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使用技术型(必要)和分析型cookies。
继续浏览即表示您接受 cookies 的使用。

往期活动

输入您的搜索参数
Reset
已结束 Thu Nov 18 2021Wed Jan 05 2022
展览“材质,线条和色彩:意大利艺术家在中国”

        “材质,线条和色彩:意大利艺术家在中国” 展览将于2021年11月19日至2022年1月5日在上海近代美术馆展出(上海市浦东新区滨江大道2727号上海国际会议中心B2)。本次展览由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主办,由帕特里齐奥·特拉瓦利担任策展人。作为今年年末中意文化交流的一项重要活动,展览邀请了多位当代意大利艺术家参展,包括亚历山德·罗兰迪、雅各布·德拉·拉吉奥内、安吉拉·奥斯皮纳、马切拉·坎帕、斯特法诺·阿维萨尼和奥兰多·达加。         安吉拉·奥斯皮纳在作品中用色彩创造符号;马切拉·坎帕和斯特法诺·阿维萨尼通过一系列微型城市互动,重新定义诠释城市景观的新方式;雅各布·德拉·拉吉奥内的艺术是一种手势语言,所有元素互相联系,共同映射了内在对话与外在矛盾;亚历山德·罗兰迪的绘画与身处尘世的躯体紧密联系;奥兰多·达加的绘画则探究了深刻的原始真理。 购票链接 亚历山德·罗兰迪(帕维亚,1971)         亚历山德罗·罗兰迪 (Alessandro Rolandi) 的作品侧重于社 会干预和关系动态,以将艺术实践的概念扩展到现有的结构, 空间和等级体系之外。它以多种方式直接与现实互动,例如本 次展览中展示的手势绘画。我们在画作表面上看到的每一个动 作都将我们带回到动作形成的那一刻。该过程是亚历山德罗研 究的重点:绘画与人体在环境中的相互作用成正比。 雅各布·德拉·拉吉奥内(佛罗伦萨,1976)         当欣赏舞蹈,戏剧甚至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欣赏音乐时,与难以捉摸的手势之间的亲密关系是最深层的乐趣之一。在那个当下必须品味和沉浸于自己的意识促使/迫使我们产生一种我们在 日常生活中几乎无法实现的意识。在雅各布 (Jacopo) 的作 品的动作中,手势不仅可见,而且力求被观众阅读。它们以有力的动作抓住,包围并陪伴着眼睛; 有时以干扰他人,甚至几 乎以像是对在他们面前的人提出警告般的方式。 安吉拉·奥斯皮纳         基于安吉拉的生活经验而言,我们在世界上的活动,标志着我们不可磨灭的记忆。她宣称,她在画作中表现出的许多风景都是“记忆的痕迹,一个被人不断击打的地方的痕迹,在这里他重新创造自己的空间,他的生存景观,他的家,他的牢笼”。从自然中吸收,记录颜色和形状,记录大气,然后以个人绘画语言将其最终呈现在表面上,这就是安吉拉在艺术研究中遵循的过程。 胡同瞬间 | 马切拉·坎帕、斯特法诺·阿维萨尼         马切拉和斯特法诺喜欢行走在中国的街巷内,并从日常生活细节的多样性和繁杂中获得启发。他 们将这种兴趣和作为建筑师的背景相结合,为对城市化的诠释 增添了色彩和创造力。他们的研究包括了对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的调查,为人们重新诠释城市景观定义了途径。他们通常使 用“微城市互动”的概念来指代他们的作品,这种概念将小规模城市空间的感觉与暂时性地将其用作公众舞台的可能性结合起来,在这一舞台上,观众的反应成为主要事件。 奥兰多·达加 (弗利,1992年)         自省是将我们带入奥兰多·达加的作品中的关键词。故意使用的互补色,使观众在潜意识中瞥见了一个深刻的原始事实。他的作品及其潜移默化的信息和表达掩盖了这位艺术家的年轻和主要问题,例如我们是谁,我们来自哪里以及我们要去哪里,已经成为他未来的指南。在这种情况下,他的作品着眼于并分析了现代社会的问题及时下人际关系间的漫不经心的态度。 帕特里齐奥·特拉瓦利(佛罗伦萨,1972)         帕特里齐奥·特拉瓦利于1993年在佛罗伦萨美术学院绘画系毕业并获得学位。此后不久,他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展览,并在意大利和国外赢得了奖项。他主要以灯光装置作品而闻名,他巧妙地将数学和建筑应用于雕塑。他将历史艺术和科学与自己在玻璃和灯光上的当代发现相结合,曾在伯尔尼,苏黎世,莫斯科,佛罗伦萨,迪拜的画廊,博物馆,艺术博览会,公共场所和私人委员会中展出。他曾参加纽约切尔西美术馆,维也纳应用艺术/当代艺术博物馆,华沙Ujazdowski城堡当代艺术中心,莫斯科MUAR建筑博 物馆的集体展览,以及在巴黎的Tornabuoni艺术。 他曾受邀参加许多双年展,例如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巴黎双年展,开罗双年展以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等。作为策展人特拉瓦利曾在美国科罗拉多学院和特拉华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的多次展览中给予专业支持,此外还有墨西哥莱昂市的德拉塞勒巴霍大学,埃及开罗的美洲大学及意大利举办的多次展览。这其中包括米兰时装周期间在米兰弗兰克帕伦蒂歌剧院和佛罗伦萨尼科利尼歌剧院,无垢孤儿院博物馆 (MUDI)及佛罗伦萨贝尔维第观景古堡展示中心举办的展览。

