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设计电影节在上海(11月19日)
时间:11月19日 下午2点 地点:静安区文化馆 静剧场 “米兰设计电影节”介绍: 过去、现在与创新 在第二届意大利米兰国际家具展(Salone del Mobile.Milano)之际,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将与米兰设计电影节(Milano Design Film Festival)合作,从中挑选由新锐电影导演执导的精彩影片,为公众献上一场视听盛宴。米兰设计电影节(MDFF)是一个提供信息、进修、试验与交流的平台,特点是:电影节内容质量颇高;观众组成跨度大,包括建筑师、设计师、该领域爱好者以及当地感兴趣的群众;因此,与观众的交流能力也是前所未有的、高效的。米兰设计电影节诞生于2013年,前身是MiCue米兰设计研究院,由米兰市政府以及2015年世博会提供资助。高质量的电影节内容促成了一项与米兰建筑师协会签订的协定(依据第137/2012号国家部委法令共和国总统令),据此协定,该电影节正式成为米兰建筑师协会注册建筑师的教学进修项目。 当日放映: DeLightFulMatteo Garrone, Italy 2017, 9’20” 《欣愉》马泰奥 .加洛内,意大利2017,9分20秒本片由恰波利.圭达工作室制作,本片为2017年米兰家具展设计和灯具展部分制作,致力于装饰领域,和家具展哲学也保持一致,即设计世界的新信息和居住空间的科技,《欣愉》描述了一个停滞在时间和空间中的童话式内容,深刻地展示了表面的冲突,以及稀有之物,自然神秘元素和优雅的装饰物件之间未预料到的和谐。就像莱维斯. 卡洛的阿丽淇,她可以穿越镜片一样,在影片中的人物迅速地移动中,感觉他们可以轻松地逾越过有限制的地方,这些地方分隔出两个世界,“外面”有着冰冷的表面,毫无生气,超科技,还有“里面”美轮美奂,拥有不同式样,不同材料,不同颜色的解决方案,让在“其它地方“工作和学习了一天的人们,回到家感到真正的欣愉。 Gli orti sui tetti /The Flying GardnersGiacomo Boeri, Matteo Grimaldi, Italy 2016, 9’02” 《屋顶花园》/《飞翔的园丁》贾科莫.博艾里, 马泰奥.格里马蒂,意大利2016,9分02秒在一个飞翔的园丁不为人知的视野中去看史蒂法诺.博艾里建筑事务所的垂直森林。摩天大楼中的人生活在钢筋混凝土和云端之间,飞翔的园丁挑战高度和重力,去照顾这些垂直森林。从大楼顶部拉下来的绳子拴住他们,他们抵抗重力,沿着屋顶边缘降落,跳跃在在各个露台之间。善良和细心是他们的本质。当他们被挂在那里的时候,他们从更高的视角看世界,从生活在绿色中的人们的缩影到城市的大环境。贾科莫.博艾里和马泰奥.格里马蒂为在地面的我们还原了一个新视野。 Kostantin Grcic. Design is WorkJereon Wetzel, Germany 2017, 53’.30” 《康斯坦丁.葛切奇.设计是工作》杰龙.魏茨,德国2017,53分30秒康斯坦丁.葛切奇用他为各大国际公司设计的产品,他关于基础和舒适的理念,他对背景和人物的尊重,被认为是行业中最创新和最深刻的设计师和理论家之一,用这样的方式,康斯坦丁描述了工业设计的现代轮廓。在纪录片中,展示了设计师强烈而又吸引人的个性,他对自己每一个项目的诞生和实现都亲力亲为。他收获的一直是肯定而不是负面的声音,影片用讽刺的手法,每个人介绍了一种新的态度,一种关于不同美的想法,一种用现代方案对过去的弥补:那些是注定要成为这样的物件和形象,并不是为了设计未来,而是为了更好得活在当下。 Fornasetti: tema e variazioneMichela Moro, Italy 2016, 41’ 《佛纳塞蒂:主题和变动》米凯拉.莫罗,意大利,2016,41分钟故事讲述了米兰艺术家和设计师皮耶罗.佛纳塞蒂的无与伦比和富于想象力的世界,去发现皮耶罗.佛纳塞蒂的魔法和讽刺又形象的语言,纪录片展示了他们能够认识到的各类资料,以及有幸和他共同合作,近距离学习他独一无二和极富原创性世界的过程。
