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使用技术型(必要)和分析型cookies。
继续浏览即表示您接受 cookies 的使用。

往期活动

输入您的搜索参数
Reset
已结束 Thu Nov 29 2018Wed Feb 27 2019
雕塑家布鲁诺·瓦尔波特个人作品展在杭州

意大利雕塑家布鲁诺·瓦尔波特个人作品展——“沉默的情感”于2018年11月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 布鲁诺·瓦尔波特来自雕塑世家,自小在圣克里斯蒂纳瓦尔加迪纳、在祖父与叔父的工作室里接触到了这门家族艺术。长大后,他在奥蒂塞伊作为学徒跟随雕塑师文琴佐·慕斯纳研修。在奥地利维也纳短暂驻留后,瓦尔波特考入德国慕尼黑美术学院,师从德国雕塑家汉斯·蓝德纳。最后,他返回故乡意大利上阿迪杰大区定居、工作至今。 得益于其艺术教育背景与长年不懈的研究实验工作,布鲁诺·瓦尔波特高度写实的雕塑作品不仅富有上阿迪杰大区的民间传统特色,更不失优雅与深刻的艺术底蕴。 瓦尔波特打造的木雕人像富于变化,既有全身像也有半身像、肖像,或赤裸或着装,或色彩丰富或单一简洁,或立或坐或躺,姿态各异,共同之处则在于他们那令人不安、令人惊异的气场;他们灵动却淡漠的目光,仿佛在拒绝对观众产生共情,但在特定情境下,这样一种简单的存在反而更具有无需言表的强烈煽动力。这不禁令人联想到行为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那荒诞奇特的表演:她一动不动地坐着,一言不发,观众坐在她对面,仅能用强烈的眼神接触来试图打动她无声的冷漠,而面对此情此景,观众往往抑制不住地放声大哭或大笑起来。 布鲁诺·瓦尔波特在世界多处艺术场馆举办过个人作品展,如今他的作品入选许多国际收藏系列。   展期 第一阶段:2018年11月29日-12月23日 展厅:浙江美术馆5、6号厅 第二阶段:2018年12月29日-2019年2月27日 展厅:浙江美术馆1、2号厅 地点:杭州市南山路138号 浙江美术馆 主办单位:浙江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支持单位: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 活动详情:www.zjam.org.cn    

查看更多
已结束 Wed Nov 28 2018Sun Feb 24 2019
展览《世界巨匠——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

11月27日,“世界巨匠——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展在南京博物院正式开幕。此展由南京博物院与意大利梅塔莫弗斯文化基金会联合呈现,得到了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的官方支持。此次参展的68件珍贵藏品来自都灵皇家图书馆、圣文森佐修道院(巴萨诺罗马诺市)、米开朗基罗故居(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及部分国际私人收藏。 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曾共同效力于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留下众多艺术瑰宝。此次展览展出作品,不仅包含文艺复兴三杰在这段短暂却辉煌的时期创作的真迹,还包含同时期其他重要艺术家的作品,为中国观众呈现十五至十六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艺术成就。 南京博物院成立于1933年,是中国第一座由国家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也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博物馆之一。   “世界巨匠——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Renaissance Masters: The art of Leonardo da Vinci, Michelangelo and Raffaello”时间| Periodo: 2018/11/28-2019/02/24地点| Luogo: 南京博物院特展馆,南京市中山东路321号 | Special Exhibitions Gallery, Nanjing Museum, N321 East Zhongshan Rd., Nanjing详情| Info: www.iicshanghai.esteri.ithttp://www.njmuseum.com

查看更多
已结束 Sun Nov 18 2018Sun Nov 18 2018
第二届米兰设计电影节@上海2018 (11月18日·周日)

