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使用技术型(必要)和分析型cookies。
继续浏览即表示您接受 cookies 的使用。

往期活动

输入您的搜索参数
Reset
已结束 Fri Jun 28 2024Sat Jun 29 2024
舞蹈剧场《看不见的城市》杭州站

值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1324-2024)和诞辰770周年(1254-2024)之际,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携手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欣然呈现舞蹈剧场《看不见的城市》,该演出将于2024年28日至29日在杭州西戏·XIXI LIVE。 该舞剧由编导司徒嘉怡和作曲家约翰·尼格尔以舞蹈的形式改编自伊塔洛·卡尔维诺的著名小说《看不见的城市》(1972)。在小说中,作者以马可·波罗与忽必烈汗之间的想象对话为载体,马可·波罗作为大汗的使节,前往帝国各个城市,记录下那些最深层、“看不见”的细枝末节,陪伴读者踏上了一段奇幻之旅,进入了远方的另一个世界,同时也走进人的内心世界。 舞剧“看不见的城市”采用了卡尔维诺的叙事手法,并将其移植到一个想象的未来背景中。在剧中,赛博格人类通过失落城市的故事重新发现自己的过去,这些故事改编自小说中的情节,并引用作者笔下的原文。在舞蹈和音乐之美的引导下,这将是一次介于未来和人类过去之间的自省之旅。 司徒嘉怡 艺术总监、编舞和编剧。国际知名艺术家,具有非凡的跨学科才能,擅长纪实戏剧和新媒体等不同领域。获得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人类表演学博士,目前在上海戏剧学院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擅长创作高度跨学科的艺术活动。她的域见间表演艺术工作室,旨在汇聚前沿专业人才,推动围绕舞蹈与身心合一的跨界艺术创作、制作与教育。

查看更多
已结束 Sat Jun 22 2024Sat Jun 22 2024
讲座“马可·波罗眼中的中国:来自异域之奇迹”,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处长达仁利

值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1324-2024)和诞辰770周年(1254-2024)之际,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携手浙江图书馆和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欣然呈现 “马可·波罗眼中的中国:来自异域之奇迹”讲座。该讲座由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处长达仁利先生担任主讲人,将于2024年6月22日9:30在浙江图书馆之江馆(杭州)举办。 十三至十四世纪的中国作为国际十字路口令人叹服,各类人员、商人、宗教人士齐聚于此,重现汉唐时期的交流盛况。多年来,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奢侈消费,元朝(1279-1368)都为各类物质交换和知识互通提供了最为广域的保障。得益于复杂高效的通信系统,交通圈得以形成,尤其是在高安全性和长距离性上,堪称空前绝后。彼时的中国在西方人眼中,是一个充满奇迹的强大文明。马可·波罗出生于威尼斯商人世家,在中国生活了17年(1274-1291),并留下一部讲述亲身经历的著作——《马可·波罗游记》,意大利语名为《Milione》,法语名为《Le divisament dou monde》,英语则常被译为《The Travels》。马可·波罗并非十三至十四世纪唯一一位活跃于中国的意大利人,根据史料(多为拉丁语)记载,意大利商人彼得·迪·卢卡隆戈、乔瓦尼与弗朗切斯科·罗列丹、彼得·祖利安、卡特琳娜与安东尼奥·德·维利奥尼,以及多位方济各会宗教人士(若望·柏郎嘉宾、若望·孟高维诺、鄂多立克)都曾在不同时期活跃于汗八里(北京)、泉州、杭州和扬州。本次讲座旨在呈现十三至十四世纪国际化氛围下的中国,在这里,各类学识得以传播与交流,其活跃程度令人钦佩,以马可·波罗为首的部分西方作家更是在亲临此地后,折服于璀璨的中华文明并对其盛赞不已。 达仁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东方学博士,曾在莱顿汉学研究所和鲁汶天主教大学学习,后在威尼斯大学与罗马外国语大学任教。他曾主持非洲与东方意大利研究所的图书馆及出版活动(2002-2011),2012年起成为意大利外交与国际合作部文化参赞。达仁利先生曾多次发表十七至十八世纪中意文化交流相关的出版物,并编写了《特雷卡尼哲学辞典》(罗马,2008-2009)中有关中国哲学的50余个词条。他曾担任展览《向东,丝绸之路上的城市、人与神灵》(罗马国家博物馆戴克里先浴场,2011年10月21日至2012年2月26日)以及展览《方济各艺术:十三至十五世纪的意大利艺术巨作及亚洲土地》(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2015年3月30日至10月11日)的学术策展人及指导。2022年,他担任展览《绝美之境: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珍藏展》(浦东美术馆,2022年12月21日至2023年4月9日)的策展人。2023年,他担任展览《对话达·芬奇——文艺复兴与东方美学艺术特展》(上海博物馆,2023年12月10日至2024年4月14日)和《卡拉瓦乔与巴洛克奇迹》(浦东美术馆,2023年12月12日至2024年4月12日)的策展人。2016年2月至2021年6月,他担任(意大利外交与国际合作部)意大利驻蒙特利尔文化处处长,2021年7月起担任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处长。

