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使用技术型(必要)和分析型cookies。
继续浏览即表示您接受 cookies 的使用。

往期活动

输入您的搜索参数
Reset
已结束 Fri Aug 25 2017Thu Aug 31 2017
意大利黑管吉他跨界二重奏Inventionis Mater中国巡演

意大利黑管吉他跨界二重奏Inventionis Mater中国巡演于今年8月正式拉开帷幕,此次巡演是该组合首次在中国演出。 Inventionis Mater 二重奏由黑管演奏家皮耶保罗•罗曼尼(Pierpaolo Romani)与吉他演奏家安德里亚•佩纳蒂(Andrea Pennati)组成。 他们最初的火花来源于一次以Frank Zappa为主题的即兴演奏,在此之前,谁也不知道吉他和黑管能演奏出什么样的音乐,更不知道以这种形式出现的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怎么结合。但是当他们俩以Inventionis Mater的名义再次回到舞台上的时候,一切都有了答案。就像Frank Zappa在20世纪时把乡村音乐与摇滚乐融为一体,如今的Inventionis Mater二重奏从巴赫的古典音乐出发,把历经几百遍的音乐精髓以现代音乐的形式展现出来。 Inventionis Mater二重奏官方网站:点此进入网站 【音乐家简介】 皮耶保罗·罗曼尼:意大利“莫扎特”交响乐团首席黑管演奏家北意大利乔瓦尼尔交响乐团黑管独奏家其跨界作品先后在英国、德国、瑞士、葡萄牙等地进行世界巡演创作曲目在短短四个月内获YOUTUBE网站36000点击率 安德里亚·佩纳蒂: 获古典吉他大师Alfonso Borghese亲传意大利交响乐团御用吉他演奏家屡次受邀参加双重世界吉他音乐节、弗罗伦萨吉他音乐节等重要音乐盛事。获得古典吉他硕士学位的同时,也拿到了人类学专业与意大利文学专业的学士学位。 【巡演场次】 8月25日19:30  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 8月27日 西安音乐厅 8月29日 北京中国儿童艺术中心 8月30日 北京中国儿童艺术中心 8月31日19:30  宁波文化广场大剧院 【演出曲目】 上半场:巴赫与扎帕分享对谈:巴赫音乐对扎帕创作的影响前奏曲与赋格 BWV998 ——— 巴赫D小调大提琴组曲 BWV1009 萨拉班德 ——— 巴赫妈妈和爸爸 ——— 弗兰克•扎帕 分享对谈:道兰德、拉威尔及萨蒂对扎帕King Kong变奏曲的影响间奏曲 ——— Inventionis Mater 二重奏Gnok Gnik ——— Inventionis Mater 二重奏(根据拉威尔作品改编的King Kong 变奏曲)King Kong ——— […]