11月18日(周日)活动安排 14:00 | 放映&问答   《索特萨斯的火车》 瓦莱丽·帕里希,意大利,2017年,50分钟 我们自认为了解他的全部,但是每一次我们都能发现某些新的事物、新的楔子,构成艾托雷·索特萨斯复杂的创意宇宙。他在大山中度过的自由童年,前往美国游历,发现了工业文化并结识“垮掉的一代”的诗人,他对色彩及其看重,在奥利维蒂度过岁月,设计了不计其数的作品:从陶瓷到玻璃,从工业设计到建筑设计。这些信息来自三段在不同时期录制的对索特萨斯的采访。为纪念他诞辰100周年拍摄了这部纪录片。片中,米兰小剧场的青年演员朗诵了他书写的文章,对认识他的友人进行了采访:和他共同走过30年人生的伴侣,芭芭拉.拉蒂切;在他人生最关键时期遇到的日本建筑师,矶崎新;一起在孟菲斯试验和冒险的伙伴,米凯莱·德·路齐;娜塔莉·杜帕斯基埃和乔治·索登。还有他的第一个弟子,乔安娜·格鲁安德尔,之后成为他的助理,后又成为索特萨斯合作工作室的合伙人,最后在80年代末与索特萨斯相遇的平面艺术家和艺术总监,克里斯托弗·拉德。   《与设计师马可·瓜齐尼一同探索“毛线大理石”》 娅思敏·施罗德,埃玛努埃勒·马尔兹,意大利,2015年,6分钟 影片以郊外宣泄而下的瀑布开场,讲述了意大利设计师马克·瓜齐尼的创新成果——一种还未面世的新型材料背后的故事。普拉托,纺织业之城;皮耶特拉桑塔,大理石之城。以此为契机,瓜齐尼尝试将这两种产业相结合发明一种新材料——毛线大理石。瓜齐尼回收纺织厂的彩色羊毛余料,然后将它们深深地印染在白色大理石中,他期望的美丽图案就这样诞生了,这些纹理是如此的真实,又充满了象征意义。这种新型材料和它的后续工作共同体现了经济与生态可持续性的重要价值。   《诺维布雷的花》 米歇尔.宝奈其,意大利,2012年,35分钟 希瓦娜·安妮奇亚里克、马库斯·法伊斯、裴贝·费奈斯、汤姆·迪克松、大卫·兰佩罗和德严·苏吉克,各自阐述了对法比奥·诺维布雷的个性及职业生涯的看法。该片摄制于2009年米兰三年展“ 诺维布雷的花”艺术展期间,与伦敦传媒学院和米兰三年展合作完成。法比奥·诺维布雷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涉足设计领域开始,一路伴随着沉默与轰动、梦想与行动、惊奇与挑衅,本片展现了他创作过程的情绪、对象与想法。   点击进入: 11月16日(周五)活动预约 11月17日(周六 )活动预约     

查看更多
已结束 Sat Nov 17 2018Sat Nov 17 2018
第二届米兰设计电影节@上海2018 (11月17日·周六)

11月17日(周六)活动安排 14:00 | 放映&问答     《动手打造设计的静美》 马克·斯维尔林,荷兰,2017年,30分钟 自古以来,手工艺一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涉足地方特产、工艺技术、实用知识,帮助我们与大地保持联系。但在这个大规模生产已经几乎完全取代传统技能的时代,我们开始意识到人类正在失去着什么。这部纪录片探讨了手工艺在当代设计文化中的重要作用。镜头跟随设计师埃马努埃尔·巴布雷德走遍欧洲,直击这一巨大挑战的千面万象。如何用有意义的方式将新技术与传统工艺融合在一起?如何让手工业者与设计师实现互利共赢?有可能让这种生产方式在社会与道德层面上实现可持续性吗?如果可以,路又在何方?   《贾科莫·摩尔:自然与技巧》 雅各布·卡拉佩力,意大利,2017年,9分钟 为了让公众了解自己的工作,设计师贾科莫·摩尔诚邀导演雅各布·卡拉佩力到Limited空间,用镜头记录他创作项目的过程。拍摄所涉及的项目包括:“伦敦双年展”期间为三年展设计博物馆设计的“擦除/倒带”(Erase/rewind)项目;为Luisa Delle Piane Gallery美术馆设计的“蒸汽”(Vapore)系列(该系列首次亮相于2017年米兰家具展)。除了设计与创作不同系列、单件与产品,从卡拉佩力制作的官方宣传片《森林》(“Woods”)中看到,贾科莫·摩尔工作室也与发布新产品或新品牌的企业合作,为企业创作宣传材料。在拍摄时,导演都会被提同一个要求:忠实还原创作过程,并力求画面的诗意,让呆板的制作过程与蓬勃的绿植在镜头中交替出现。   《弗兰克•阿比尼:柔和的目光》 瓦莱丽.帕里希,意大利,2017年,30分钟 没有重量:书店里面的书好像都在漂浮着,收音机精简到只剩下一个阀门夹在两块水晶板之间,沙发也只有三个部件组成。这里的装饰和装置让所有的物件漂浮着,失去了形状。这些建筑从来不会是不朽的和华丽的,它们不会留下信号就像罗马的Rinasciente和米兰的地铁1号线。想法,手势和目光。我们希望从他的极富个人特色的目光中来讲述弗兰克.阿比尼。这是一个好奇的,观察的,缓慢的,精确的和重复的目光。持续的,热切的,强烈的。他是轻盈的大师,梦想着一个没有重力的世界。他是严肃的,腼腆的和沉默的。他热爱旅游,希望摆脱一切控制。他总带着他的照相机和8mm摄像机。在基金会的档案里,有他收集的上千张照片,数百盘纪录片。这次皮特.格林卫,塔蒂.桑圭奈蒂和奥利维耶罗.托斯卡尼,这三位来自电影和摄像界的大师来给我们讲述阿比尼关于事物和世界的目光的特别之处。    点击进入: 11月16日(周五)活动预约 11月18日(周日 )活动预约      