查看更多
已结束 Sat Nov 13 2021Sat Nov 13 2021
“但丁当代风景”论坛二

        但丁·阿利吉耶里是欧洲人文主义的先驱,也是欧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丁的《神曲》是意大利文学的里程碑 ,是中世纪欧洲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已被翻译成130多种语言。但丁对天堂和地狱的深刻见解以及人类对“圆形”、“球体”的不同表达的文字之旅,在我们如何看待这一永恒的风景以及风景线上的人类生命留下了永远的印记。从这个意义上说,但丁的作品是那个时代的“当代作品”,也是今天的当代作品。         几个世纪以来 ,但丁启发了艺术家、科学家、哲学家和作家。但丁《神曲》的影响和当代解读是本次展览的主要焦点之一 ,至今仍引发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对话。         但丁的科学思想–知识与美德一起,被佛罗伦萨的诗人提升为支撑和指导人类人生旅程的主要支柱。在这一系列的论坛中,我们发现,承认和庆祝但丁在《神曲》中总结的科学思想的 复杂性。         特别是在这个论坛上,考虑到但丁的《神曲》是设计师、人工智能专家和音乐家灵感的持续来源,我们将深化但丁世界观的丰富性,详细阐述但丁诗歌中的比喻、音乐和神经科学/精神分析观点。         系列活动“但丁700——当代景观”的第一次论坛“科学之乡意大利”强调意大利文明对现代科学诞生的贡献,同时庆贺乔治·帕里西获得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其第二次论坛的主题将由来自欧洲的艺术家和艺术策展人赞恩·梅勒佩(Zane Mellupe)在上海为我们介绍介绍。随后,意大利文化研究所所长弗朗西斯科·达雷利(Francesco D’Arelli)将向观众介绍国际癌症研究所计划在上海举办的庆祝但丁·阿利吉耶里逝世周年的活动。上海马兰戈尼学院教育部主任弗朗西斯科·菲奥雷托(Francesco Fioretto)将发起论坛的科学部分,从元宇宙的角度揭示神曲,强调但丁的杰作如何被视为虚拟现实的第一个例子。接下来,菲利波·法布罗西尼(Filippo Fabrocini)将阐明但丁、荣格和思想之间的联系,提出在人工智能、诗歌和精神分析之间的旅行。最后,国际知名指挥家、作曲家蔡东铧将从《神曲》的角度,以非常个人化的方式讲述音乐创作过程。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意大利驻华学者协会(AAIIC)主席安东尼诺·马西亚诺(Antonino Marciano)将主持演讲人进行讨论。在论坛的结尾将对给出一些初步结论,总结演讲者对但丁在宇宙诗意表现的复杂性的贡献。         但丁对天堂和地狱的深刻见解以及在表达“圆形”、“球体”问题上的人类文字之旅,在我们如何看待这一永恒的风景以及风景线上的人类生命留下了永远的印记。从这个意义上说,但丁的作品是那个时代的“当代作品”,也是今天的当代作品,继续鼓舞并激励着我们去揭开宇宙的神秘面纱。