查看更多
已结束 Sat Aug 05 2017Sun Aug 06 2017
钢琴大作战

8月5日(星期六)、8月6日(星期天)两天,意大利钢琴家罗贝托•普罗赛达将在中国最宏伟、最具影响力的音乐场馆之一——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举行四场演奏会。 这是普罗赛达首次在上海举办音乐会。此次极具创新性的音乐会将采用人类挑战机器人钢琴家TeoTronico的形式。TeoTronico机器人由意大利因莫拉市的企业Teotronica生产制作。演出名为“人类钢琴家Vs机器人钢琴家”,重点在于欣赏和对比同一曲目,先由机器人演奏,然后由人类音乐家演奏。 这一演出设计的初衷在于:钢琴家普罗赛达希望能够通过“人机对决”这种创新有趣的形式接触到一个更广泛的观众群体,而不仅仅是古典音乐爱好者;除此以外,机器人与人类同时展示才华,不仅不会喧宾夺主,反而能够吸引大众的注意,激发大家的好奇心,最重要的是,将有利于人们理解【复制】(机器人的演奏)与【演绎】(人类音乐家的演奏)之间的真正差别。 钢琴家普罗赛达曾在意大利国内众多城市以及国外知名音乐厅进行巡演,其中包括:德国柏林爱乐乐团、韩国城南市艺术中心、安卡拉音乐节、北京音乐厅等,此次巡演上海站,普罗赛达则将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为观众带来精彩的演绎。 —————————————————————————————————————————————————————— 《钢琴大作战—来自未来的机器人TEO》由意大利著名的FAKATA文化公司荣誉呈现,是近年来FAKATA公司推出的最受欢迎的演出,风靡整个欧洲,广受家庭、儿童以及青年人的追捧。 TEO TRONICO(机器人泰奥)的发明者MATTEO SUZZI痴迷于人工智能和电子技术,也很喜欢音乐,他将这两种爱好结合起来,于是有了会弹钢琴的机器人TEO。MATTEO也将出现在上交音乐厅与大家见面。除了弹钢琴,TEO还会说各种语言,还能感知观众的存在,这次演出TEO将全程用中文与观众和钢琴家进行互动表演。 与机器人钢琴家TEO对战的将与机器人钢琴家TEO对战的将是人类钢琴家ROBERTO PROSSEDA,一个偶然的机会,ROBERTO 发现了TEO的存在,惊羡之余他产生了进行人机对抗的想法,并设计了所有的内容。他期待用这种方式向听众们传递古典音乐和钢琴的魅力,以及开创一种完全不同以往的、更加生动和有效的艺术体验和艺术教育形式。 ROBERTO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和TEO的音乐会,不仅是为了展示机器人是怎么像人类一样弹钢琴的,或者比人类更厉害,更重要的是让听众了解人类艺术创造与分享的重要性,现在的青年人以及孩子都习惯了从电子播放器中聆听音乐,这样就很难感受演奏者当时的情感。现场音乐会中的音乐魅力和情感分享是我们不应该错过的财富。” 《钢琴大作战—来自未来的机器人TEO》的演出形式非常活泼,内容也非常有吸引力。整场演出的作品都选材于大师经典作品,包括肖邦、李斯特、门德尔松、莫扎特等,既有耳熟能详的传统钢琴曲目,因此这场演出首先将是一场向大师致敬的炫丽的钢琴音乐会。两位钢琴大师的对话充满了诙谐幽默,生动展示了机器人的思维方式和我们人类珍视的情感价值,在始终不断的全场笑声中,观众既欣赏到了一场精彩的钢琴音乐会,又体悟到了艺术的美感,更领会了人类共通的审美情趣。当然,中场时观众与TEO诙谐互动的精彩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 购票参见:(点此购票链接)

查看更多
已结束 Sat Jun 17 2017Mon Jun 26 2017
上海国际电影节

 上海国际电影节(简称“SIFF”)是亚洲最大电影节之一,今年将迎来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6月17日至26日期间,在上海各大影院将进行相关展映活动。 今年,意大利有一部电影参与竞赛单元、九部电影参与“聚焦意大利”单元。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维托·帕尔米耶导演的意大利影片《德州见》赢得了评委会大奖。而今年意大利的参赛影片则是《在伟大的和可怕的世界里》,本片聚焦于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与政治人之一安东尼奥·葛兰西的生平与作品。其他九部电影则将在“聚焦意大利”单元展映。   完整排片表详见上海国际电影节官网:上海国际电影节排片表  主竞赛单元参赛影片 《在伟大的和可怕的世界里》导演:Daniele Maggioni, Laura Perini, Maria Grazia Perria剧本:Laura Perini, Maria Grazia Perria, Daniele Maggioni主演:Corrado Giannetti, Lorenzo Cossu, Anita Kravos 本片根据安东尼奥·葛兰西的著作《狱中书简》、《狱中札记》所述,讲述了这个人物的生平与思想。本片展现了葛兰西在监狱中的最后十年岁月。这里实际上指的是双重意义上的监狱:物质上的、具体的(监狱);还有无形的、想象中的(监狱)。葛兰西从这段艰苦卓绝的岁月中淬炼出了自己的思考,这些思想对于当代哲学与政治思想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聚焦意大利”单元 在“聚焦意大利”单元将展映以下电影:Alessandro Piva导演的《犯罪行为》、Claudio Giovannesi导演的《监狱之花》、Luca Immesi与Giulia Brazzale导演的《可怕的战争》、Marco Bellocchio导演的《梦中人》、Nico Cirasola导演的《情圣返乡》、David Grieco导演的《索多玛的120天幕后事》、Kim Rossi Stuart导演的《托马斯》、Michele Vannucci导演的《伟大的梦想》以及Andrea Malaioli导演的《一切为了一个女孩》。   【犯罪行为】 导演: 亚历山德罗·皮瓦编剧: 马西莫·加迪索 / 贾科莫·根森尼主演: 弗朗切斯科•希安纳 / 瓦伦蒂娜·洛多文尼 / 卡迈恩·雷卡诺类型: 剧情 电影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围绕主人公Marcello的双重身份而展开。年轻时的Marcello在父亲去世后,追随哥哥的脚步加入了意大利黑手党。长大后Marcello和单纯率真的女孩Rosaria热恋并结婚,Rosaria为他生下了孩子,家庭中的Marcello成为一个忠诚,且无可挑剔的好丈夫。在家庭之外,他为黑手党管理赌场、贩毒,因此带来的收入保证了家庭的生活质量,同时Marcello也一直对妻子隐瞒自己的真实工作。“生活就像一张赌桌,如果你下注了,那么你就要做好输的准备。”Marcello的黑手党之路渐渐快走到了尽头,他很快就要为自己的不法行为付出代价,他该如何向家人说明这一切,并保护他们不受伤害呢? 【 […]