查看更多讲座:无形的修复 – 意大利古迹研究与修复的前沿技术
2017.11.18 14:00华山路1800号钱学森图书馆b13b13,Qian Xuesen Libary,1800,Hua Shan road自由入场Ingresso libero意大利文,中文翻译In italiano con traduzione in cinese 几个世纪以来,意大利的修复文化和修复技术一直都是本国、乃至世界建筑界和艺术界的一道标杆。La cultura e le tecniche del Restauro in Italia rappresentano da secoli un riferimento per il mondo dell’Architettura e per quello dell’Arte sia nazionale che internazionale. 近一个多世纪里,一批造诣极高的学者们一直在竞相进行着持久而深入的文化研究,催生了多所文化遗产领域知名的高级培训学校和研究中心。Vi è stato sempre, da più di un secolo, un costante e approfondito confronto culturale fra studiosi […]
查看更多米兰设计电影节在上海(11月18日)
时间:11月18日 下午2点 地点:静安区文化馆 静剧场 米兰设计电影节介绍: 过去、现在与创新 在第二届意大利米兰国际家具展(Salone del Mobile.Milano)之际,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将与米兰设计电影节(Milano Design Film Festival)合作,从中挑选由新锐电影导演执导的精彩影片,为公众献上一场视听盛宴。米兰设计电影节(MDFF)是一个提供信息、进修、试验与交流的平台,特点是:电影节内容质量颇高;观众组成跨度大,包括建筑师、设计师、该领域爱好者以及当地感兴趣的群众;因此,与观众的交流能力也是前所未有的、高效的。米兰设计电影节诞生于2013年,前身是MiCue米兰设计研究院,由米兰市政府以及2015年世博会提供资助。高质量的电影节内容促成了一项与米兰建筑师协会签订的协定(依据第137/2012号国家部委法令共和国总统令),据此协定,该电影节正式成为米兰建筑师协会注册建筑师的教学进修项目。 当日放映: DeLightFulMatteo Garrone, Italy 2017, 9’20” 《欣愉》马泰奥 .加洛内,意大利2017,9分20秒本片由恰波利.圭达工作室制作,本片为2017年米兰家具展设计和灯具展部分制作,致力于装饰领域,和家具展哲学也保持一致,即设计世界的新信息和居住空间的科技,《欣愉》描述了一个停滞在时间和空间中的童话式内容,深刻地展示了表面的冲突,以及稀有之物,自然神秘元素和优雅的装饰物件之间未预料到的和谐。就像莱维斯. 卡洛的阿丽淇,她可以穿越镜片一样,在影片中的人物迅速地移动中,感觉他们可以轻松地逾越过有限制的地方,这些地方分隔出两个世界,“外面”有着冰冷的表面,毫无生气,超科技,还有“里面”美轮美奂,拥有不同式样,不同材料,不同颜色的解决方案,让在“其它地方“工作和学习了一天的人们,回到家感到真正的欣愉。 Amare Gio’ PontiFrancesca Molteni, Italy 2015, 30’ 《爱乔庞蒂》弗朗西斯卡.莫泰尼,意大利 2015,30分钟关于人,关于建筑,关于一位有抱负的画家,意大利设计的严谨派推进者的肖像式电影,在超过50年的职业生涯中,他体验了所有-艺术,手艺,物件,建筑和材料,带着从不疲倦的能量,从小到大,从一个把手的设计到一个城市规划的优化。“建筑是对生活的诠释”,他写道。冒着被漠不关心和遗忘的风险,他推广了现代化。这部电影试图去调查这种区别,尤其是这种批判的道理,撇开原型和共同地点,就如同福尔维奥.伊拉切写的“很快就降级到被误解神父的天使般的奥林匹亚山中”。庞蒂还希望讲述他看到的新运气,在最近几年,他作为欧洲和国际建筑师模范,被重新发现重新提出。