查看更多
已结束 Sat Nov 06 2021Sun Feb 20 2022
想象的相遇——《神曲》对话《山海经》

        “想象的相遇——《神曲》对话《山海经》”展览由上海明珠美术馆与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共同举办。此次展览自11月6日起向公众开放,是中意两国长达数百年的文明对话焦点。《神曲》和《山海经》是富有想象力的两部中意经典文学作品。根据它们的印记,中国和意大利艺术家进行对话。想象的对话,就像现实和神话之间的一次穿越旅行。         五位意大利艺术家将展出代表但丁旅途的五幅作品。从地狱的黑暗中,这些作品将会引导游客们穿越到炼狱山——一座使人们看到人类处境的山,也能令人感到救赎的可能性。展出作品的作者分别为瓦伦蒂娜·福瑞安、马里内拉·塞纳托雷、玛塔·罗伯蒂、西尔维娅·坎波雷西和里昂·康蒂尼。他们的作品是经过“Cantica21《神曲》:意大利当代艺术无处不在”艺术竞赛项目的选拔,并由意大利外交和国际合作部和文化部于2020年秋季联合推出。此展览的意大利部分由意大利文化部当代艺术促进司举办,主题为“Cantica21《神曲》:但丁·阿利吉耶里与意大利艺术家”。于展览序章部分规划特别空间——意大利特莱加尼百科全书学院展厅,展示了由那不勒斯费德里克二世大学教授安德里亚·马祖奇介绍《神曲》的视频以及四本珍贵《神曲》手抄本还原,让观众能够欣赏历史上最精致的微型画。此次展览也有五家意大利博物馆作为艺术赞助机构:普拉托路易吉·佩奇当代艺术中心、罗马国立绘图研究所、威尼斯拉马萨基金会、蒙扎利索内当代艺术博物馆以及皮斯托亚20世纪和当代博物馆。

查看更多
已结束 Sun Oct 24 2021Sun Oct 24 2021
学术日“意大利与中国:语言、对话与文化”

第二十一届世界意大利语周: 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学术日——“意大利与中国:语言、对话与文化”           今年我们将迎来第二十一届世界意大利语周,主题为“但丁与意大利语”,活动获得了意大利共和国塞尔焦·马塔雷拉总统的高度支持。活动期间,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将举办一场学术日活动,主题为“意大利与中国:语言、对话与文化”。本次研讨会活动将由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处长达仁利先生担任主持,邀请了多位专家学者参与讨论,包括:梅伟惠(浙江大学)、Marco Lovisetto(复旦大学)、Luca Sansone di Campobianco(上海师范大学)、Claudio Senni(上海外国语大学)、邬银兰(宁波大学)、徐小洲(浙江传媒学院)和张刚峰(浙江大学)。         2021年10月24日(周日),10:00-17:30         本次研讨会将涵盖多个议题,包括:中国大学对但丁文学的认识与研究,原语言与翻译语言之间联系的复杂性,东西方的词源差异,交流方式的多样性,将意大利档案文献作为认识现代中国的资料源泉以及将历史作为人文主义革新的途径。