查看更多
已结束 Sat Jun 17 2017Sun Sep 10 2017
基里科 莫兰迪——意大利现代艺术的光芒

乔治•德•基里科与乔治•莫兰迪是两位20世纪最伟大的意大利画家,他们的作品将由艺仓美术馆展出并介绍给中国观众,艺仓集团为举办国际知名的重要艺术家的临时展览专门打造了这个崭新的展览空间。 “艺仓美术馆”由煤炭仓库改建而成,坐落在繁华的黄埔码头边上,为上海艺术界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艺仓美术馆的建成有力证明了一件事物是如何在人力的作用下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获得新生:原先设计简朴的四方形旧楼现在则成了一座坐拥珍贵艺术藏品的宝库,一间构思未来艺术活动的孵化室,一名积极面对新挑战的先驱者。早年陈旧的建筑焕然一新,增添了别样的意义,同时又不失原貌。本次德•基里科与莫兰迪美术展正是在此举行,这两位艺术家的共同点在于:赋予日常生活中的物品特殊的艺术魅力,令它们在保持其本身形象的同时产生深刻的变化,令人自然而然联想到其他物品、其他含义、其他世界。 莫兰迪的瓶子和椅子、德•基里科破碎的雕塑与荒废的广场,它们除了显而易见的差异以外,事实上是属于同一文化时期的作品,这个意大利文化时期的优点在于强调多样化中的相似性。此外,在本次展览上也将展出其他当代艺术家的作品,譬如:艾贝托•萨维尼奥(德•基里科的兄弟)、马里奥•西罗尼和菲利普•德•皮斯斯等,这样的布置安排有利于观众根据这两位伟大画家生活、创作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更好地理解他们(的作品与思想)。 在那个绘画艺术陷入困境的时代,乔治•德•基里科与乔治•莫兰迪采用了两种相当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方式来表达它们对绘画的理解。两位艺术家的人生经历也是相反的:德•基里科的流动性很强,往来于世界各地进行创作;相反,莫兰迪则常年驻在故乡博洛尼亚,在工作室里,和自己想要描绘的物品呆在一起。 乔治•德•基里科的画作令超现实主义者着迷,对于二十世纪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且影响范围不限于意大利。早在二十世纪初期,他首次将形而上学论运用于绘画创作:他那具有迷惑性意味的广场、画作中那神秘不安、犹疑不定的氛围、他的人体模型……尽管德•基里科对于形而上学论的执迷仅仅持续了很短的时间,但还是深深影响了卡拉、莫兰迪等画家:后者传承了德•基里科的典型风格,充分表现了不同视角下的日常事物的神秘性。 莫兰迪的画作则偏向于描绘个人内心思想及其周围环境,具有协调、中和的特点,描绘对象通常是室内环境及其物品,这象征他以寂静以及高雅考究、难以察觉的色调变化为特征的内心世界。 德•基里科通过描绘细长阴影下的广场,赋予外部空间以提纲挈领的象征性及微妙的讽刺意味等特点。 莫兰迪直接继承了意大利十四世纪的艺术传统,学习绘画大师马萨乔与保罗•乌切洛(的作品),但是果断舍弃了其有关深度的特点。可以说,他的画作已上升至精神层面,代表一种高度重视绘画质量的艺术主张。   ———————————————————————————————————————————————————————— 策展人:塞吉欧•梵东尼Sergio Fintoni ,乔凡娜•罗萨里奥 Giovanna Rasario,瓦莱里奥•德奥Valerio Dehò,张熹 Zhang Xi展览制作顾问:沈也真 Colette Yc Shen 15家国际博物馆与基金会乔治•德•基里科基金会Fondazione Giorgio e Isa de Chirico;博洛尼亚现代艺术博物馆 MAMbo, Bologna;五月音乐节基金会 Fondazione Teatro del Maggio Musicale Fiorentino;都灵博物馆基金会 Fondazione Torino Musei (GAM);罗马卡洛•比洛蒂博物馆 Museo Carlo Bilotti, Roma;罗马国家现代美术馆GNAM, Roma;罗马中央图形研究院Istituto Centrale per la Grafica, Roma;乌迪内卡萨•卡瓦齐尼市立博物馆 Casa Cavazzini Musei Civici di Udine;贝尔加莫现代与当代美术馆GAMeC, […]

