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威尼斯艺术双年展—“梦想之乳”
第 59 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于4月23日正式开幕。本次展会主题为“梦想之乳”,由塞西莉亚·阿勒马尼担任总策展人,威尼斯双年展主席罗伯托·西库托主持。(展期:4月23日至11月27日) “展览主题“梦想之乳”源自利奥诺拉·卡林顿 (1917-2011) 的一本童话书,”塞西莉亚·阿勒马尼解释道,“这位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在书中描绘了一个奇妙的世界。在这里,生活通过想象力的棱镜被不断重塑,人们被允许改变、转换并成为‘非我’。”双年展“梦想之乳”选用的形象,除了卡林顿笔下的神奇生物,还有众多其他变形人物,他们都将成为这次想象之旅的同行伙伴,与观众一起经历身体的形变与人类定义的演变。 本届双年展包括八十个国家展览馆,在威尼斯的花园、军械库和历史中心三个展区向公众开放。其中五个国家首次参加艺术双年展:喀麦隆共和国、纳米比亚、尼泊尔、阿曼苏丹国和乌干达。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则首次以独立国家展馆形式参加。位于军械库的意大利国家馆由尤金尼奥·维奥拉策展,获得了意大利文化部和当代艺术、建筑与城郊发展司的大力支持与推广。(文本来源: www.labiennale.org)
查看更多贾科莫·普契尼《啊!我亲爱的爸爸》
音乐会“意大利语:歌剧的语言”以《啊!我亲爱的爸爸》开始,这是音乐史上最为人熟知的咏叹调之一。该作品来自贾科莫·普契尼,一位生活在19、20世纪之交的意大利音乐家,他的创作在世界音乐剧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普契尼的作品每年都会在世界各地的歌剧院轮番上演,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无疑是《波希米亚人》、《蝴蝶夫人》、《托斯卡》和《图兰朵》。故事中的女性面临着截然不同的命运,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在来自不同国家和有着不同文化渊源的观众心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一首咏叹调都有力地表达了一种共通的美学,令人难以忘怀。
查看更多“入木”艺术对谈
ArtCN画廊欣然宣布将携手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于3月26日共同举办艺术家对谈。对谈将邀请本次展览“入木”的策展人王凯梅与两位艺术家郭东来以及Claudio Diatto展开深入对话。本次对谈将由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处长达仁利先生开场致词,策展人王凯梅将出席现场,与身处北京的艺术家郭东来以及身处意大利的艺术家Claudio Diatto通过Zoom平台连线与观众进行交流,三位嘉宾将围绕展览”入木”展开探讨各自见解。本次活动语言将为中文与意大利语。 为配合疫情防控工作,保障社区及访客健康安全,本次活动参与仅限预约(预约请联系contact@artcn-sh.com)。现场访客需佩戴口罩,配合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及行程码。为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祝您平安顺遂! 对谈详情 2022.03.26 (周六) 16.00 – 16:30 登记引宾 16:30 – 17:30 艺术家对谈 17:30 – 18:00 答疑 关于策展人 王凯梅,独立策展人,艺术写作者,译者,长期从事当代艺术策划和写作工作。她是2021年第七届国际艺术评论奖的四名获奖者之一,英文专著《当代画家丁乙》的合作作者,新近出版瑞典文翻译中文的译作《伯格曼文集》。近期策展项目包括《郭东来个展:无限的集合》《吴笛个展:犹在风中》《丁力个展:抑制热情》。 关于艺术家郭东来 郭东来(1985-)生于北京,先后于中国戏曲学院舞台美术系, 意大利博洛尼亚美术学院视觉艺术系取得硕士学位,目前生活工作于北京。他的作品不仅尽量降低”人”和”我”的痕迹,而且通过物与物的相遇或组合激活了孤立之物。模糊手工与自然之间的界限,展现出物与物的组合生成新的存在状态及其观念内涵,并以此来消除艺术与自然之间的界限,更进一步讨论了”物”的原初状态。他的作品曾分别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西安美术馆、今日美术馆、民生美术馆、时代美术馆展和中国香港、意大利、法国等地展出。 关于艺术家Claudio Diatto 从阿尔贝蒂娜艺术高中毕业之后, 克劳迪奥·迪亚托(Claudio Diatto 1953-) 进入意大利都灵理工学院的建筑系学习。