查看更多
已结束 Sat Oct 23 2021Sun Nov 07 2021
2021年意大利电影大师展

        意大利电影大师展将于2021年10月23日至11月7日在上海举办。本次影展由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与上海市电影发行放映行业协会合作举办,展映影院包括艺海剧院和大光明电影院。 去年10月意大利电影大师展第一季收获不少影迷的点赞纷纷,而此番第二季将继续为观众呈现多位大师的佳作——除了将再次介绍此前为观众熟知的意大利电影大师维托里奥·德西卡、贝纳尔多·贝托鲁奇、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等,更引入不同类型的电影大师的作品,如意大利铅黄电影大师达里奥·阿基多的作品,丰富上海观众的大银幕体验! 点击链接,获取更多详情。      《罗马妈妈》 – 1962,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  《幽会百科》 – 1964,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 《大鸟和小鸟》 – 1966,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  《俄狄浦斯王》 – 1967,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 《美狄亚》 – 1969,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 《阴风阵阵》 – 1977,达里奥·阿基多 《神话》- 1985,达里奥·阿基多 《风烛泪》 – 1952,维托里奥·德西卡 《革命前夕》 – 1964,贝纳尔多·贝托鲁奇

查看更多
已结束 Mon Oct 18 2021Mon Oct 18 2021
“但丁·阿利吉耶里,两个世界的诗人” 网络研讨会

第二十一届世界意大利语周:“但丁·阿利吉耶里,两个世界的诗人”网络研讨会 由意大利特莱加尼百科全书学会和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合作举办           今年我们将迎来第二十一届世界意大利语周,主题为“但丁与意大利语”,活动获得了意大利共和国塞尔焦·马塔雷拉总统的高度支持。届时,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将携手意大利特莱加尼百科全书学会,合作举办一场题为“但丁·阿利吉耶里,两个世界的诗人”的网络研讨会。本次研讨会邀请了众多专家学者参与讨论,除了意大利特莱加尼百科全书学会会长Massimo Bray和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处长达仁利,还邀请了上海明珠美术馆馆长李丹丹、意大利文化部当代艺术促进司司长Onofrio Cutaia、意大利外交与国际合作部文化参赞Alessandro Ruggera、蒙特利尔大学医学研究中心主任Gabriele Giannini、蒙特利尔大学博士生Alessio Marziale Peretti,以及Cantica 21艺术竞赛项目获胜艺术家Silvia Camporesi、Leone Contini、Valentina Ciacco、Marta Roberti和Marinella Senatore。Cantica21 艺术竞赛项目由意大利外交与国际合作部和意大利文化部共同发起,旨在世界范围内推广意大利当代艺术。         2021年10月18日周一(罗马时间)17:30         网络研讨会观看平台:YouTube Treccani官方账号 本次网络研讨会将涵盖多个主题:从上海明珠美术馆为纪念但丁(1321-2021)逝世700周年而举办的艺术展览(2021年11月5日开幕),到题为“Amor mi mosse, che mi fa parlare”的数字展览。“七百年后的但丁《神曲》”则是一个旨在分享理想和文学遗产的国际项目,创作灵感也来自我们伟大的诗人但丁。

