 首场演出,7月17日(周五)20:30,《从美狄亚到美狄亚》(Da Medea a Medea),Lunetta Savino主演,Rita Marcotulli现场伴奏,Fabrizio Arcuri执导。 7月25日(周六),Franca Valeri作品《苏格拉底孀妇》(La Vedova Socrate),Lella Costa主演,Stefania Bonfadelli执导。(更多详情) 8月8日(周六),《费德拉、安提戈涅、克吕泰涅斯特拉和海伦》(Fedra, Antigone, Clitennestra e Lena)(选自Marguerite Yourcenar短篇小说集《火》(Fuochi)),Laura Morante 主演,Rodrigo D’Erasmo、Roberto Angelini现场伴奏。 8月22日,Ghiannis Ritsos作品《克律索忒弥斯》(Crisotemi),Isabella Ragonese主演,Teho Teardo现场伴奏,Laura Bisceglia、Giovanna Famulari大提琴伴奏。 8月30日,《我躯体的声音是我在场的记忆》(The sound of my body is the memory of my presence),Mircea Cantor作品。Mircea Cantor是罗马尼亚艺术家,2011年杜尚奖获得者,其作品收藏于全球各大重要当代艺术馆。此次演出作为该剧目的国际首秀,将在古希腊剧场这个特殊的场地上演。届时,古代戏剧艺术学院的师生将共同参与演出,以这种具有高度象征意义的形式,表现疫情后向正常生活状态的回归。 登录网站www.indafondazione.org完成注册,即可在线观看演出,还可下载整季度节目安排手册。此外,观众可根据网站指示,直接线上捐款,金额自由,以支持意大利国家古戏剧学会全体员工的努力与付出。      

查看更多
Eventi
16 October 2019
意大利零重力舞蹈团《达·芬奇》

为纪念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1519)逝世500周年,意大利零重力舞蹈团将携新作《达·芬奇》来华演出(10月29日无锡大剧院,10月30-31日上音歌剧院)。以柏拉图式思想创意为灵感,依靠大自然的完美创造——人体,艺术家们自如地描绘出一幕幕意蕴丰富的艺术造型。 以达芬奇的多部名画为基础,这些复杂生动的艺术造型的背后是持续的思考:形而上学与内在自然的联系,轻盈变化与强烈深刻的对比;这是一场对平衡和谐的绝妙探索,时而抵达,时而碰壁。舞者们漂浮空中,模拟失重状态,伴随着文艺复兴风格的宫廷音乐翩翩起舞。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艺术家们经常被贵族诏令,成为王室专属艺术顾问,譬如需要负责宫廷的建筑装饰,王公贵族的发型设计,戏剧演出的舞美布置,以及重头戏——宫廷盛宴的策划组织,王室以此向世人炫耀自己的权力与尊荣。这其中令人难忘的有1490年1月13日卢多维科·斯福尔扎主办的“天堂盛宴”,即其侄吉安·加莱亚佐·斯福尔扎(米兰公爵)与伊莎贝拉·阿拉贡(来自那不勒斯王室)的结婚典礼。这一重要宴会的策划任务落在了达芬奇肩上,彼时他正受邀为米兰王室效力。 1490年,来到神圣的斯福尔扎城堡,受邀的宾客们纷纷为眼前精致奇幻的舞美场景所吸引,惊叹不已:根据当时的理论,天堂是整个宇宙的中心,四周环绕着一层层漂浮运动着的天空;以此为寓意,达芬奇设计了一台精巧的巨型铁制机器,托着八个少年,不断地自动旋转着,象征七大行星与月亮的运行轨迹。而在意大利零重力舞蹈团的改编中,观众不仅可以欣赏到达芬奇名画相关的种种线索,还将了解到“黄金分割”的重要概念,即所谓的“神圣比例”:在文艺复兴时期这一数学常数被发现存在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并被公认为和谐与美感的根源所在。 意大利零重力舞蹈团以文艺复兴和巴洛克风格戏剧为灵感,通过杂技舞蹈的表现形式,探索人体与机械之间的关系,展现出一系列充满魅力的优美造型。奇迹,幻想,美感,梦境:这些关键词正是舞蹈团创始人埃米里亚诺·佩里萨利所坚持追求的效果。继俄罗斯、波兰、西班牙、南美等地巡演后,零重力舞蹈团终于又回到中国,第二次受邀参加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2016年国际艺术节期间零重力舞蹈团为观众带来了由但丁巨著《神曲》改编的《神曲三部曲》。 意大利舞蹈表演《达·芬奇》 时间:10/29 19:30地点:无锡大剧院票务:0510-85589922, www.wxdjy.com.cn时间:10/30 19:30, 10/31 19:30地点:上音歌剧院票务:http://piao.artsbird.com/#/project_detail/30916.html   