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克劳迪奥·迪亚托在法国度过了一段很长的励志期,并且在美国人朱迪斯·福克斯(Judith Fox)主理的Galerie Fersen di Antibes画廊,位于巴黎Dauphine大街的 Galerie Le Breton 画廊,以及Nogente-le-Rotrou的圣-让国家博物馆举办了个人画展。从九十年代开始,克劳迪奥·迪亚托开始在多利尼亚定居并工作,他始终坚持从丘陵地带的自然风光中获得灵感,进而探索出一种形象符号。迪亚托的作品通过欢快而绚烂的新普普(neo-pop)艺术绘画手法,希望重申艺术能够治疗生存之痛的概念。他的态度非常明确,就是要通过直接且平和的方式传递人与自然之间不变的关系。 迪亚托在 2009 年开始创作“丰腴之手”剪纸系列:先剪纸再上色。2011年,迪亚托带着这些剪纸作品受邀参加了在北京和天津的两个个展。迪亚托的作品为观众提供一系列积极的象征性符号,使得每个人都能够利用最适合的色彩和叙事方法谱写独属于自己的交响乐,从而达到精神上的惬意,抵御生活中的焦虑。迪亚托的作品曾在意大利、法国、西班牙和中国等地展出。
查看更多木心美术馆“我的天才女友-当文学成为影视”特展对谈
时间:2022年3月12日 下午4:00-6:00 地点:木心美术馆地下一层特展厅 主办方:木心美术馆 特别支持: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 参与方式:免费预约现场参与、线上直播 嘉宾: 《我的天才女友》导演萨维里奥·科斯坦佐(Saverio Costanzo)(在线) 意大利著名女演员阿尔芭·洛瓦赫(Alba Rohrwacher)(在线) 意大利影评人马克·穆勒(Marco Müller)(在线) 意大利驻沪领事馆文化处处长达仁利(Francesco D’Arelli)(现场) 木心美术馆馆长陈丹青(现场) 活动内容 “我的天才女友-当文学成为影视” 自开展以来,已有两万五千余位观众到访现场,其中不乏小说与电视剧的热情读者和观众,在乌镇惊喜邂逅《天才女友》当中精彩的人物、场景剧照。 此时《天才女友》电视剧第三季已经开播,所获的关注与热评更胜于前,值此之际,意大利驻沪领事馆文化处特邀第一、二季影片导演萨维里奥 •科斯坦佐(Saverio Costanzo)、意大利知名影评人马克·穆勒(Marco Müller)、与意大利驻沪领事馆文化处处长达仁利和木心美术馆馆长陈丹青在《我的天才女友》展览现场,和观众朋友们一起分享他们对于此书、此剧的感想。 嘉宾介绍 萨维里奥·科斯坦佐(Saverio Costanzo):《我的天才女友》电视剧第一、二季导演 萨维里奥·科斯坦佐(罗马,1975)拍摄的第一部故事长片《私人地区》在2004年瑞士卢卡诺影展斩获金豹奖及最佳男主角。2006年他执导的第二部作品《关于我自己的回忆》入选柏林电影节竞赛单元。2010年他执导了《质数的孤独》,改编自保罗·乔尔达诺的同名作品,并参加了第67届威尼斯电影节的角逐。2014年他执导的《饥饿的心》在威尼斯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进行角逐,并且凭借两位主角阿尔芭·洛尔瓦彻和亚当·德赖弗的演绎赢得两座沃尔皮杯。随后他为天空影视(Sky Cinema)执导了意大利改编的《扪心问诊》前三季,《扪心问诊》是HBO翻拍的由海加·李维执导的以色列同名电视剧。2018年执导《我的天才女友》第一季,改编自埃莱娜·费兰特的同名小说。 阿尔芭·洛瓦赫 (Alba Rohrwacher): 演员,在《我的天才女友》前三季中担任埃莱娜的画外音配音,是第四季中埃莱娜的扮演者。被《纽约时报》认为是“她这一代最优秀的女演员之一”的阿尔芭·洛瓦赫是一位国际知名的意大利女演员。洛瓦赫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父亲是德国人,母亲是意大利人。她曾在罗马的意大利实验电影中心(Centro Sperimentale di Cinematografia)学习表演,通过与众多知名导演的合作,她渐渐为观众熟知,如卢卡·瓜达尼诺(Luca Guadagnino)执导的《我是爱》和《Part Deux》;马可·贝罗奇奥(Marco Bellocchio)的《沉睡的美人》和《吾血之血》;劳拉·比斯普里(Laura Bispuri)的(《处女之誓》, 《我的女儿》和 《孔雀天堂》);萨维里奥·科斯坦佐(Saverio Costanzo)的《饥饿的心》和《质数的孤独》以及她的妹妹爱丽丝·洛瓦赫(Alice Rohrwacher)执导的《幸福的拉扎罗》;南尼·莫莱蒂(Nanni Moretti)执导的《三层楼上》;玛吉·吉伦哈尔(Maggie Gyllenhaal)的《暗处的女儿》以及杰丝敏·特丽卡(Jasmine Trinca)的《Marcel!》. 她还曾获得过的众多奖项,包括威尼斯电影节沃尔皮杯(Coppa Volpi),两次意大利电影大卫奖(David di Donatello)和两次意大利电影银丝带奖(Nastro d’Argento)。 马克·穆勒(Marco Müller):意大利电影史学家、影评人、电影制作人。曾凭借影片《无主之地》(波黑,丹尼斯·塔诺维奇导演)荣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曾担任佩扎罗、鹿特丹、洛迦诺、威尼斯、罗马等国际电影节主席。2015年,穆勒主持了北京国际电影节官方推荐单元的选片工作,并担任(福州)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节目策划。2016年,创立澳门国际电影节。2017年,与中国导演贾樟柯(2005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获得者)共同成立了“平遥卧虎藏龙国际电影节”,目前担任艺术总监一职。 […]