查看更多
已结束 Fri Jun 16 2017Mon Sep 11 2017
蒙特梭利在中国

6月30日,在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举行了第四届“蒙特梭利国家工程”儿童之家师资培训正式启动的新闻发布会。意大利蒙特梭利国家工程中国区负责人Giacomo Forte先生、意大利蒙特梭利国家工程中国执行长李新萍女士均有出席本次活动。 “蒙特梭利国家工程”是一家非营利性质机构,由玛利亚•蒙特梭利本人于1924年创立。它在意大利教育部的监管下肩负着重要责任:弘扬蒙特梭利博士的思想与作品、继续推进发展蒙特梭利历史科学遗产,并确保蒙特梭利方法本质与实践的正统性。 2014年,玛丽亚•蒙特梭利的学生——玛利亚•柯罗蒂•苉妮女士(蒙特梭利罗马协会主席)不远万里来到中国,首次在中国开展了儿童教师专业培训。今年,第四届蒙特梭利儿童教师师资培训课程走进上海,旨在为中国教师再次提供一个接受高水平专业培训、并获得国际认证的专业证书的机会。 详情:www.montessori.it

查看更多
已结束 Thu Jun 08 2017Sat Jun 10 2017
埃莱娜·费兰特

      《我的天才女友》(L’Amica geniale)系列小说前两部已由陈英女士翻译并通过人民文学出版社旗下的99读书人出版发行,在介绍最新中文译本之际,(锡耶纳外国人大学)蒂齐亚纳·德·罗格提斯(Tiziana de Rogatis)教授将在上海和南京举办相关讲座,探讨埃莱娜·费兰特(Elena Ferrante)这几部小说在国际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埃莱娜·费兰特是一位匿名作家,在意大利很有人气,关于她的真实身份长期以来都有各种各样的推测与猜想。讲座上,德·罗格提斯教授将介绍作者埃莱娜·费兰特所运用的叙事手法与语言风格,解释作者是如何运用极其本土化、细节化的元素来传达普世价值,即使是那不勒斯底层平民的生活,也令人感同身受,以及作者是如何保持女性友谊之间的微妙平衡,如何展现方言(俗语)与通用语之间的冲突矛盾。正因为作者十分了解意大利通俗文学、大众传媒的叙事技巧,从情景剧到音乐剧、从连载小说到电视连续剧,借用这些文学技法,费兰特成功地塑造了这部兼具思想深度与戏剧张力的当代现实力作。      蒂齐亚纳·德·罗格提斯(Tiziana de Rogatis),意大利锡耶纳外国人大学意大利当代文学系副教授、杂志《寓意》(Allegoria)主编,曾发表多部关于诗人埃乌杰尼奥•蒙塔莱(Eugenio Montale)的研究作品,探讨蒙塔莱与当时文学文化之间的关系。自2011年起,德·罗格提斯教授开始了另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文学形式、女性身份、古典神话学与二十一世纪英语文学、意大利文学之间的联系。在这方面,德·罗格提斯教授已出版了数篇有关麦克白夫人(Lady Macbeth)、基姆·拉古萨(Kim Ragusa)与埃莱娜·费兰特(Elena Ferrante)的评论文章,这些文章以及其他那些尚未出版的作品将汇编在同一部著作中共同出版。      陈英, 陕西人,北外文学硕士,意大利马切拉塔大学语言学博士,曾为对外汉语教师,现为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意大利现当代文学以及翻译,主要译作为亚力山德罗﹒巴里科小说《愤怒的城堡》、《一个人消失在世界上》,彼得罗﹒格罗西短篇小说集《拳头》,提齐安诺﹒斯卡帕著作《威尼斯是一条鱼》,皮佩尔诺长篇小说《迫害》,埃莱娜﹒费兰特《我的天才女友》、《新名字的故事》。      btr,生活在上海的作家、译者及艺术评论人。主要出版有《上海:城市生活笔记》(世纪出版,2003)、《迷走·神经》(新经典,2013)、《迷你》(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意思意思》(中信出版社,2017)等。主要译有保罗·奥斯特《孤独及其所创造的》(浙江文艺,2009)、萨奇《残酷极简思维》(楚尘文化,2013)及保罗·奥斯特《冬日笔记》(九久读书人,2016)等。关于文学、电影及当代艺术的评论及写作散见于《周末画报》、澎湃新闻及瑞象馆专栏等。曾担任2012年大声展文学单元(北京)及2016年朱浩摄影展《就像电影一样》(10 Corso Como)策展人。于2014年起创办微信公众账号“意思意思”。       埃莱娜·费兰特      埃莱娜·费兰特作为一个匿名作者,至今已出版了七本小说、一本儿童小说以及一部评论著作。