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使用技术型(必要)和分析型cookies。
继续浏览即表示您接受 cookies 的使用。

往期活动

输入您的搜索参数
Reset
已结束 Thu Apr 27 2017Mon May 01 2017
“艺术呼唤艺术” – 《看不见的城市》艺术大赛

      4月27日,第五届“艺术呼唤艺术”艺术大赛颁奖仪式将在杭州举行(江虹艺术馆,14:30)。 多年来,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与合作单位——位于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以及赞助单位——ContestaRockhair艺术发廊,共同组织“艺术呼唤艺术”艺术大赛:大赛规定中国年轻艺术家以某一部意大利文学名著为灵感,创作现代艺术作品。       本届大赛于2016年正式启动,主题是意大利著名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的《看不见的城市》(Le città invisibili)。在关于这部作品的品读会上,帕梅拉·曼苏迪(Pamela Mansutti)教授将会回顾意大利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源远流长的交流交往,追溯两国深厚联系的源头——马可波罗在中国元朝时期的冒险之旅,探讨那些时至今日我们依然感同身受的现代社会问题:我们如何认识城市、如何理解并实现互利共存、社会性、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等。      关于今年的大赛,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在意大利的合作机构是:都灵卡尔维诺文学奖基金会(Premio Italo Calvino)与都灵美术学院(Accademia Albertina di Belle Arti di Torino)。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卡尔维诺文学奖创立三十周年庆典的重要活动之一,本次大赛评选出的30幅优秀作品将于今年六月初在都灵美术学院展出(卡尔维诺文学奖是意大利最重要的面向新锐作家的文学竞赛)。本次艺术大赛的冠军将赢得在意大利为期一周的旅游机会。

查看更多
已结束 Tue Mar 28 2017Tue Mar 28 2017
中意国际少儿美术大展邀请启动仪式

     3月28日,“中意国际少儿美术大展”邀请启动仪式在上海成功举行,希望全国青少年踊跃参加、积极投稿,本次大展主题定为传承与弘扬两国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次活动积极响应了当前“一带一路”倡议建设的号召,旨在加强丝绸之路沿途国家之间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的联系。如果说中国是丝绸之路的起点,那么意大利则是丝绸之路最重要的终点站之一。长期以来,中意两国之间的交往交流持续密切,不仅商业贸易繁荣,而且两国独具特色、历史悠久且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艺术也得以相互传播与了解。       通过本次大展,青少年朋友们不仅有机会亲自动手尝试艺术创作,还能够完全沉浸在一个纯粹的人文环境中,虽然体验时间有限,但是从中汲取的知识与灵感是无限的。 详情请见 http://mp.weixin.qq.com/s/t28mkkzKC37bpOs3j_8DVg 

查看更多
已结束 Sun Mar 26 2017Sun Mar 26 2017
接触即兴·默剧 – 表演者:Daniele Sardella

      3月26日下午三点, 意大利舞蹈家Daniele Sardella将在上海戏剧学院(华山路630号,免费入场)献上一场精彩表演。本次演出是对3月21日至25日开设的表演工作坊课程的一次总结。在工作坊开课期间,众学员接触了杂技运动的基础,尝试使用不同方式将身体重量传递到手与脚之间,即尝试掌握开始倒立与停止倒立的方法。此外,工作坊还帮助学员们学习如何在运动时发挥表演潜力,尤其强调自我意识的重要性、表演中对真理的感悟、与观众及其他表演者还有演出空间建立的联系、滑稽感与游戏性、形象创造、节奏变更以及水平线的改变。       Daniele Sardella,毕业于机械工程专业,自1997年起开始研究街头艺术、杂耍及杂技平衡;2003年,他接触到“有机造型术”,开始研究并实践其理论,将其与其他表演技术的学习相结合;同时,他还接受了许多不同的艺术课程培训,其中包括杂技平衡课程(Arial Miluca,Claude Victoria)、小丑课程(Rita Pelusio,Jean Meningault,Michelin Vanderpoel)以及舞蹈课程(Claude Coldy,Lucia Latour,Ketty Russo,Simona Fichera,Marta Ciappina 等),并在“Pontedera剧院基金会”学习戏剧表演(2004年至2005年)。从2009年至今,他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开设课程,在教学中将“有机造型术”与倒立、运动相结合。