查看更多
已结束 Fri Nov 16 2018Fri Nov 16 2018
第二届米兰设计电影节@上海2018 (11月16日·周五)

11月16日(周五)活动安排 19:00 | 开幕式&放映&问答   《吉洛·多福斯:一杯水的故事》 弗朗切斯科·克雷里奇,意大利,2017年,11分钟 本片是意大利艺术家吉洛·多福斯的一幅(自)画像:背景是他的家,周围是他最爱的物件,描绘风格深沉细腻。而他的家,是一个既现实又符号化、既心灵又物质的空间。吉洛·多福斯谈起他最珍视的事物,涉及广泛,包括历史艺术和日常物件、家传古玩和最新雕塑、回忆和思考,等等。尽管他的思想、回忆与渴望并无法真正触及,但本片希望通过图形、影像和声音的形式将其尽量具体化呈现。   《设计是一个动词》 Leftloft工作室,意大利,2017年,60分钟 什么是设计的边界?这些边界如何随着变化而变化?尽管设计被认为是“本世纪的重要工作”,但如何才能成为一位优秀的设计师并保持优势?未来的设计工作室又会变成怎样?影片《设计是一个动词》以电影的形式对设计进行了一次探索:这是一个关于设计本身 以及年轻设计师成长的故事(设计师独白由马尔塔·路内塔担任),她所表达的所有疑惑、问题、责任和欲望其实都在共同定义着这份职业。这位年轻设计师的思想穿越“一切皆是交流”的城市,穿越工作室,一路上,她的思想逐渐发生变化,逐步回归自然,并终于抵达美丽的海边。在这个旅程中,她听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设计师关于这些问题的见解:他们都来自知名设计工作室,他们思考着相同的问题,书写着不同的故事与成就。影片以憧憬结尾,期盼一个全新的开始。    《建筑之光》 马里奥·孚卢思卡,意大利,2017-2018年,4分钟 工地,建筑项目的秘密时空。摄影善于用镜头捕捉关键但零碎的画面,电影则能凭借流畅的叙事为我们呈现更多的敏感元素。多变的光线、特殊的声响、人的声音与运动,让建筑的建造过程一目了然。影片《建筑之光》记录了意大利米兰比克卡地区一个八十年代建筑项目的改造过程。移转的镜头映现翻新的建筑,黑白的画面捕捉严谨永恒的线条,光线跟随时间的节奏不断变化。随着画面由黑白转为彩色,完工的建筑体正式诞生,Studio Park Associati工作室的成果终于本色亮相。   《人造丝织物》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意大利,1949年,10分钟 “这是一个关于人造纤维的故事……”:一个关于土地、劳动和人的故事。本片由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执导,受SNIA Viscosa公司委托摄制于1949年,记录了这家人造纤维重企的生产工艺。1995年影片被重新发现,印证了二十世纪初意大利工业与文化名流之间跨界合作的重要性。从原材料(芦竹)的采集,到加工设备的运作,再到成衣的展示,影片重现了人造纤维从无到有的整个过程。镜头细致地刻画了整条生产线,和谐的配乐让每一道工序解说变得更加流畅,似讲故事一般;工序的拍摄顺序也似乎遵循了菲利波·托马索·马利内特在1938年所写的一首诗歌内容,这首诗歌正是为SNIA Viscosa公司所作。波河真实隽美的田园风光与机器沉闷单调却孜孜不倦的运作场景融洽无间。影片末尾,人造纤维做成的美丽服装终于亮相,飘动的衣裳不禁让人联想到那片随风而动的芦竹田,摇曳生姿,正如马尔塔·弗朗切斯基尼在诗里写道的那样:那阵轻柔的摇曳,让造物循环往复。     点击进入: 11月17日(周六)活动预约 11月18日(周日 )活动预约    

