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欣然呈现“康熙大帝肖像——最后的贵族乌菲齐馆藏18世纪欧洲大师绘画特别展品揭幕仪式”,本次活动于2024年6月16日在上海东一美术馆举办。该肖像由意大利画家杰凡尼·热拉蒂尼(又名聂云龙,Giovanni Gherardini)创作,本次来到中国展出也得益于中意双方机构的通力协作。作为“最后的贵族——乌菲齐馆藏18世纪欧洲大师绘画”展览的特别展品,“最后的贵族”展览于2024年4月11日开幕,并将持续展出至同年8月25日。
这幅肖像画来自托斯卡纳大公科西莫三世·德·美第奇(Cosimo III de’ Medici,1642-1723年)“奥利卡收藏”(Collezione Aulica),也是收藏中诸多西方君主画像中唯一一幅亚洲帝王的肖像画。这幅画迄今为止一直在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展出,作为“尊贵君主”系列的一部分被放置在西长廊,这也是乌菲齐前馆长史艾克先生的想法。该作品还可以被视为中意艺术交流的象征:事实上,与其他康熙帝肖像的不同之处在于,这幅画使用了意大利和欧洲的绘画技法,如达·芬奇在《蒙娜丽莎》中运用的“晕涂法”。康熙帝(1654-1722年)还有另外两幅肖像画被认为出自杰凡尼·热拉蒂尼之手,其中一幅目前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与佛罗伦萨肖像画不同,这幅作品在面部特征的描绘上十分简洁,很可能是热拉蒂尼的学生所画。
杰凡尼·热拉蒂尼于1655年2月17日出生于摩德纳。他在博洛尼亚学习透视技法,拜读于画家安杰洛·米歇尔·科隆纳(Angelo Michele Colonna)门下。在法国纳韦尔为耶稣会教堂绘制壁画期间,他结识了耶稣会士白晋。1693年,清朝第二位皇帝康熙帝派白晋(Joachim Bouvet)前往法国,为北京传教会招募其他耶稣会科学专家。热拉蒂尼接受了白晋的号召,并与其他十名同伴一起于1698年3月1日登上了从拉罗谢尔启航的皇家战舰“安菲特里特”号。11月2日,该船抵达广州,法国代表团受到了皇帝派来护送白晋及其同伴进京的贵宾接见。1699年至1704年,热拉蒂尼在清廷任职。
热拉蒂尼1705年回到巴黎,在那里他实现了自己的的梦想——进入颇具声望的皇家绘画雕塑学院,尽管他并未获得在踏上越洋之旅之前预期的成功。
康熙帝是一位充满热情的学者,也是一切艺术的推崇者,他为17和18世纪的中国带来了巨大的艺术推动力。他总是对欧洲的知识和技术展现出浓厚兴趣,并将许多耶稣会传教士召入宫廷,以促进知识和技术的发展。康熙通常被认为是中国最有能力的统治者之一。他在位61年,确保了国家长期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