查看更多
已结束 Sun Jun 16 2024Sun Aug 25 2024
康熙大帝肖像——最后的贵族乌菲齐馆藏18世纪欧洲大师绘画特别展品揭幕仪式

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欣然呈现“康熙大帝肖像——最后的贵族乌菲齐馆藏18世纪欧洲大师绘画特别展品揭幕仪式”,本次活动于2024年6月16日在上海东一美术馆举办。该肖像由意大利画家杰凡尼·热拉蒂尼(又名聂云龙,Giovanni Gherardini)创作,本次来到中国展出也得益于中意双方机构的通力协作。作为“最后的贵族——乌菲齐馆藏18世纪欧洲大师绘画”展览的特别展品,“最后的贵族”展览于2024年4月11日开幕,并将持续展出至同年8月25日。 这幅肖像画来自托斯卡纳大公科西莫三世·德·美第奇(Cosimo III de’ Medici,1642-1723年)“奥利卡收藏”(Collezione Aulica),也是收藏中诸多西方君主画像中唯一一幅亚洲帝王的肖像画。这幅画迄今为止一直在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展出,作为“尊贵君主”系列的一部分被放置在西长廊,这也是乌菲齐前馆长史艾克先生的想法。该作品还可以被视为中意艺术交流的象征:事实上,与其他康熙帝肖像的不同之处在于,这幅画使用了意大利和欧洲的绘画技法,如达·芬奇在《蒙娜丽莎》中运用的“晕涂法”。康熙帝(1654-1722年)还有另外两幅肖像画被认为出自杰凡尼·热拉蒂尼之手,其中一幅目前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与佛罗伦萨肖像画不同,这幅作品在面部特征的描绘上十分简洁,很可能是热拉蒂尼的学生所画。 杰凡尼·热拉蒂尼于1655年2月17日出生于摩德纳。他在博洛尼亚学习透视技法,拜读于画家安杰洛·米歇尔·科隆纳(Angelo Michele Colonna)门下。在法国纳韦尔为耶稣会教堂绘制壁画期间,他结识了耶稣会士白晋。1693年,清朝第二位皇帝康熙帝派白晋(Joachim Bouvet)前往法国,为北京传教会招募其他耶稣会科学专家。热拉蒂尼接受了白晋的号召,并与其他十名同伴一起于1698年3月1日登上了从拉罗谢尔启航的皇家战舰“安菲特里特”号。11月2日,该船抵达广州,法国代表团受到了皇帝派来护送白晋及其同伴进京的贵宾接见。1699年至1704年,热拉蒂尼在清廷任职。 热拉蒂尼1705年回到巴黎,在那里他实现了自己的的梦想——进入颇具声望的皇家绘画雕塑学院,尽管他并未获得在踏上越洋之旅之前预期的成功。 康熙帝是一位充满热情的学者,也是一切艺术的推崇者,他为17和18世纪的中国带来了巨大的艺术推动力。他总是对欧洲的知识和技术展现出浓厚兴趣,并将许多耶稣会传教士召入宫廷,以促进知识和技术的发展。康熙通常被认为是中国最有能力的统治者之一。他在位61年,确保了国家长期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

查看更多
已结束 Fri Jun 07 2024Sun Sep 08 2024
展览“无常:坎帕纳工作室四十年设计展”