解析庞蒂,为什么他曾说“艺术爱上了工业”,昨天和今天的工业爱上了乔.庞蒂? Volevo essere Walt DisneyFrancesca Molteni, Italy 2016, 35’ 《我希望我曾是华特.迪士尼》弗朗西斯卡.莫泰尼,意大利2016,35分钟他曾希望他是华特.迪士尼,然而他成为了亚力桑德罗.门迪尼。这个集讽刺,悲剧,个人,有能力用所有语言对话世界的平行宇宙创造者。建筑,艺术,设计,写作和批评,一个20世纪和21世纪的主角,电影中讲述了一个成为现实的梦,就像华特.迪士尼一样。“我行动和设计的方式是一种自传式需要”,他说“我有属于过去的感觉,我用古老的方式,远离今日的逻辑,就像铅笔一样。虽让经常被批判,我研究中最美的部分就是古老”。这是一个伴随着多个会面的研究,有阿尔贝托.阿莱西,艾米利奥.安巴兹,弗朗西斯.布克哈特,皮耶罗.比萨扎,杰马诺.克朗,安娜.吉利,约瑟夫.克里玛,乔瓦娜.玛佐齐,这是其中一些会面的人物-带着魔性和乌托邦式的想法,去设计有着完美设计的物件。影片同时有旋律配合:影片中感到幻灭的声音是艾利奥的声音。动画短片由艾拉.奥拉和伊瓦娜.格洛丽亚写作和执导。 Fare LuceGianluca Vassallo, Italy 2017, 15’ 《制造光线》吉安卢卡.瓦塞洛,意大利2017,15分《制造光线》这两个词描述了福斯卡里尼的基本:这两个词代表了企业的身份,他的为人处事和想法的方式。自由,不固守常规,充满热情:福斯卡里尼在自身的DNA中有这种特殊的敏感来推广设计,艺术和创新文化。在这个领域,诞生了这部《制造光线》的影片。吉安卢卡.瓦塞洛选取了十四个场景和产品,都是在撒丁岛完成拍摄,其中有:博蒂加达斯,努盖度.圣.尼科洛和圣.泰奥多罗,它们各自讲述了不同的故事:简单故事,日常故事,都集中在《制造光线》的主题下。 Maddalena! 《玛达莱娜!》瓦莱丽.帕里希,意大利2017,28分36秒 玛达莱娜.德.帕多瓦,2016年12月去世,是意大利第一位设计女性人物。从50年代末,他开始进口并推广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并让大众认识了一批美国大师级人物:查尔斯.伊姆斯和雷.伊姆斯,亚力山大.吉拉德,乔治.内森。她开在威尼斯大道上的店铺,通常由阿齐内.卡斯蒂约内装饰,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美的橱窗。她组织的关于18世纪美国派的夏克风展览中,重新诠释了功能性超强的家具,这也是一次拥有历史重要性的展览。在玛达莱娜的思想中,简约和基本成为居家的价值观,在意大利也是。这个纪录片记录了这位品味创造者和先锋企业家生活的几个重要的阶段,因为她强烈鲜明的个性,她也在这个仍然是男性主导的行业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玛达莱娜.德.帕多瓦亲自在采访中讲述自己故事,这段采访由3D制作公司在2005年花费多日在不同的地点完成,包括威尼斯大道的商店和她自己的家中。在她的采访的基础上,又添加了了解她的人和和她共同参与工作生活的人,包括:帕德里齐亚.乌尔奎奥拉,皮耶罗.里索尼,皮埃尔路易吉.切里,布里吉特.罗曼,瓦尼.帕斯卡,艾莱奥诺莱.佩杜齐.里瓦,纳塔利亚.阿斯佩西,利娜.索蒂斯,克劳迪奥.路蒂,伊塔洛.路皮,卢卡.德.帕多瓦。让这部影像更显珍贵的是,还有一段来自她生活和工作的伴侣维科.玛吉斯特莱蒂的内容。
查看更多“米兰设计电影节”在上海
11月18-29日 静安文化馆 过去、现在与创新在第二届意大利米兰国际家具展(Salone del Mobile.Milano)之际,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将与米兰设计电影节(Milano Design Film Festival)合作,从中挑选由新锐电影导演执导的精彩影片,为公众献上一场视听盛宴。米兰设计电影节(MDFF)是一个提供信息、进修、试验与交流的平台,特点是:电影节内容质量颇高;观众组成跨度大,包括建筑师、设计师、该领域爱好者以及当地感兴趣的群众;因此,与观众的交流能力也是前所未有的、高效的。