前三部小说(《讨厌的爱》,1992年;《被抛弃的日子》,2002年;《迷失的女儿》,2006年)都收获了评论家的溢美之词,并且前两部已分别被导演马里奥·马托内(Mario Martone)与罗贝托·法恩扎(Roberto Faenza)改编成电影上映;随后的《我的天才女友》四部曲(四部曲包括:《我的天才女友》,2011年;《新名字的故事》,2012年;《离开的,留下的》,2013年;《失踪的孩子》,2014年),无论是在专业评论家还是普罗大众之中,在全球都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安·戈德斯坦(Ann Goldstein)对这四部曲的英文译本中则加上了意义非凡的大标题:《那不勒斯四部曲》,并且毫无例外地获得了非常积极的反响,尤其是收获了美国读者的喜爱;目前,一部由四部曲改编而成的、100集左右的电视连续剧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划之中。       2014年11月,埃莱娜·费兰特入选杂志《外交政策》评选的百大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名单。2016年4月,费兰特被《时代周刊》评选为百大年度人物之一。       费兰特在访谈集《不确定的碎片》(2003年)中解释了自己保持匿名的原因:首先,是出于希望明哲保身、守护个人隐私的原因,此外,作者也希望可以与自己的作品、与自己的读者保持一定距离,避免像很多作家那样因为大众的期许而不得不说谎、伪装自己的观点。费兰特坚信自己的作品封面上没必要放上自己的照片,也没必要有任何宣传、介绍作者的文字:这些作品理应被视为“自给自足的有机体”,因此,这些书上不能够添加任何与作者有关的重要信息。       费兰特的所有作品都是通过罗马的E/O出版社进行出版的,2012年,该出版社将费兰特前三部作品(《讨厌的爱》(L’amore molesto)、《被抛弃的日子》(I giorni dell’abbandono)、《迷失的女儿》(La figlia oscura))汇编在一部合集《痛爱纪事》(Cronache del mal d’amore)出版,共同主题都是消极的、伤痛的、具有破坏性的爱。       在费兰特最知名的作品《我的天才女友》中,书名所指的朋友关系是第一人称“我”——主人公埃莱娜(又名莱农)与莉拉(又名莉娜)之间的友谊。整个故事发生在那不勒斯这个大都市,那不勒斯的历史轨迹与地理特点贯穿全书,即便是发生在其他地方的事情,也会令人联系到那不勒斯。看起来,埃莱娜远离了那不勒斯,而莉拉则被困在了这里,然而一切事情远比眼前所见的更为复杂。两位主人公的生活不断纠缠又解开,包括她们的亲戚、朋友、熟人的生活,相互交错、相互重合,从中清晰展现了上世纪最后十多年间的意大利历史与欧洲历史,同时,文笔富有张力,情节扣人心弦,节奏紧凑,内容充实。                                                           《讨厌的爱》1992年       故事发生在气氛沉闷、令人窒息的那不勒斯,描写了Delia对于内心与过去的探索历程,试图弄清到底是什么导致了母亲悲惨的死亡。母亲Amalia经历了什么?她去世的那晚跟谁在一起?真的是女儿想象中的那个模糊、难以满足的女人?Delia在那不勒斯不断展开调查,丝毫不停歇,家庭日常琐事渐渐转变为扼人咽喉的家庭恐怖事件。在回忆展开的同时,母亲的形象越来越复杂,让人又爱又恨,不到最后都始终捉摸不透。过去与现在相互交织甚至混淆,在这个过程中,Delia惊讶地发现了自己与母亲个性中新的一面。        《被抛弃的日子》2002年       安静的。安静地。这散落在埃莱娜·费兰特小说第一页和最后一页的两个词开始并结束了整部小说。小说中间讲述的是婚姻危机和分居的悲剧,而这正是提出新问题,并作为夫妻尤其是作为女人重新审视自己的借口和机遇。女主人公的丈夫马里奥(Mario)突然离开了,事实上他两之间并没有任何危机真实存在过。他离开了。或许只是简单地因为他感到“一种突然的空虚”,就像前几年曾经历过的那样。又或许是简单的因为他昨天以为可接受和忍耐的一切突然变得无法忍受,变得反自然。当你认为活着就是唯一可能的幸福时,就常常会忘记这种自然。直到某一刻再也不对恐惧感到恐惧时,一种理智的疯狂就会控制我们,让我们离开。没有过多的解释。《被抛弃的日子》被认为是对英国作家库雷西(Kureishi)短篇小说《亲密》(Intimacy)的女性视角回答。《亲密》这篇小说讲述的是在一个充满疑惑的漫漫长夜里,一个男人想要离开家和孩子。从某种方式上来看,费兰特的书讲述的正是那个漫漫长夜之后发生的事情。女主角Olga是那不勒斯人,后移居都灵。她来自于那不勒斯喧嚣的原生家庭,想要快点拜托身上的那不勒斯口音,她也确实学着这么去做了,冷漠的环境,全新的规则,深思熟虑的语调组成的不紧不慢的语言。她和丈夫的一生都在克制情绪和感情。通过埃莱娜·费兰特为那些伴随着安静的呐喊和怒号的恶心片段所刻画的暴力场面,我们感受到了一个被分裂和抛弃的女人所承受的痛苦,所有的一切都变的困难、无能、耻辱和不合时宜。对Simone de Beauvoir的呼唤是显而易见的,这些如此慷慨的女人再也无法感受仁爱热情的时刻;在如此温顺之后,跟她们最亲近的男人突然远离,抛弃她们,不再爱她们,将她们置于再也无法逃脱的现实面前。      […]