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携手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欣然呈现展览“无常:坎帕纳工作室四十年设计展”,该展览由马可·萨米切利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龚彦担任策展人,于2024年6月7日开幕,并将持续开放至9月8日。 展览“无常”是坎帕纳工作室在亚洲的首次大型展览。1984年,巴西著名设计双人组阿贝托·坎帕纳(生于1953年)和费尔南多·坎帕纳(1961-2022)在圣保罗创立了坎帕纳工作室。本次展览共展出50余件作品,带领观众重访工作室的思想与行动历史——设计师极富前瞻性的艺术活动与设计方案,以及他们对于人类如何与自然共存的紧迫思考。坎帕纳工作室自出道来,一直使用边角料、废弃物和不那么贵重的材料进行创作,以其循环可持续的道德观念而独树一帜。在四十年的职业生涯中,他们一直是手工艺的尊严、被遗忘的巴西乡村及本土美学的代言人。展览期间将首次展出原创设计和模型,以及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合作的新作品。 意大利一直在坎帕纳工作室的历史中扮演着核心角色:1990年,马尔科·罗马内利在意大利杂志《Domus》上发表的文章使他们名噪一时,与托斯卡纳Edra公司的合作见证了其最具代表性设计“Vermilha椅”的诞生。 作为此次展览的联合策展人,马可·萨米切利现任米兰三年展设计、时尚和手工艺部门的策展人以及意大利设计博物馆馆长。他曾在米兰理工大学学习,并获得文化遗产发展设计与技术博士学位,并为《Wallpaper》和《Il Sole 24 Ore》撰稿。自2018年以来,他一直是米兰三年展国际关系负责人。萨米切利多次在欧洲和中东地区策展,这是他第一次在中国策划展览。 .

查看更多
已结束 Thu May 30 2024Fri May 31 2024
学术会议“意大利和中国考古团队对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贡献”

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欣然携手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浙江大学呈现“意大利和中国考古团队对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贡献”国际学术会议。本次会议将于2024年5月30日至31日在浙江大学举行。 届时将汇聚来自中国、巴基斯坦、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伊朗和伊拉克等多国考古工作队的专家与负责人,这些考古项目均获意大利外交与国际合作部资助。会议旨在促进中意两国在历史学、考古学及历史遗产修复领域的专家交流。 中国拥有丰富的历史遗存,始终是意大利考古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而意方则凭借先进技术手段与专业研究方法见长。双方合作成果丰硕,不仅开辟了共同兴趣领域与重大投资机遇,更成为中意合作框架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会议将于5月30日开幕,意大利驻驻沪总领事安缇雅、浙江大学副校长及各与会机构代表将致开幕辞,随后中意学者将进行学术报告。会议议题涵盖考古工作队的工作实践、干预领域与方法论体系,以及“分布式博物馆”理念的宏观规划。

查看更多
已结束 Tue May 28 2024Tue Dec 31 2024
展览“图绘世界:马可·波罗的奇迹”

正值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1324-2024)和诞辰770周年(1254-2024)纪念,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携手意大利渺飞出版社与佛罗伦萨国际漫画学院,欣然呈现 “图绘世界:马可·波罗的奇迹”,该展览将于2024年5月28日至8月31日在龙华中路地铁站(7号线和12号线)面向日均客流一万人次的公众开放。此次活动还得到了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意大利特雷卡尼百科全书研究院、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上海地铁和的支持。 ©Kleiner Flug 从1274年至1291年,马可·波罗横跨亚洲并在中国留驻多年,展览旨在通过漫画这一简明而共通的语言,将其故事娓娓道来。借比萨的鲁斯蒂谦之手,我们得以在 “奇迹之书“(即大众熟知的《马可·波罗游记》)中知晓马可·波罗的奇旅。这种表达方式完全契合渺飞出版社的愿景,即展现语言和文化的交融是一种深刻而丰富的认知体验。 ©Kleiner Flug 展览描绘了马可·波罗在威尼斯的童年时光,这座城市是13世纪欧洲最重要的港口,再到他在中国不可思议的旅程以及身为旅行者的印象,展现了意大利和中国之间纤细而深厚的纽带,这纽带由两国间的和平往来所织成,并始终因寻求新知的愿景而蓬勃生辉。 ©Kleiner Flug 渺飞出版社坐落在佛罗伦萨,致力于出版绘本小说,其出版内容涉及知名艺术家、历史人物的传记以及文学和戏剧作品改编。 自2013年成立以来,出版社旨在借助漫画这种新颖的形式讲述历史人物、文学、戏剧和艺术,从而拉近与年轻人的距离,同时也向那些已经了解这些主题或人物的观众讲述一些新的内容。