查看更多
已结束 Fri Mar 24 2017Fri Mar 24 2017
在沪举办《罗马条约》60周年纪念日活动

3月24th日,为欧盟诞生奠定基石的《罗马条约》签署60周年纪念日活动将在交通大学举办。3月18日将在罗马召开大型欧洲研讨会,随后,一系列纪念活动将在世界各地举办。 活动将包括由佛罗伦萨欧盟大学研究院带来的“更紧密的联盟”巡回展览,展示欧洲一体化历史进程。 2017年适逢《罗马条约》签署六十周年,本次纪念活动旨在为中欧社区提供一次对话机会,共同回顾《罗马条约》的历史意义并探讨欧盟的未来走向。 1957年3月25日在罗马签署的《罗马条约》标志着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建立。法国外长克里斯蒂安·比诺、荷兰外长约瑟夫•朗斯、比利时首相保罗·亨利·斯巴克、卢森堡外长约瑟夫·伯克、意大利总理安东尼奥·塞尼、联邦德国总理康拉德·阿登纳共同签署了这一历史性的条约。六国议会先后批准,《罗马条约》于1958年1月1日正式生效。欧洲经济共同体,通俗地被称为“共同市场”,在序言中宣布了签署国“致力于为欧洲人民间更紧密的联盟打下基础”。因此,成员国明确地表达了进一步实现政治一体化的政治目标。 总结而言,《罗马条约》推动了欧洲经济一体化,并通过经济一体化为长远的目标,即政治联盟,铺平了道路。虽然欧洲统一监管体系的建立以及欧洲身份认同的构建并非易事,但迄今为止联盟所创造的经济成功标志着欧洲一体化已经成了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

查看更多
已结束 Thu Mar 02 2017Thu Mar 02 2017
意大利制造

      丹尼尔勒·巴里柯教授(Daniele Balicco)和安德烈·巴尔迪尼/白龙教授(Andrea Baldini)将为大家推出一部最新著作——《意大利制造和文化:当代意大利身份调查》(出版人丹尼尔勒·巴里柯,巴勒莫市(Palermo),Palumbo出版社,2015年)。       我们总会听到一些问题:是否可以从“意大利制造(Made in Italy)”着手来研究意大利当代文化?是否需要将这两个对象(意大利和“意大利制造”)分开研究?或是放在一起?人们是否会认为“意大利制造”在国际上的成功可以被当作意大利不可调和矛盾的解决方法?       该著作支持一个明确论点,最近四十年,意大利在几大重要出口行业(时尚、食品、音乐、电影)逐渐形成了新的文化历史并拥有新面貌。这一新面貌与最初的面貌相差甚远,却在今日开始返潮,从海外重回意大利。它与意大利真实的国家历史不吻合,只与市场想要的理想化历史相吻合:也可以说,它与文艺复兴时的神话相吻合,就像是“现代的考古学”。       这一新面貌既影响他物,又被影响,一方面可以将其认为是对全球市场问题的回答,另一方面则可将其认为是使用固定印象的自主能力,又或者将其看做一种对自身有利的优势文化的继承。   附件: 丹尼尔勒·巴里柯(Daniele Balicco)意大利制造和文化 当代意大利身份调查 弗朗切斯科·加里波第(Francesco Gariboldi)意大利制造的工业组织方式 安德雷·巴尔迪尼/(Andrea Baldini)、安德雷·波尔基尼(Andrea Borghini) 告诉我它从哪里来 我就知道这是什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