查看更多
已结束 Thu Jun 08 2017Sun Jun 18 2017
意大利TPO剧团来沪演出

     意大利TPO剧团来沪,为小朋友们带来两部在全球广受好评的演出。      6月8日-11日 《跟大熊猫回家》@上海儿童艺术剧场     6月15日-18日《魔毯梦花园》@上海国际舞蹈中心      继2015年在北京大获成功的演出后,意大利TPO剧团今夏来沪,为上海小朋友和爸爸妈妈带来两场浸入式戏剧。     2017年6月8日至18日期间,戏剧《跟大熊猫回家》将在上海儿童艺术剧场上演,随后,《魔毯梦花园》则将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与观众见面。对于所有小朋友和爸爸妈妈来说,此次表演将是一场无与伦比、身临其境的戏剧体验。   《跟大熊猫回家》:献给小朋友的浸入式戏剧日期:2017年6月8日-11日年龄:4岁以上地点:上海儿童艺术剧场      这是一场激动人心的表演,讲述的是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中国。      这是一场文化之旅,东西方文化之美在此相会。      这是一场适合儿童与成人共同欣赏的无与伦比的、身临其境的戏剧体验!      意大利TPO剧团与中国TONG Production共同制作,传承独特的中国传统之美,为全年龄段儿童及成人提供身临其境的戏剧体验。      随着演员的舞步,我们来到大熊猫的家。它的家在中国广袤的大森林里。此次想象之旅中,我们将深入了解历史、传统以及(五行)文化。      在色彩缤纷、交流互动的舞台布景里,两位演员陪伴小观众们体验中国文化及其传统:他们将遇到竹林、怪兽、烟花、风筝,等等。      交互式场景令观众有机会体验与演员一起玩游戏的乐趣。小观众们简单直观地认识到:在中国思维里,自然的元素是相互关联,循环发展的。      这部戏剧于2016年在欧洲演出,赢得观众的一致好评。      自今年3月至6月在中国的首次演出后,这部戏剧将继续在世界各地与观众见面。      票务详情:https://piao.damai.cn/123686.html   《魔毯梦花园》:献给小朋友的多媒体艺术探险日期:2017年6月15日-18日年龄:3-7岁地点:上海国际舞蹈中心      为确保每位到场的小朋友都可以在演出过程中积极互动交流,每场演出只接受60个带孩子的家庭且孩子年龄段在3-7岁之间。     《魔毯梦花园》的故事与创造想象中的奇妙花园有关。其中,观众们可以欣赏到花园的舞蹈与诗意,自然风光的色彩与和谐的几何图形相互交融、大放异彩。在整个表演中,小朋友们被自然而然地邀请到舞台上,以身临其境的方式与演员互动交流。小观众们不仅可以看到梦花园的故事,还能够通过自己的身体去感受、体验。      这是一个互动式、感知性的魔毯。      在此次演出里,将通过放映色彩鲜明的高清图片来展现布景——而这布景,正是我们所说的“魔毯”。舞者邀请小观众们走上舞台互动,用图片、声音与动作来感受戏剧的魅力。魔毯由几十个隐藏的传感器创造而成,在此演员们与小观众们可以激活图片、创造虚拟风景、参与作曲编曲。      在创造好“可感知的”戏剧环境之后,小朋友们就可以以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去与环境、形状、声音进行“对话”交流。     《魔毯梦花园》曾在世界各地展演,完美结合了高科技与小朋友们爱玩爱冒险的天性,迅速赢得了一致好评。      欢迎您来与我们的舞者、与多媒体艺术家们一起体验这难忘的互动式舞剧!      票务详情:https://piao.damai.cn/123882.html   TPO剧团       意大利TPO剧团于1983年成立,致力于为儿童展示实验性可视化戏剧。TPO剧团与视觉艺术、戏剧领域的不同专业人士进行合作。每场戏剧都运用了交互式科技技术,舞台化身为“可感知的”环境,在此,艺术与游戏之间的界限变得相当模糊。舞者、演员与观众互动交流,探索着超越语言文化屏障的新鲜表达形式。       TPO剧团在世界各地参与了许多重要艺术节,包括国际儿童和青少年戏剧协会(ASSITEJ)举办的艺术节、澳大利亚Fun for Kids儿童节、冲绳国际儿童和青少年艺术节、台北儿童艺术节,等等。  