米兰设计电影节诞生于2013年,前身是MiCue米兰设计研究院,由米兰市政府以及2015年世博会提供资助。高质量的电影节内容促成了一项与米兰建筑师协会签订的协定(依据第137/2012号国家部委法令共和国总统令),据此协定,该电影节正式成为米兰建筑师协会注册建筑师的教学进修项目。 11月18日 下午2点(点此进入预约页面) 《欣愉》(DeLightFul) 导演:马泰奥 .加洛内,意大利,2017,9分20秒 《我想成为沃尔特·迪士尼》(Volevo essere Walt Disney ) 导演:佛朗切斯卡·莫尔特尼(Francesca Molteni), 意大利, 2016, 35’ 《爱上吉奥·庞蒂》(Amare Gio Ponti) 导演:佛朗切斯卡·莫尔特尼(Francesca Molteni), 意大利, 2015, 30’ 《发光》(Fare Luce) 导演:吉安卢卡•瓦萨罗(Gianluca Vassallo), 意大利, 2017, 15’ 《玛达莱娜!》 导演:瓦莱丽.帕里希,意大利2017,28分36秒 11月19日 下午2点(点此进入预约页面) DeLightFulMatteo Garrone, Italy 2017, 9’20”《欣愉》马泰奥 .加洛内,意大利2017,9分20秒 Gli orti sui tetti /The Flying […]
查看更多欧盟电影展·上海站
时间:11月17-26日 地点:上海百美汇影城 欧盟电影展是由欧盟驻华代表团在华主办的电影文化交流活动。影展的宗旨,就是为中国观众带来欧盟28个成员国最具代表性和观赏性的优秀电影作品。所有影片由影展选片人、欧洲各国政府电影局和国内外各大发行公司推荐筛选,保留的片单均为每个成员国国内最富盛名和最具特色的影片。观众不仅能获得难忘的观影体验,还能借此机会了解欧洲各国的文化、历史和现状,促进中欧两国民众的理解和交流。 意大利影片:《肥伊不容易》(Easy) 11月20日18:45 导演安德烈•马格纳尼凭借本片入围了第70届洛迦诺电影节的“当代电影人竞赛单元”。肥胖呆萌的肥伊曾是一名赛车冠军,却在事业的高峰期被逐出了赛车界。失去生活方向的他自暴自弃,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和药物依赖。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为了帮助哥哥,他艰难地接受了把一具棺材运送到乌克兰的任务。多年没有出过家门的他,就这样开着灵车,踏上了未知的旅途……该片拍摄跨越三个国度,从典型的意大利城镇到乌克兰深山中的原始风景。既象征着肥伊精神上的返朴归真和逐渐坦诚;又在诗意的镜头下展示了一幅当代的东欧画卷。作为一部制作精良的公路喜剧,本片笑点密集,同时视听语言堪称杰出,更带给人关于东欧现实的深刻思考。实属不容错过的冷门佳片。 影展排片与介绍
查看更多博洛尼亚插画展暨50周年大师作品展
正在杭州创意设计中心举办的博洛尼亚插画展将开放至今年12月3日,时值博洛尼亚插画展50周年,从阿特兰到姆纳里,从伊诺千堤到艾曼纽•鲁扎迪。博洛尼亚儿童书展无疑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书展之一,“插画艺术家和杰作:1967至2016年的50位插画大师展”收集了半个世纪以来,博洛尼亚插画展几千位插画师中最具国际影响力的50位艺术家的作品。 展览通过五十位插画艺术家的作品重温审美品位的变迁,插画反映着当代艺术潮流,吸取来自波普艺术、花叶饰风格的灵感,借用设计形式,收集多种材料并加以利用。每一幅插画背后都有着关于作家、编辑和社会现实的反思。博洛尼亚插画展以非凡的洞察力观察这些变化,并将过去和现在的儿童连接起来。 