查看更多
已结束 Fri Nov 16 2018Sun Nov 18 2018
第二届米兰设计电影节@上海2018

第二届“米兰设计电影节@上海”将于11月16日至18日在静安区文化馆举办。 点击查看宣传片 点击查看开幕式现场花絮 米兰设计电影节创立于2013年,每年十月如期举行,早已成为米兰业界盛会,好评如潮。如今,米兰设计电影节在上海发荣滋长,致力于推广意大利设计,逐渐成为中国公众认识意大利文化与艺术重要平台。第三届米兰国际家具(上海)展览会将于11月底登陆上海,值此良机,米兰设计电影节也依约而至,率先为公众献上一场视听盛宴。本次影展规模虽小,内容却异常丰富,影片类型多样,涵盖纪录片、电影短片、电影长片和短视频,为观众一一呈现各位导演的不同摄影主张。面对同一主题,虽然导演们的拍摄意图有时截然相反,但都能用巧妙运用各自的镜头语言,对其做出完美诠释。 展映影片风格多元,时而着重表现建筑师、设计师或行业弄潮儿的个人风采,时而专注展示物品本身的价值所在,时而呈现生产工艺,揭秘时尚趋势,用声音和灵感描画出一幅意大利设计全景画。活动内容除了影片放映,还有策展人问答环节,西尔维娅·罗贝塔琪和安东内拉·德迪妮将围绕设计、手工艺、建筑、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等不同主题与现场观众进行互动交流,她们希望活动不仅仅局限于设计师、建筑师、老师、学生等相关人员,而是触及更广泛的非专业群体,让那些对设计感兴趣并充满好奇与热情的普通大众也能体会设计的乐趣。   活动安排   11月16日(周五)19:00   点击预约 – 《吉洛·多福斯:一杯水的故事》,弗朗切斯科·克雷里奇,意大利,2017年,11分钟– 《设计是一个动词》,Leftloft工作室,意大利,2017年,60分钟– 《建筑之光》,马里奥·孚卢思卡,意大利,2017-2018年,4分钟– 《人造丝织物》,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意大利,1949年,10分钟   11月17日(周六)14:00   点击预约 – 《动手打造设计的静美》,马克·斯维尔林,荷兰,2017年,30分钟– 《贾科莫·摩尔:自然与技巧》,雅各布·卡拉佩力,意大利,2017年,9分钟– 《弗兰克•阿比尼:柔和的目光》,瓦莱丽·帕里希,意大利,2017年,30分钟   11月18日(周日)14:00   点击预约 – 《索特萨斯的火车》,瓦莱丽·帕里希,意大利,2017年,50分钟– 《与设计师马可·瓜齐尼一同探索“毛线大理石”》,娅思敏·施罗德,埃玛努埃勒·马尔兹,意大利,2015年,6分钟– 《诺维布雷的花》,米歇尔·宝奈其,意大利,2012年,35分钟     