查看更多
Eventi
29 August 2019
意大利戏剧《噼!啪!嘭!》登陆ACT上海当代戏剧节

9月21-22日,意大利“地下剧团”制作的戏剧《噼!啪!嘭!》将登陆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参加国际戏剧展演平台——第十四届ACT上海当代戏剧节(9月12-28日)。本剧曾荣获2018意大利年度最佳戏剧演出奖。 身处一个信息超载的世界,个体总是持续被巨量刺激、信息、新闻所包围轰炸,要集中于单一线索发展变成了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挑战:在话剧《噼!啪!嘭!》中,由于干扰,主要情节的展开不断被迫中断,以至于最后人类竟只剩下一种信息接收功能。 外界刺激的多样性不仅要求人们以超高速去接收与传递新信息,同时导致人们只能关注到那些看起来以超高速发生的事情。譬如说,我们很可能都没注意到正在消融的冰川,因为它的发展速度实在太慢了;而最终发现的时候我们可能早已被(上升的海水)所淹没。 意大利“地下剧团”是一个戏剧研究团体,2005年于佛罗伦萨成立,以培养具有敏锐批判意识的观众为宗旨。他们的戏剧作品极富实验性,无论是多元化的舞美形式,还是反常规的主题演绎,都是剧团的特点。   话剧《噼!啪!嘭!》 演出团体:地下剧团(意大利)特别支持: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演出时间:2019年9月21日 19:30 、2019年9月22日 14:00演出地点: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戏剧沙龙(上海市徐汇区安福路288号3楼)* 建议年龄8岁以上观众观看购票信息:扫描二维码

查看更多
Eventi
29 August 2019
早期古典音乐歌舞表演“达芬奇和他的时代” – 上海站

*达芬奇逝世500周年纪念活动* 第十九届世界意大利语周* “达芬奇和他的时代” 达芬奇时代的舞蹈 中世纪时,舞蹈被认为是平民的娱乐活动,常常受到贵族阶层和神职人员的鄙夷乃至谴责,后者更视其为对教会准则的严重违背。直到15世纪中后叶,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舞蹈的价值被重新发现,并逐渐得到社会的广泛接纳与欣赏。通过对规则、走步和动作的分析研究,舞蹈艺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进步。到了文艺复兴时代,舞蹈不再仅仅是平民阶层的狂欢,更成为意大利各封建王国宫廷礼仪教育的一部分,是贵族必备的艺术修养,以便他们能够随时保持从容自若的优雅仪态。随之产生的则是舞蹈如何与器乐配合的问题,人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便在宫廷宴会上将舞蹈的律动和走步完美配合上鲁特琴、长笛、六弦琴等乐器的演奏,此时,舞蹈不仅是单纯的娱乐或表演,它最重要的功能在于充分展现出国家的文化素养与庄严华丽。更有意思的是,除了王室贵族,舞蹈的这种新功能也体现在其他社会阶层的生活中。事实上,正是从富裕资产阶级开始,舞蹈正式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风向,这些社会成功人士的代表们乐于组织舞会、练习舞步,借此机会开拓人脉、收服众望。舞蹈在这一阶段的发展演变,很可能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文艺复兴对于“人”这一概念提出了全新的解释;二是王室贵族与新兴商业阶层共同引领着新的审美风潮。一方面,当时的宫廷一如既往的高度封闭,集中了大量的精英人才,专为贵族阶层进行创作;另一方面,宫廷确实起到了推动文艺发展的作用,科学与艺术得到了广泛传播,随着贵族思想与品味的变化,娱乐活动也不断发展出新的形式。大约从十四世纪下半叶起,极富活力、灵动讲究的舞蹈艺术开始代表当时的最新文化趋势:人们逐渐摆脱中世纪在思想意识和政治经济方面的禁锢,积极追求创新与进步。十五至十六世纪,在文艺复兴的影响下,意大利各国王室纷纷开始重建世界观,其中,舞蹈成为了宇宙和谐的神圣象征,代表着统治者最重视的秩序与融合;王室的尊贵荣耀,体现在宫廷举办的无数欢庆仪式与舞蹈表演之中,优雅繁复的舞步令人目不暇接,生动炫耀着他们和谐幸福的生活。当然,实践的发展与理论知识的建立总是同步的,Domenico da Piacenza、Guglielmo Ebreo da Pesaro等大师的理论专著至今仍是舞蹈史上的里程碑式之作。这一时期的一大特点在于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后协同产生的惊人价值,在此背景下,艺术与科学领域迎来了深刻的发展转变高峰,而达芬奇正是这一大时代的参与者。 演出的背景与主题 本次演出将呈现一场丰富多彩、精妙绝伦的欧洲早期古典歌舞之旅,舞台重现了达芬奇大师曾涉足过的各种地方,令观众完全沉浸在他本人曾经生活过和创造出的世界之中,充分感受其中变化的环境、声音和画面。不仅如此,本次演出还将展现两部极富盛名的神秘作品:一是达芬奇谱写的乐曲《音乐密码》,另一个是根据G.M. Pala在达芬奇名画《最后的晚餐》中发现的旋律而设计的宫廷舞蹈(《隐藏的音乐》,Ed.Vertigo,2007)。 乐团介绍 La Rossignol是一个专业演绎早期古典音乐与舞蹈的意大利乐团。乐团对达芬奇手稿、历史资料、音乐颅相学和图片资料进行长期调查研究,尤其重视演出场景的视觉效果。1987年起,乐团多次参加世界各地知名的艺术庆典,演出形式包括音乐会和舞台表演。此外,作为国际舞蹈理事会的成员,乐团不仅与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Rai、Mediaset传媒集团、TIS集团等放送平台密切合作,还涉足电影领域,参与了埃曼诺·奥尔米导演的《职业武器》、卡罗·卡雷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作品,负责电影的艺术顾问和艺术指导工作。乐团目前为止已出版20多张早期古典音乐唱片。   预计时长:约75分钟演出时间:2019年10月26日18:30,2019年10月27日15:00演出地点:余德耀美术馆(上海市徐汇区丰谷路35号)票价:180/120/80 RMB购票信息:详情链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