查看更多Panel Talk at Shanghai Center of Photography (SCoP) with Italian Artist Giovanni Ozzola: A Talk on Art at a Time like This
Moderated by Karen Smith, artistic director of SCoP, Italian artist Giovanni Ozzola will discuss with Andrew Ruff and Raffaella Gallo about his art practice and the challenges of organizing an exhibition remotely in light of current travel restrictions. At the end of the talk, the panelists will then engage in a Q&A session with the […]
查看更多意大利语,歌剧的语言:音乐、咏叹调和经典《新年音乐会》
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将携手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为大众共同呈现一场名为“意大利语,歌剧的语言:音乐、咏叹调和经典”的新年音乐会。罗伯特·菲奥雷将担任本次音乐会指挥,与上海新小交响乐团、男高音歌唱家李建林、女高音歌唱家李梦石及男中音歌唱家王宝鹏联袂演绎一系列出自意大利重要歌剧大师之手的经典作品,包括乔万尼·帕伊谢洛、温琴佐·贝利尼、葛塔诺·多尼采蒂、焦阿基诺·罗西尼、朱塞佩·威尔第及贾科莫·普契尼。 票价:400元 – 250元 – 150元
查看更多展览 “入木”
2022意中文化旅游年之际,ArtCN画廊将携手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和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共同呈现艺术展《入木》,该展览将于2022年2月12日至3月27日对公众开放。 将Claudio Diatto和郭东来两位来自不同国家,两个时代的艺术家联系在一起的共同领地,首先是森林和树木。这不仅是因为木是两位艺术家都使用的最重要的创作媒介——郭东来的作品直接可见的是未经处理的天然树枝或被切割、打磨、叠加、组合的木块;而Diatto创作的彩色拼贴纸本,也源自于森林一直是他漫长的艺术生涯的灵感来源。乍一看来,两位从未谋面的艺术家都分享着同一种对自然之物的痴迷,然而却是完全不同的缘由将他们带入木的世界。 在Claudio Diatto二十五岁时,家庭的一场变故让他做出了一个逃离尘世,入林修道的决定。对于Diatto,森林是心灵的治愈之地,林中的空寂和修行不仅带给他精神世界的净化,他也终于能够将林中所获的人生感悟,投放回在以自然和林木为起源的艺术创作中。对于郭东来,自然之物的原本状态与艺术对世界的模仿成像构成了他对真实与虚幻的思考根基,他来自于中国戏曲世家的文化基因和舞台美术的专业学习,从“移步换景,虚戈为戏”的戏剧之道感悟到虚实共生的美学体验。两位艺术家,经历了遁入林中的曲折旅行后,又不约而同地回归于形而上的视觉表达。 Diatto将一幅色彩丰富的“丰腴之手”的绘画,切割拼贴出40幅独立的彩色画面。我们决定将这件《成为》系列中的作品重新放大在这里展示,为的是展示给观众一位阅历丰富的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返回童年的森林,用马蒂斯式的色彩,在切割、涂色、组合的过程中收获的喜乐;郭东来将原色的枯木、石块悬浮于黑白棋格的画布之上,凸凹不平的外表,虚实结合的布局,精雕细琢,入木三分,向观众发出探索未知的邀约。 而让这场相遇更具有戏剧性的是,他们都途经意大利的艺术洗礼——Diatto出生于意大利北方的都灵,这里是上世纪60当代艺术史上最重要的艺术运动之一:贫困艺术(Art Povera) 的起源地。少年的Diatto曾经在都灵的街道和广场的咖啡厅里聆听那些载入史册的艺术家们的争吵辩论,那些偶遇早早地将成为艺术家的梦想植入他心中。他也被意大利现代主义建筑师Renzo Piano为建筑树立的空灵之躯,收纳林中的寂静而感动。他用刻刀剪裁图案,经过画笔和颜料改写画面,抵达花非花雾非雾的抽象境界 2015年,当从北京来意大利博洛尼亚求学的郭东来毕业的时候,贫困艺术的巅峰时代虽然只留下了传说,但这一运动所表达的在自然之物中唤起诗性的艺术,与天地并生的东方哲学不约而同地影响了郭东来。在艺术生产的手工性中突出创作材料的自然属性,以对抗工业化以来技术赋予人类的优越感,成为郭东来创作的个人追求。 在两百多年前美国建国初的年代,思想家和作家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羞愧于殖民者肆意向大自然无限索取的恶劣行径,主动选择回到林中冥想和写作。他的著作《自然》启迪人们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获得思想、精神和道德的升华。今天世界的状态,气候变化,生态危机和席卷全球的疫情,都在提醒我们人与自然重归于好的紧迫性。在这个展览上,两位艺术家,以深入林木的行动和想象,开辟了进入林中的道路。在这里, “阿拉罕布拉的花园有乐园的河水穿过,花园和小树林献给了古老的神像;献给维纳斯的夏屋和庙宇,藏于绿林中。” (《入木》展评——策展人王凯梅)