查看更多
已结束 Sat May 25 2024Sat May 25 2024
音乐会“激情与火焰:皮亚佐拉与探戈之旅”

“激情与火焰:皮亚佐拉与探戈之旅”是一场对阿斯托尔·皮亚佐拉非凡音乐和探戈世界魅力的致敬。在新世界合奏团 – 上海新星交响乐团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们的领导下,以及指挥和音乐总监罗伯托·菲奥雷的艺术指导下,这个项目将探索皮亚佐拉标志性作品和探戈音乐的永恒魅力,带给您难忘的体验。 这次音乐会将呈现国际交响乐团演奏探戈音乐,并在SFC的大屏幕上播放图像,将是一场沉浸式的音乐会,将阿斯托尔·皮亚佐拉绝妙的音乐与来自不同电影的最著名探戈相结合,营造出引人入胜的氛围,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这个令人惊叹的城市。 节目单 – 音乐会时间:80分钟 (70分钟+10休息) 巴黎再见(阿斯托尔·皮亚佐拉,5分钟) 库帕尔西塔(赫拉尔多·马托斯·罗德里格斯,4分钟) 孤独(阿斯托尔·皮亚佐拉,6分钟) 波尔特诺的冬天(阿斯托尔·皮亚佐拉,5分钟) 失落的鸟 (阿斯托尔·皮亚佐拉,4分钟) 探戈的历史:1930年的咖啡馆(阿斯托尔·皮亚佐拉,6分钟) 埃斯夸洛(阿斯托尔·皮亚佐拉,5分钟) 恶魔的浪漫(阿斯托尔·皮亚佐拉,5分钟) 阿迪奥斯·诺尼诺(阿斯托尔·皮亚佐拉,5分钟) 埃尔·乔克洛(安赫尔·维略多,4分钟) 遗忘(阿斯托尔·皮亚佐拉,5分钟) 为一头马头(卡洛斯·加德尔,4分钟)[仪器曲] 洛克珊的探戈 – (克雷格·阿姆斯特朗和马里乌斯·德·弗里斯) 利伯坦戈(阿斯托尔·皮亚佐拉,5分钟)   Roberto Fiore是一位意大利指挥家和作曲家。他曾在意大利、阿根廷、波兰、葡萄牙和中国等地指挥和合作过多支乐团。Fiore自2016年起在中国生活,在那里他创办了上海新星交响乐团,并指挥了其他几支乐团。他还是南通大学的教授。Fiore在意大利雷斯皮基音乐学院学习,并后来在罗马和克拉科夫进修。他与世界各地的乐团合作,并凭借其作曲获得了多项奖项。Fiore在阿根廷学习了两年的探戈音乐和阿斯托尔·皮亚佐拉的音乐,在那里他举办了许多音乐会。之后,他开始着手进行与探戈和皮亚佐拉音乐相关的众多项目。从2017年到2020年,他在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任教。 Ivo Martinenghi是一位出色的大提琴演奏家,毕业于米兰威尔第音乐学院,并以优异成绩毕业。他在多个国际比赛中获得胜利,并在管弦乐、室内乐和独奏方面进行了多次演出。Ivo与索尼音乐合作录制专辑,证明了他的卓越才华。除了他的音乐才能之外,他还是一位出色的作曲家,在2019年推出了他的首张专辑《对话》。

查看更多
已结束 Sun May 12 2024Fri May 17 2024
安东尼奥·福斯科爵士三重奏中国巡演(上海&杭州站)