查看更多
已结束 Wed May 31 2017Wed May 31 2017
佛罗伦萨五月音乐学院音乐会

佛罗伦萨五月音乐学院是学习佛罗伦萨歌剧的一流国际学校,旨在为希望学习歌剧的青年才俊提供最好的专业指导。 今年,佛罗伦萨五月音乐学院与意大利驻华大使馆、意大利驻广州总领事馆、意大利驻香港总领事馆以及(北京、上海的)意大利文化处等单位共同合作,希望通过一系列大师课与音乐会的形式,将音乐学院里来自各国的学生介绍给中国观众。 2017年5月23日 – 广州2017年5月24日 – 澳门2017年5月27日 – 香港2017年5月31日 – 上海2017年6月1日 – 北京 上海站的音乐会将于5月31日19:30在上海戏剧学院端钧剧场举行(华山路630号)。 Martino Manuel AMATI – Tenore (IT) 男高音(意大利)Eleonora BELLOCCI – Soprano (IT) 女高音(意大利)KIM Eunhee – Soprano, (Corea del Sud) 女高音(韩国)CHO Byongik – Baritono, (Corea del Sud) 男中音(韩国)YIN Bojie – Répétiteur (China) 司琴(中国)Valentine Richard BARKER – M° collaboratore dell’OF 钢琴演奏家/教学总监(英国)  

查看更多
已结束 Thu May 18 2017Thu May 18 2017
巨人苏醒

      蒙特普拉玛“巨人”遗址,伟大的考古发现 萨萨里大学Attilio Mastino教授萨萨里大学Raimondo Zucca教授卡利亚里大学Gaetano Ranieri教授       5月18日,将举行一场关于蒙特普拉玛“巨人”遗址伟大发现的讲座,讲座地点是上海交通大学,主讲人是萨萨里大学Attilio Mastino教授、Raimondo Zucca教授以及卡利亚里大学Gaetano Ranieri教授,他们将会深入探讨关于这一考古学珍宝的相关问题,通过这一考古发现,中华文明与地中海文明有了更加紧密的联系。      蒙特普拉玛“巨人”属于史前撒丁岛上石块垒成的圆雕,高度在2到2.5米之间,发现时已裂成了许多碎片。      1974年3月,两个相聚8500公里的农民:中国西安陵东的杨志发(秦始皇陵兵马俑发现者)与意大利撒丁岛卡布拉斯市蒙特普拉玛的Sisinnio Poddi,在各自的耕地上干农活时,发现了两个已沉睡千年、世界上最重要的考古遗址,这一重大发现注定要改写艺术史、注定要改变我们对古代世界的认识。尽管数量、材质以及所属年代各不相同,但是,重见天日的雕像群象征着两个极其特殊的历史时期,它们卓越的艺术质量以及特殊的发现方式恰恰意味着这两个历史时期诚然有着天然的联系。一万多个兵马俑排列井然有序,象征着秦始皇的赫赫天威;如果说兵马俑从公元前210年起就被埋藏在陵墓中,那么,目前出土的50个砂岩巨人雕像则是沉睡了将近三千年才得以重见天日。事实上,巨人雕像于公元前九世纪完成,随后被入侵本地区的侵略者损毁,裂成了5000多块碎片,之后技艺精湛的修复工匠又耐心地重新还原了雕像,而今天我们在卡布拉斯与卡亚利博物馆中欣赏的正是修复后的成果。巨人雕像的发现地在过去极有可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宗教圣地,在整个地中海沿岸地区都享有盛名。在该地,人们发现了三十个陵墓,从南至北整齐排成一列。沿着陵墓群有一条同一方向的礼宾通道。近期,萨萨里LiPunti保护修复中心完成了一批巨人雕像的修复工作,目前这批雕像保存在卡布拉斯与卡亚利的博物馆中,等卡布拉斯新考古博物馆落成后,雕像将最终移至新博物馆保存。至此,可以确定的雕像数量达到28个,其中有16个拳击手、5个弓箭手、5个战士。其他雕像仍然在修复中,大量碎片仍然埋在地下还待发掘。       巨人雕像象征着不同的“英雄” 形象,特色鲜明:持有弓的弓箭手(目前有5个),用圆形盾牌保护自己的战士(目前5个)以及戴防御手套与盾牌的拳击手(目前16个)。每个类型的雕像的服装与动作各异。拳击手上半身赤裸,下半身衣着简单,左手持盾牌防卫,右手戴手套并抓着盾牌另一端。弓箭手的外表则更加威严,他们的头盔有两个角,左臂上挂着弓箭。       这些英雄形象的描绘笔法相当简洁,具有高度象征性。他们的眼睛由两个同心圆构成,炯炯有神。这些巨人雕像拥有极强的表现力,引人注目,令人印象深刻。这种简洁的手法恰恰彰显了其高度艺术性,因为它抓住了动作的精髓,摒弃了流于世俗的形式。以我们现代人的角度来看,巨人雕像的古代人外貌则很容易令人联想到外星来客。