查看更多静谧的凝视——意大利当代雕塑艺术展
《静谧的凝视——意大利当代雕塑艺术展》将于2022年1月7日至2022年2月20日在浙江美术馆4、5、6展厅举办,该展览由浙江美术馆主办,获得了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的特别支持。 《静谧的凝视——意大利当代雕塑展》展出了布鲁诺·瓦尔波特,莫洛德·沃尔特,马西米里安诺·佩莱蒂,阿隆·德梅茨,伦加迪·赫尔曼·约瑟夫,彼得·德梅茨,威力·威基勒,格哈德·德梅茨等人的雕塑作品,呈现了意大利当代艺术最独到而重要的表现形式。这批作品都来自意大利上阿迪杰地区的瓦尔·加德纳(Val Gardena),此地也是拉第尼亚文化的摇篮。雕塑采用的媒材均为木材,呈现的多为人体雕刻,仿佛作品里蕴藏的原型本就存在其中,而非刻意为之;作品喻示着神圣的自然已被今日无节制的放纵所亵渎殆尽。 此次展览的举办,也是中国对意大利艺术和文化的一次诚挚致敬。两国的友谊由来已久,一直保持着密切的交流关系,双方的了解日益加深,艺术作品的交流也日益频繁。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开始,丝绸之路就将东方和西方连接贯通。中国和意大利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始终保持互信互通,两国的友谊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这次展览的举办,也恰逢中意两国关系发展重要的节点:双方政府共同约定于2022年通过一系列丰富的文化活动,共同庆祝中意文化和旅游年,纪念两国逾半个世纪的友好外交关系(1970-2020)。此次展览的举办也必将对两国进一步推广和分享文化之美作出有益的贡献,为两国之间的深厚情谊书写精彩的一页。
查看更多安东尼亚诺小合唱团2022新年音乐会
“2022,非凡的爱 – 安东尼亚诺小合唱团新年音乐会”将于2022年1月1日19点在线上举办,本次活动由绣球花(上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主办,获得了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的特别支持。 意大利安东尼亚诺小合唱团由马里亚勒•范德乐于1963年创立,建团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儿童合唱团之一,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同时还是意大利一年一度的“金币”儿童歌唱比赛的伴唱合唱团。 今年安团新年音乐会的主题是“2022,非凡的爱”,这一次,安团将借助多媒体技术,继续实现与观众们的新年相约。同往年一样,Sabrina老师和安团为中国观众精心挑选了众多好听的歌曲。 今年,安团还为全中国乃至全球,喜欢安团、喜欢音乐的大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份礼物:你可以在上海都市频道/抖音/微博/微信视频号/B站/优酷视频搜索“2022,非凡的爱”免费收看线上同步直播。
查看更多系列讲座《但丁和丈量世界的思想》
在但丁·阿利吉耶里逝世七百周年(1321-2021)之际,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中国意大利学者协会(AAIIC)、WhyWhyArt、欧洲艺术与科学协会(EASA)将推出一系列名为《但丁和丈量世界的思想》的讲座。演讲嘉宾将从但丁·阿利吉耶里的一些形象和语言表述出发,展现但丁对古代哲学和科学问题的见解,包括《神曲》中反复出现的关于宇宙有限或无限的vexata 问题和数字学。 欧洲艺术与科学协会副主席Zane Mellupe将介绍讲座主题,同时将由意大利总领事馆文化处处长达仁利发表致辞,演讲嘉宾信息如下: Anders Lindquist(上海交通大学),《关于但丁·阿利吉耶里》 Carlo Rovelli (⻢赛艾克斯-⻢赛⼤学),《但丁与三个球体》 Antonino Marciano (复旦大学),《但丁与数字学》 文铮 (北京外国语大学),《但丁和他的东方之旅:但丁抵达中国》 Marco Bussagli (罗⻢艺术学院),《但丁在中国的百年之旅》 Claudio Senni (上海外国语大学)《但丁“俗语论”:对欧洲语言的原创性思考;寻找统一的意大利语言并推进“神曲”的诗意语言》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