查看更多
已结束 Thu Nov 15 2018Tue Nov 20 2018
【工作坊】设计*电影

正值2018年米兰国际家具(上海)展览会之际,米兰设计电影节将组织以设计为主题的4天电影工作营。电影艺术通过其独特的身份,在表达和记录上的可能性,成为一种可以令人共情而又高效的传播方式。电影艺术是一种态度,一种可以概括空间延伸和时间拓展的能力。 时间:11月15、16、19、20日 主讲人:Silvia Robertazzi & Antonella Dedini(米兰设计电影节) *内部教学活动,不对外开放   日程安排: 11月15日上午8:00-11:30讲座:设计是一种态度电影赏析:《卡斯蒂约尼——空无中的全部》(2018,意大利) 11月16日上午8:00-11:30讲座:直觉的角色电影赏析:《马达莱娜》(2017,意大利) 11月19日上午8:00-11:30讲座:内心与头脑电影赏析:《我曾希望我是沃特·迪斯尼》(2016,意大利) 11月20日上午8:00-11:30讲座:设计,一位沉默的演员电影赏析:《傻瓜大闹科学城》(1973,美国)

查看更多
已结束 Tue Nov 13 2018Tue Nov 13 2018
芭蕾明星炫舞之夜“罗伯托·波雷与朋友们”

9月21日星期五晚,由意大利芭蕾舞明星罗伯托·波雷领衔、曾登上世界各大知名舞台的经典舞剧“芭蕾明星炫舞之夜——罗伯托·波雷与朋友们”将正式开票,敬请期待! (点击查看罗伯托·波雷个人介绍) (点击查看演出宣传片) 本次演出将于11月13日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与观众见面。罗伯托·波雷(www.robertobolle.com),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芭蕾舞团明星舞者、美国芭蕾舞剧院首席舞者,他不仅是演出的发起者、创意人,还将亲自登上舞台,为观众带来精彩的舞蹈表演。除波雷以外,还有另外七位世界著名芭蕾舞明星将登台献艺。 从节目编排来看,本次演出萃取各家所长,巧妙地汇集了古典芭蕾中的经典剧目以及实验风格的现代舞与流行舞,体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平。众星璀璨的“芭蕾明星炫舞之夜”这种演出形式,正是起源于罗伯托·波雷的艺术巧思;2008年起,该演出就在世界各地取得了巨大成功,每一站巡演都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沉醉其中。 演出卡司阵容还包括(以演出现场为准):丁奴•谭马兹拉卡奴(柏林国家芭蕾舞团-首席舞者)、丹尼尔·卡马戈(荷兰国家芭蕾舞团-首席舞者)、柳德米拉•科诺瓦洛娃(维也纳国家芭蕾舞团-首席独舞)、梅丽莎•汉密尔顿(维也纳国家芭蕾舞团-首席独舞)、佩特拉·康蒂(洛杉矶芭蕾舞团-首席舞者)、塔拉斯•多米托(旧金山芭蕾舞团、古巴国家芭蕾舞团-前首席舞者)、阿迪瑞斯•阿尔梅达(辛辛那提芭蕾舞团、科雷拉芭蕾舞团-前首席舞者)。   芭蕾明星炫舞之夜“罗伯托·波雷与朋友们”时间:2018年11月13日19:30地点: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大剧场(长宁区虹桥路1650号2号楼)票价:280/480/680/880/1080/1280/1680/2018/2800(VIP)元特别活动:VIP(2800元)票限量发售,购票观众将获得与波雷先生面对面交流接触的机会购票请关注: GALA “ROBERTO BOLLE AND FRIENDS”Orario: 19:30, 13 novembre 2018 martedìLuogo: Shanghai International Dance Center, 1650 Hongqiao Rd, Changning DistrictBiglietteria:

查看更多
已结束 Thu Nov 08 2018Mon Nov 19 2018
2018年欧盟电影展·上海站

11月8-19日,由欧盟驻华代表团主办的第11届欧盟电影展将在上海百美汇嘉里中心店及保利国际影城上海世博店公映。 意大利展映影片有:马提欧·加洛尼导演的《犬舍惊魂》,以及阿莉切·罗尔瓦赫尔导演的《幸福的拉扎罗》。作为欧盟电影展北京站的开幕影片,《幸福的拉扎罗》中的两位主演阿德里亚诺·塔尔迪奥洛和卢卡·奇科瓦尼也来到了北京与观众见面。本片荣获2018年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在中国观众与影评人方面均广获好评,被誉为是近年来最佳欧洲电影之一。 另一部意国影片《犬舍惊魂》的主演马切洛·丰特则荣获了2018年戛纳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此外,本片导演马提欧·加洛尼,此前在2008年、2012年分别凭借影片《格莫拉》、《真人秀》摘得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 值得一提的是,来自温州大学的Luca Sansone教授将在上海百美汇嘉里中心进行意大利电影的映后解读,并解答观众疑问。 近年来,欧盟电影展已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欧洲文化活动之一,不仅因为它积极推广欧洲最新、最优质的电影作品,更因为它是一个集中展现28个欧盟成员国当代社会现实的重要平台。 本届欧盟电影展将首次在中国七个城市进行展映:北京、上海、成都、济南、南京、杭州、深圳。 活动详情请参阅以下网站https://eeas.europa.eu/delegations/bangladesh/52295/11th-edition-european-union-film-festival-china-opens-beijing_en 

查看更多
已结束 Sat Oct 27 2018Sat Oct 27 2018
讲座:翻译与重写——王军与卡尔维诺笔下的《疯狂的罗兰》

第十八届世界意大利语周系列活动 中意双语讲座,有现场翻译 主讲人:王军、罗马克 [意] 活动介绍 翻译与重写:王军和卡尔维诺笔下的《疯狂的罗兰》 (原著:卢多维科·阿里奥斯托) 今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意大利语教授王军凭借翻译十六世纪意大利伟大诗人卢多维科·阿里奥斯托的叙事长诗《疯狂的罗兰》(意译汉,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7年12月出版)荣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翻译奖。这份殊荣肯定了译者在这部巨制史诗的翻译工作上所取得的成就。翻译《疯狂的罗兰》无疑是一个异常艰巨的任务,译者要面对的,不仅是显而易见的但无穷无尽的语言表达上的差异,更有意大利文学和中国文学在文体上的巨大鸿沟需要跨越。 事实上,中国文学中并不存在“叙事长诗”这种体裁,而反观欧洲文学,这种文学类型自荷马时代起就始终具有根本的重要性。那么,应该如何使阿里奥斯托的这部伟大叙事诗为中国读者所理解呢?就此话题,10月26日上海外国语大学、10月27日思南读书会,王军教授将分别与意大利语系的学生、上海作家协会的读者进行探讨,深入解析语际翻译的奥秘。值得一提的是,10月27日的讲座还邀请到了浙江师范大学的罗马克教授共同主讲。作为翻译、写作与跨文化交流学者,罗马克教授将以卡尔维诺改写的《疯狂的罗兰》版本为出发点,着重分析语内翻译的相关问题:鉴于原著写于十六世纪,内容艰深,为了二十世纪的读者更好地欣赏这部意大利文学代表作之一,卡尔维诺于1970年将其改写为现代意大利语的版本。正如卡尔维诺所言,从十六世纪至二十世纪以来,无论是政治体制、社会结构、文化生活还是语言表达,意大利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综上,本次讲座将以荣获大奖的王军教授译作为基础,旨在对翻译工作进行反思与回顾,尤其是在对这样一部经典作品进行改写时,总是不可避免地产生忠实与背叛、回归与超越的关系。 主讲人简介 王军,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意大利语教授,中国意大利语教学会副会长,中国意大利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译协汉译意研究会会长等职。2012年获意大利共和国总统授予的“意大利之星骑士勋章”。2013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奖。2015年获北京市名师奖。主要专著:《意大利文学史——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意大利文化简史》、《意大利语语法》等。 罗马克(Marco Lovisetto)1986年8月10日出生于意大利威尼斯。曾先后就读于意大利威尼斯大学的笔译与口译专业、中国金华的浙江师范大学的中英文翻译专业,随后在浙江师范大学留校任教,教授翻译学、写作与跨文化交流等专业课程。拥有丰富的翻译经验,在医药学、商业谈判、跨政府交往、新闻语言等领域均有涉猎;研究方向包括翻译文学、文学作品翻译、新闻翻译,以及翻译团队的组织管理。   免费入场,无需预约,座位有限,先到先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