查看更多
已结束 Wed May 10 2017Thu May 18 2017
“ENZO FAVATA三重奏”中国巡演

      从撒丁岛出发,穿越非洲与巴西:“秘密之窗”(Secret Window)巡回音乐会,一段音乐与想象之旅。如今,“ENZO FAVATA三重奏”(TRIO ENZO FAVATA)带着他们的巡回音乐会来到中国,向中国观众讲述他们异彩纷呈的音乐旅程:在他们的音乐中,我们可以看到巴西,欣赏北欧空灵清冷的灵魂乐,感受撒丁岛与波斯的魅力。       “FAVATA三重奏”的音乐十分新颖独特,合奏的器乐之声令人陶醉,其中,恩佐·法瓦塔(Enzo Favata)演奏的高音萨克斯独一无二,过耳难忘,位列全欧洲最佳之一;萨瓦多雷·马悦(Salvatore Maiore)的低音提琴深沉醇厚,融合了古典乐演奏经验、民间音乐特色与欧洲爵士乐的音色;而在马切洛·皮根(Marcello Peghin)的吉他声中,空间与建筑是如此地和谐统一。 恩佐·法瓦塔(Enzo Favata)      在他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曾多次登上世界重要音乐节的舞台,并与许多国际知名音乐家合作录音,包括阿根廷音乐大师Dino Saluzzi、小号演奏家Enrico Rava、叶忒罗爵士乐名家Mulatu Astatke、(蒙古国)图瓦传统音乐传承人Sajnkho Namtchylak,等等。曾经为许多博物馆及展会制作配乐。他创作的电影配乐也曾多次获奖。此外,也曾担任圣特雷莎的国际爵士音乐节——Musica Sulle Bocche的策划人与导演,该音乐节每年在撒丁岛加卢拉市的圣特雷莎小镇举办,已有17年的历史,其特色在于紧密结合了音乐与观光两大要素,观众将在日落与日出时分在沙滩上享受音乐会。 萨瓦多雷·马悦(Salvatore Maiore)       他是意大利最知名的作曲家与低音提琴演奏家,并在斯蒂法诺·巴塔利亚三重奏(Stefano Battaglia Trio)中担任乐手。曾与许多重要音乐家合作过,包括:四重奏Franco Cerri, Enrico Intra, Glauco Venier, Paolo Fresu, Kenny Wheeler, Achille Succi, Lee Konitz, Nguyen Le, Billy Cobham, Franco D’Andrea, Al Di Meola,等等。同时,他在维琴察音乐学院担任爵士乐学院院长,开设了低音提琴与电贝司的相关课程。 马切洛·皮根(Marcello Peghin)       他是古典吉他、十弦吉他、中音吉他与巴西乡村吉他等乐器的作曲家与演奏名家。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他曾在世界各地进行过演出,并与众多国际知名音乐人合作,譬如:Dino Saluzzi, Enrico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