博洛尼亚插画展暨50周年大师作品展Bologna Illustrators Exhibition / 50 Years Bologna Illustration Master Exhibition展览时间 Apertura:10:00-18:00, 03/11-03/12, 2017展览场地:杭州创意设计中心 Hangzhou Creative Design Center票价:68-88元(儿童/成人) RMB 68 – RMB 88 (Bambino / Adulto)购票地址Biglietti:https://h5.youzan.com/v2/goods/2xhqd0muf1cwo?redirect_count=2&sf=wx_sm 杭州创意设计中心/Hangzhou Creative Design Center杭州市江干区艮山西路102号No.102 West Genshan Road, Jianggan District, Hangzhou, China
查看更多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学国际研讨会”
上海戏剧学院联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剧协世界戏剧教育联盟(UNESCO-ITI, UNITWIN network), 拟于2017年11月3-5日举办“国际戏剧学研讨会”,诚邀国内外高校戏剧学专家学者和博士生,围绕戏剧学自身发展以及戏剧学科的建设、国内外戏剧学交流、合作与发展以及学科的未来发展方向等议题,展开广泛的交流与研讨。 主要议题包括: —戏剧学的建立与发展; -戏剧学的框架与理论建设; -各国戏剧学的历史与现状; —戏剧学队伍的建设; -戏剧学研究生的培养(含MA,MFA,PHD等); -戏剧学前沿创作与理论 -戏剧学的国际交流
查看更多意大利“两个好朋友”音乐会在南京
纪念托斯卡尼尼诞辰150周年音乐会 时间:10月29日 19点 地点:南京大报恩寺 恩剧场 今年是两位意大利音乐大师诞辰150周年纪念:阿尔图罗·托斯卡尼尼和翁贝尔托·迈诺迪·玛利亚·乔尔达诺。乔尔达诺被誉为真实主义之父,托斯卡尼尼是乔尔达诺的挚友,也曾演奏过他早期最著名的作品。托斯卡尼尼通过如暴风雨般急切又严谨的风格,完整的表现了乔尔达诺希望在音乐中表达的情感。托斯卡尼尼大师终生致力于将美国乐团的水平提升到与意大利乐团同样的高度,为海外音乐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十九世纪末,大师谱写了一些极少被演奏的中高音浪漫曲,将首次在亚洲演出。 阿尔图罗·托斯卡尼尼 阿尔图罗·托斯卡尼尼1867年3月25日出生于帕尔马,他的家人都是爱国人士,热爱歌剧音乐。年幼时就展现出巨大的音乐天赋,阿尔图罗被帕尔马皇家音乐学院破格录取。1886年,在巴西的一次巡演中,他被临时安排代替乐团指挥莱奥波德·米古埃兹。他凭记忆指挥了《阿依达》,当时还不满十九岁,这成为他无可比拟的事业的起点。1895年,都灵皇家剧院邀请他指挥普契尼《波西米亚人》的首演。在都灵的成功为他打开了通向斯卡拉的大门。二十世纪初,他受邀前往纽约,在大都会交响乐团担任指挥,并与古斯塔夫·马勒合作:在美国各大剧院成功的演出中,最令人称道的无疑是普契尼的《西部女郎》。1936年,指挥新成立的巴勒斯坦交响乐团开幕演出。战后,1946年,托斯卡尼尼重回意大利,在被轰炸后重建的斯卡拉剧院担任开幕指挥。之后他面对众多工作和项目,但出于健康问题托斯卡尼尼不得不长时间休息。1957年1月16日,在一次脑血栓发作后,托斯卡尼尼在纽约的Riverdale别墅中去世。 翁贝尔托·迈诺迪·玛利亚·乔尔达诺 1867年出生于福贾,在那不勒斯求学,1882年至1890年就读玛耶拉的圣彼得音乐学院。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安德烈·谢尼埃》,1896年根据伊利卡的剧本谱写。1904年移居马焦莱湖畔,并在这里居住了20年直到1924年,作曲家在这里享受着安静的生活和工作。乔尔达诺在这里度过了幸运的时光,很多杰出人物都是他的座上客,如贾科莫·普契尼·和古列尔摩·马尔科尼,但1929年之后他的创作陷入低谷,这是由于真实主义歌剧已穷途末路,观众的口味转向新的歌剧形式。与《安德烈·谢尼埃》相似的作品《费多拉》(1898年),同样反映了乔尔达诺激烈而创新的艺术风格。在他的十三部作品中,值得一提的还有《愚人的晚宴》,1924年于斯卡拉剧院上演,以及《国王》,1929年上演。