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欣然携手Slow Foot Music,共同呈现安东尼奥·福斯科爵士三重奏的中国巡演,其中包括上海(5月17日)和杭州(5月12日)两站。演出名“Sete”取自意大利顶级爵士鼓手安东尼奥·福斯科的同名专辑,他们的歌曲将复杂的和声与节奏和赞美诗般的旋律融为一体,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唤起人类的纯真和质朴之感。   三重奏的创始人安东尼奥·福斯科是意大利爵士乐界杰出的鼓手、作曲家和教育家。福斯科的演奏细腻、充满激情和感染力,在欧洲、亚洲和非洲的爵士乐舞台上展现了他的多才多艺和创造力。凭借丰富的鼓乐知识和驾驭不同音乐语言的能力,其演奏曲目从爵士乐到摇滚乐,从放克音乐到流行音乐,从蓝调音乐到前卫音乐,无所不包。从米兰、北京和上海的Blue Note爵士音乐会场到国际爵士音乐节,他的音乐在世界舞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福斯科拥有超过39张爵士乐专辑,其中六张是作为领队或联合领队发行的。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鼓手,也是一位出色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受到各种音乐传统的影响,结合了复杂的和声和怀旧的旋律,为爵士乐爱好者带来难忘体验。 曼努埃尔·马尼尼曾在2015年翁布里亚爵士音乐节、罗马爵士之家音乐节、青年爵士音乐节、博洛尼亚爵士音乐节、伊塞奥爵士音乐节等意大利主流音乐节上演出。他还多次参加国际古典音乐比赛并斩获大奖。自2014年以来,曼努埃尔一直是佛罗伦萨普契尼剧院、锡耶纳爵士乐学院和Music Pool组织的国家青年爵士天才乐团成员。 费尔迪南多·罗马诺是一位贝斯手、作曲家和即兴演奏家。最近,他被意大利著名杂志《Musica Jazz》评选为“2023爵士乐榜”(Musica Jazz年度评选)最佳意大利音乐家之一,并凭借新专辑《Invisible Painters》荣获年度最佳乐队奖和年度最佳专辑奖。2020 年,他被评为 “意大利最佳新星”,还获得了意大利作家协会(SIAE)颁发的奖项,该奖项每年颁发给在作品原创性方面表现突出的音乐家。

查看更多
已结束 Wed May 01 2024Thu May 02 2024
演出资讯|等待戈多

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欣然呈现戏剧《等待戈多》,该演出由希腊导演提奥多罗斯·特佐普罗斯执导,艾米利亚·罗马涅剧院制作,将于2024年5月1日和2日在上戏实验剧院登场。 《等待戈多》以“世界的废墟”为背景,在一个不久的将来,对人类生存的局限性进行持续反思。涉及的主题包括在恐惧与欲望、被遗忘的感官与本能、狂热与梦想之中,努力与“他者”以及潜伏在我们内心的“他者”进行沟通和共存。 通过这种方式,该剧对整个人类提出质疑,并以戏剧和表现张力引导观众想象另一种解放人类的方式。   艾米利亚·罗马涅剧院 艾米利亚·罗马涅剧院(ERT)是一家以戏剧制作为主的意大利国家剧院,由瓦尔特·马洛斯蒂执导。ERT制作了近200场演出,曾与意大利和国际舞台上的大师以及年轻导演和剧团合作。ERT出品的剧作曾在意大利和世界各地最负盛名的剧院和艺术节上演出。

查看更多
已结束 Sat Apr 13 2024Tue Apr 16 2024
演出资讯|赛维利亚的理发师

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欣然呈现罗西尼经典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该演出于2024年4月13日至16日在上音歌剧院亮相。作为第39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活动之一,《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由意大利科莫剧院与上音歌剧院联合制作,并获得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的支持。 1816年,焦阿基诺·罗西尼创作了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这是一部两幕的歌剧喜剧,在诙谐幽默的情节、乔装和误会中,愉悦地讲述了两位年轻人之间的爱情。《塞维利亚的理发师》被视为最著名、最受欢迎的歌剧之一,以其生动活泼、朗朗上口的旋律和荡气回肠的节奏而备受赞誉。 上音-科莫版《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由上海音乐学院院长、上音歌剧院院长廖昌永教授担任艺术总监,卡洛·格德斯坦,伊凡·斯泰法努蒂和费亚梅塔·巴蒂赛利先生分别担任指挥、导演和灯光设计。主要演员阵容由自中意两国的优秀歌剧艺术家与青年歌剧人才共同担纲,他们将以更深刻、更具思考性的视角来演绎这部歌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