查看更多
已结束 Fri Oct 15 2021Thu Jun 30 2022
“我的天才女友-当文学成为影视”特展

        2021年10月15日,“我的天才女友-当文学成为影视”特展将在木心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木心美术馆主办,获得了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的特别支持。         本次展览原名为“我的天才女友:片场的风景”,由艺术家Eduardo Castaldo拍摄,Silvia Salvati和Andrea Viliani策展, 首展由那不勒斯Madre美术馆构想并举办。展览制作方为坎帕尼亚地区电影协会,代表坎帕尼亚地区与唐纳雷吉纳当代艺术基金会合作。展览作为2019年那不勒斯夏季大运会期间区域文化和旅游推广计划的一部分,与Wildside, Fandango, RAI FICTION, TIMVISION, HBO和Umedia合作举办。         展览信息         展览艺术家:Eduardo Castaldo 导演:Saverio Costanzo 原著作者:Elena Ferrante 展品内容:《我的天才女友》第一季、第二季剧照,在HBO-RAI FICTION和TIMVISION 共同制作的《我的天才女友》片场拍摄。 点击链接,获取更多详情         前言:《当文学成为影视》(木心美术馆馆长陈丹青)         这项可能使观众感到陌生的展览,来自三重媒介:         2011-2014年,意大利女作家埃莱娜 费兰特以每年出版一本的频率,写成四部长篇小说,每部各有题目,并称《那不勒斯四部曲》。 2018-2020年,HBO电视网和意大利国家电视台根据该小说原著出品连续剧第一第二季,名为《我的天才女友》,目前,第三季仍在拍摄中。 2019年,鉴于读者与观众的热情回应,该剧剧照摄影师艾德华多 卡斯塔多在那不勒斯展出了拍摄过程累积的照片–现在,这些照片就在诸位眼前。 近百年来,根据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持续问世,文学故事的传播乃变身为全新的形态、全新的文化。费兰特的小说从畅销到热播,仅只数年,而这一图片展见证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美学,葆有持久的魅力。 未曾看过此剧,未能读过这部小说的观众,会不会发生兴趣,我不得知。疫情经年,原本商妥的专题展无法越洋而来,我们推出这项偏离木心文学主题的展览,是一种尝试。但我仍看到此一展示与木心的勾连:二十七年前,当木心分析了现代文学种种流派的诸般长短,感慨道: “今后的文学的希望,恐怕还是现实主义。” 固然,“现实主义”一词可有多种释义,但在新世纪,费兰特的小说或许能被视为现实主义传统的罕见回声。她的写作深藏现代文学理念,而以传统小说的叙事手法和写实力度,塑造人物,展开当代生活的画卷。能被改编为影视的小说,大致是叙事的、写实的,《我的天才女友》被HBO视为改编的上选,实属情理之中。 顺便一说,费兰特也是个资深的隐匿者,从不露面,从不参与出版后的宣发与签售。她确乎映证了木心反复称引的福楼拜那句话: 呈现艺术,隐退艺术家。     (展览现场视频,由木心美术馆提供)

查看更多
已结束 Wed Sep 22 2021Fri Dec 31 2021
I-Conic, un’opera di architetti italiani a Suzhou

        2021年9月22日,“光影苏州” 灯光艺术展之际,由意大利青年建筑设计团队STARTT设计的装置作品——“温暖的光亮”将在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大悦春风里开幕,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处长达仁利先生将出席开幕式。         STARTT 是一家意大利建筑与地域改造工作室,由建筑师Simone Capra、Claudio Castaldo 和 Dario Scaravelli共同创立,主要在城市设施与景观、文化空间等领域开展业务。STARTT 的设计以项目定制著称,力求所设计的作品在规模、方案和复杂程度方面均能符合客户的特定需求。         20世纪30年代,乔治·莫兰迪开始用瓶罐系列创作空间。正如莫兰迪静物画里的瓶瓶罐罐,作品“温暖的光亮”中,形态各异的锥状结构同样聚在一起,形成一个空间。这些锥状结构可以透光,它们自由地坐落在公共空间的中央位置。白天时,阳光从高处洒下,照亮锥盖,到了夜里,锥盖顶部的灯圈就会亮起,继续照亮这片空间。