知名女高音将翁贝尔托·乔尔达诺歌剧中的“咏叹调”视为对其水平的挑战,乔尔达诺于1948年11月12日在米兰去世。 本次表演的三位音乐家分别是: 大卫·达米亚尼 – 男中音 男中音大卫·达米亚尼出生于塔沃利亚(佩萨罗)。1993年在特拉维夫的诺嘉剧院初次登台,饰演唐璜一角。1995至1999年,成为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一员,饰演过《费加罗婚礼》、《爱之甘醇》、《耶路撒冷》、《蝴蝶夫人》、《费多拉》、《先知》、埃奈斯库的《俄狄浦斯》中的主角。曾经在很多意大利和国外的剧院(拿波里、巴勒莫、热那亚、汉堡、布鲁塞尔、阿姆斯特丹、柏林、特拉维夫、东京、苏黎世)和艺术节(耶路撒冷歌剧节、普罗旺斯艾克斯音乐节、萨尔茨堡音乐节)演出。最近,他在法兰克福演出了齐莱亚的《阿德里安娜·莱科芙露尔》中米乔内特一角,在日内瓦大剧院演出威尔第的《麦克白》中的麦克白,在首尔国家歌剧院演出《弄臣》。曾与众多知名指挥家合作,如:穆迪、祖宾梅塔、欧伦、夏伊、费罗、维奥蒂、阿巴多等。 奥尔加·马卡里纳 – 女高音 女高音奥尔加·马卡里纳初次登台是在纽约城市歌剧院演出《拉美莫尔的露琪亚》,之后饰演过《弄臣》中的吉尔达,《霍夫曼的故事》中的奥林匹亚。马卡里纳饰演过的其他角色还包括《伊多梅纽斯》中的伊利亚(林肯中心莫扎特音乐节),《茶花女》中的维奥莱塔(基洛夫歌剧院)和《犹太女》中的埃乌多克斯(纽约歌剧乐团)。奥尔加·马卡里纳多次饰演过威尔第歌剧《奥瑟罗》中的狄斯梦娜:墨西哥国家交响乐团,澳门音乐节,考文特花园,北京交响乐团,卡内基厅纽约歌剧乐团。近期在以下地点举办过演出:林肯中心音乐节,罗马歌剧院,布宜诺斯艾利斯科隆剧院,墨西哥城艺术剧院和华沙大剧院。 娜塔莉亚·托卡尔 – 钢琴 出生于俄罗斯,娜塔莉亚·托卡尔1998年初次登台演出,与加里宁格勒交响乐团合作。作为钢琴独奏家在俄罗斯、美国和香港受到好评,曾经在卡内基厅(纽约)和香港城市剧院演出。与加里宁格勒交响乐团和圣彼得堡交响乐团合作,担任钢琴独奏,获得加里宁格勒政府的嘉奖。曾与小提琴家斯维特拉纳·辛韦斯卡亚合作录制CD,演奏罗伯特·舒曼的《谜语》。
查看更多皮兰德娄短篇小说赏读
《在命运的长夜中鸣笛》 皮兰德娄短篇小说赏读 导读:意大利公派外教Clara Trivellone 朗读:南京师范大学中意学生朗读组 时间:10月29日 15:30-17:30 地址:南京 大报恩寺遗址公园贵宾厅
查看更多南京意大利电影赏析会《总督》
时间:10月28日 周六 16:30 地点:南京大报恩寺 恩剧场 《总督》(I Vicere’) 2007导演:罗贝托•费恩察(Roberto Faenza)改编自费德里科•德•罗伯托同名小说 故事起始于19世纪中叶,从波旁王朝在西西里的统治后期开始,一直到意大利国家诞生前夕。在泰丽莎公主的葬礼上可以看到各位乌泽达家族成员,他们是西班牙总督在意大利的后裔。影片通过乌泽达家族的末位继承人——少年空飒沃的视角,将那些因各种卑劣的痴迷与狂热产生的谜团、阴谋以及家族成员的复杂人性一一揭露。为了争夺已故泰丽莎公主的遗产,再加上他们每个人之间相互矛盾的欲望,乌泽达家族的每位成员都在相互较劲、勾心斗角。年幼的空飒沃就是在这样一个永远处于战争状态的家庭里长大。早年,母亲的慈爱抚慰了他,母亲早逝后,则是妹妹的关心给予了他慰藉。但是,这个少年从小就与父亲有深深的矛盾,他的父亲贾科莫王子迷信且暴躁专制,对于家族财产最为野心勃勃,为了讨好亲戚,他承诺妻子一死他马上就娶自己的堂妹。空飒沃遭父亲流放到一个本笃会修道院,这里充斥着享乐、堕落与西班牙式的富丽堂皇,在这里他度过了一段放纵而叛逆的青春岁月。在这个由妥协与卑鄙构成的世界里,空飒沃学到了一堂可怕的人生课,为了不在这种生活里被吃掉,他决心一定要获得权力。很快,他明白了,他一定要改变,成为一个成熟的大人。于是,空飒沃开始学习、旅行、掌握技能。他违抗父亲的意愿,做出了一个极端的选择……本片改编自费德里科•德•罗伯托同名小说《总督》。 