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丁·阿利吉耶里是欧洲人文主义的先驱,也是欧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丁的《神曲》是意大利文学的里程碑 ,是中世纪欧洲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已被翻译成130多种语言。但丁对天堂和地狱的深刻见解以及人类对“圆形”、“球体”的不同表达的文字之旅,在我们如何看待这一永恒的风景以及风景线上的人类生命留下了永远的印记。从这个意义上说,但丁的作品是那个时代的“当代作品”,也是今天的当代作品。
几个世纪以来 ,但丁启发了艺术家、科学家、哲学家和作家。但丁《神曲》的影响和当代解读是本次展览的主要焦点之一 ,至今仍引发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对话。
但丁的科学思想–知识与美德一起,被佛罗伦萨的诗人提升为支撑和指导人类人生旅程的主要支柱。在这一系列的论坛中,我们发现,承认和庆祝但丁在《神曲》中总结的科学思想的 复杂性。
特别是在这个论坛上,考虑到但丁的《神曲》是设计师、人工智能专家和音乐家灵感的持续来源,我们将深化但丁世界观的丰富性,详细阐述但丁诗歌中的比喻、音乐和神经科学/精神分析观点。
系列活动“但丁700——当代景观”的第一次论坛“科学之乡意大利”强调意大利文明对现代科学诞生的贡献,同时庆贺乔治·帕里西获得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其第二次论坛的主题将由来自欧洲的艺术家和艺术策展人赞恩·梅勒佩(Zane Mellupe)在上海为我们介绍介绍。随后,意大利文化研究所所长弗朗西斯科·达雷利(Francesco D’Arelli)将向观众介绍国际癌症研究所计划在上海举办的庆祝但丁·阿利吉耶里逝世周年的活动。上海马兰戈尼学院教育部主任弗朗西斯科·菲奥雷托(Francesco Fioretto)将发起论坛的科学部分,从元宇宙的角度揭示神曲,强调但丁的杰作如何被视为虚拟现实的第一个例子。接下来,菲利波·法布罗西尼(Filippo Fabrocini)将阐明但丁、荣格和思想之间的联系,提出在人工智能、诗歌和精神分析之间的旅行。最后,国际知名指挥家、作曲家蔡东铧将从《神曲》的角度,以非常个人化的方式讲述音乐创作过程。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意大利驻华学者协会(AAIIC)主席安东尼诺·马西亚诺(Antonino Marciano)将主持演讲人进行讨论。在论坛的结尾将对给出一些初步结论,总结演讲者对但丁在宇宙诗意表现的复杂性的贡献。
但丁对天堂和地狱的深刻见解以及在表达“圆形”、“球体”问题上的人类文字之旅,在我们如何看待这一永恒的风景以及风景线上的人类生命留下了永远的印记。从这个意义上说,但丁的作品是那个时代的“当代作品”,也是今天的当代作品,继续鼓舞并激励着我们去揭开宇宙的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