查看更多
已结束 Thu Aug 12 2021Mon Jan 03 2022
文艺复兴至十九世纪:意大利卡拉拉学院藏品展

        得益于贝尔加莫卡拉拉学院、上海Bund One Art Museum、上海天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和Arthemisia 的合作,《文艺复兴至十九世纪:意大利卡拉拉学院藏品展》将于2021年8月12日至2022年1月3日在上海Bund One Art Museum举行。         展览的成功举办得到了意大利驻华使馆和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的惠顾。         上海Bund One Art Museum拥有约2000平米的空间,《文艺复兴至十九世纪:意大利卡拉拉学院藏品展》将展出一批卡拉拉学院的画作。15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的54幅作品,包含了一系列意大利的绘画杰作,如拉斐尔、曼特尼亚、乔瓦尼·贝利尼、洛伦佐·洛托和海耶兹,以及颇具意思的一些意大利绘画作品集。         如意大利驻华大使方澜意所述,这个展览“是意大利天才丰富多样性的一个绝佳典范。在目前这个仍被疫情所困的阶段,中国朋友们因此能直接在上海品味意大利”。         总之,这是与广大的、好奇的、对意大利传统文化感兴趣的观众建立并巩固联系的重要契机。这个在中国举办的,尤其在上海举办的意大利制造的国际化项目,“是一个未来艺术和创造力的国际橱窗”,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陈琪说到,“华东地区将欣赏到一个丰富的灵感之源,由此汲取意大利之美、创作天才之美和他们的杰作之美”。

查看更多
已结束 Sun Jul 18 2021Sun Jul 18 2021
2021年意大利电影周展映《婚姻连系》

        第四届意大利电影周是十分特殊的一届,一如其标题“重启:意大利电影再出发”所揭示的那样,本届世界意大利电影周旨在强调意大利电影工业在疫情危机之下展现出来的非凡创造力。和以往一样,意大利电影周将聚焦电影产业下的不同行业。         7月18日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与上海电影家协会合作举办的放映活动,将重点关注电影产业中的编剧行业。本次放映会展映的是意大利导演丹尼埃莱·卢凯蒂执导的影片《婚姻连系》。届时,我们将邀请上海大学电影学院教授、上海大学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艺术总监马克·穆勒先生为观众带来映前导赏,并在映后与嘉宾——原著小说《鞋带》中文版的出版人彭伦先生就本片的剧本改编展开对谈。《鞋带》由群岛图书引进国内,于2020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小说的中文译本还得到了意大利外交部、上海意大利文化处的翻译资助支持。         在众多与电影相关的行业当中,编剧的角色——无论是原创剧本还是改编剧本的编剧,对影片的拍摄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次放映的《婚姻连系》由丹尼埃莱·卢凯蒂执导,改编自多梅尼科·斯塔尔诺内的小说《鞋带》,原著作者与导演以及作家弗朗西斯·皮克罗共同完成了剧本的改编工作。 马克·穆勒         丹尼埃莱˖卢凯蒂导演的《婚姻连系》是2020年威尼斯电影节的开幕影片,探讨人与人之间充满张力的关系及其脆弱性。卢凯蒂汲取了多梅尼克·斯塔尔诺内小说里的主要情节,通过主人公的回忆讲述一个家庭的故事:早年间夫妇二人的情感曾经断裂,却继续维系着婚姻关系,直到生活的现状被突然打破。         《婚姻连系》讲的也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孩子是维系家庭关系的一个核心要素,他们注视、观察着父母之间亲密关系的波动。电影呈现了一个长达40年的爱情故事,从80年代初一直维持到今天。故事的主角是婉达和阿尔多,这对夫妇育有一对儿女:安娜和桑德罗,他们居住在那不勒斯的斯特拉社区。在家庭关系之下,出于共同生活的责任,出于情感上的纠葛,隐藏着那些可说的、不可说的心事,家庭的成员被捆绑和束缚在家庭关系之中,不得解脱。         原著小说复调叙事的结构被电影完整保留了下来。《婚姻连系》拍得最好的地方就在于,它照顾到了每一个角色的内心感受,并对其做出了回应。电影选用了多种表现形式,有书信、旁白、连珠炮式的问答、个人的剖白等等,根据不同的视角穿插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的讲述。很难想象导演可以找到另一种更高效的方式来表现情节,同时又不至于将家庭的破碎以及它背后的隐喻代入创作者自己的极端主义套路里——就像许多欧洲电影在处理相似题材时所做的那样。丹尼埃莱·卢凯蒂十分熟悉并擅长用喜剧(带有“讽刺”意味的夸张戏剧)的形式来讲故事,他会用戏里的人物说服观众,用喜剧的外壳包装情感故事的内核。总而言之,这是一部不容错过的电影。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