获奖记录 2008年——大卫奖最佳场景设计:Francesco Frigeri最佳服装:Milena Canonero最佳化妆:Gino Tamagnini最佳梳发:Maria Teresa Corridoni2008年——金球奖最佳男主角:Lando Buzzanca最佳摄影:Maurizio Calvesi2008年——银丝带奖最佳场景设计:Francesco Frigeri最佳服装:Milena Canonero 导演:罗贝托•费恩察(都灵,1943年2月21日) 意大利导演、编剧、作家。曾短暂从事过纪录片导演,1968年通过导演作品《激化》正式出道,该片通过描写资产阶级父亲和嬉皮士儿子之间的关系,从一个荒唐而苦涩的视角展现了当代消费型社会的现状。罗贝托•费恩察1970年毕业于帕维亚大学政治学专业,在华盛顿联邦城市学院教授大众传媒。1978年,执导蒙太奇作品《加油意大利!》,该片汇合了许多拍摄好的纪录片片段,以此辛辣地讽刺了意大利的战后政治局面以及那个创造经济奇迹的年代。1982年,罗贝托•费恩察在纽约与哈维•凯特尔、妮可•加西亚、约翰尼•莱顿(性手枪乐队队长)合作,导演了惊悚片《弑警犯》(《谋杀警察的人》),该片改编自休•弗利特伍德小说《死亡顺序》。1993年以作品《住在鲸里的约拿》荣获意大利大卫奖最佳导演,该片改编自约拿•欧蓓吉的自传体小说《童年时光》。2005年,执导影片《流放岁月》,改编自意大利作家埃莱娜•费兰特的同名小说,该片入围第6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同年,导演《光明时刻》,与演员卢卡•津加雷蒂合作,讲述了意大利黑手党对皮诺•普益西神父的谋杀,该片在欧洲电影学院奖(“欧洲奥斯卡奖”)上获得最佳影片的提名。2007年导演影片《总督》,改编自费德里科•德•罗贝托同名小说。 原著作者:费德里科·德·罗伯托(1861那不勒斯 – 1927卡塔尼亚)意大利文学评论人、小说家。作为文学评论人,他尤其关注意大利真实主义与法国自然主义文学热潮,还写过许多重要的相关论文,其中一部分收录在其1883年作品集《ARABSCHI》之中。他的文学创作与评论受到了19世纪末意大利-法国实证主义后期文化的深刻影响,因此,其作品拥有记录现实与心理剖析两大风格特点。作为意大利真实主义代表人物路易吉·卡帕那与乔万尼·维尔加的挚友,他同样十分重视乡村世界,着重描写没落腐朽的意大利南方贵族生活,这些老贵族受到同样落后且生产力低下的新兴地方资产阶级的冲击,逐渐在经济与社会地位方面丧失主导优势。他的叙事特点是简洁、客观,重视人物心理分析,基本以幻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为主题,他追寻一种简明扼要的写作方式,让事物本身去说话、去表达。他笔下的某些人物,譬如《厄曼诺·拉耶里》(1889)的人物让人想起原颓废主义小说中那些脆弱无比、优柔寡断的主人公们;在1894年的小说《总督》里,作者呈现了一个双重危机:一方面,真实主义文学与实证主义文化的危机,另一方面则是意大利复兴时期后资产阶级的危机。通过小说中乌泽达贵族家庭的大小纷争,作者展现了自然规律的的胜利,包括在人类历史中,在变革与更替的背后,实际上只有最强大的人能够忍得下来并获得胜利,因为他们能够在别人之前顺应局势并使其为自己所用。《总督》是记录乌泽达家族风云的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也是核心内容,其他两部是1891年的《幻梦》以及1929年的《统治》。悲剧主义、理智主义以及批判主义,是影响作者虚构小说世界的三大重要因素,也是20世纪意大利文坛的重要特点,尤其在意大利南方作家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这些作家虽然风格各异,但在这些特点上却出奇的一致:皮兰德娄、乔因、布兰卡缇、托马西·迪·兰佩杜萨,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展现了费德里科·德·罗伯托对各自的影响,尽管后者长期不受权威文学评论的重视,直到最近才终于重新获得重视与认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