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摄影师马克斯·卡瓦拉里个展:海鸥
意大利摄影师马克斯·卡瓦拉里的个展《海鸥》,精选了一系列他于今年年初在上海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驻留期间所创作的影像作品,展现了当代中国充满激情的探索过程中的惊鸿一瞥。 在这个视觉性过激的世界中,被框定在手机屏幕中的图片拍摄方式显然相当消费主义;而本次展览中,摄影师马克斯·卡拉瓦里则选择通过“海鸥4A”的镜头来探索中国社会。海鸥4A是一款诞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上海本地的双镜头反光胶片机。这款老式相机运行缓慢,需要很花很多时间来取景和聚焦,这与时下大众所着迷的智能手机拍摄功能恰恰相反,后者追求高效,速战速决。但同时,海鸥相机也有人性化的一面,摄影师不能将它直接对准拍摄对象,以免造成恐惧感;而是必须通过一种镜面转换来进行拍摄,这样间接性的摄影视角容易令拍摄对象(无论人或景)放下防备,状态更加松弛,行动更加自在,有时甚至会产生幻境般的特殊效果。 摄影师马克斯·卡瓦拉里认为:“相机与我,是处在不同时空的两个主体,正在共同体验迷惘的感受。陌生世界会激励你以某种方式去叙述关于它的故事。” 于是,迷失在时间里的相机成为了一种媒介,用以探索艺术家在空间里迷失的过程。 这是一个尚未完成的过程,摄影师企图用不失好奇、机智的方式,怀抱尊重的态度,去了解和记录周遭环境。 作为2019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期间的卫星活动之一,马克斯·卡瓦拉里个展《海鸥》由意大利策展人林嘉玉(Silvia Vannacci)策划,意大利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处支持。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于每年秋天在上海举办,致力于为公众带来一系列国际摄影佳作。 马克斯·卡瓦拉里出生于1989年,是一位定居于意大利博洛尼亚的纪录片摄影师。 他的摄影项目曾在多个博物馆展出,如米兰的Mudec博物馆(意大利),米兰设计三年展(意大利),Kulhaus柏林冷库(德国),博洛尼亚市政厅(意大利)以及松奇诺双年展(意大利)。 目前,马克斯·卡瓦拉里专注于与意大利国内外的报刊杂志合作,包括意大利《共和报》、意大利《晚邮报》、《卫报》、时尚杂志《Vogue》、《泰晤士报》、西班牙《国家报》等。同时,他也是意大利国家癌症协会的官方摄影师。 本次展览策展人林嘉玉(Silvia Vannacci)女士来自意大利,目前常驻上海。作为contemporary matters策展平台的创立人,她主要专注于上海的艺术文化领域动态。 * 详细信息:info@maospace.cn * 展期延长至2019/10/15
查看更多意大利乐队BRIGAN参加2019天地世界音乐节
上海天地世界音乐节期间,意大利四人乐队Brigan受邀将于9月13日在虹桥天地、9月15日在瑞虹天地进行公演。 乐队组成:Francesco Di Cristofaro 主唱、手风琴、长笛、伊比利亚风笛Ivan del Vecchio 吉他、布祖基琴Gabriele Tinto 鼓、意大利南部传统打击乐器、和声Carmine Scialla 贝斯、民谣吉他 Brigan乐队于2019年成立,契机是成员们对于地中海及环大西洋地区传统音乐的共同热爱。乐队成立后发行了第一张专辑《爱尔兰之根》。2011年,随着第二张专辑《传统与交汇》的完成,乐队逐渐产生了创作一个新项目的想法:将凯尔特风格音乐的色彩、旋律与意大利南部的典型传统音乐相融合。通过对大凯尔特地区(英国、爱尔兰、西班牙等地)传统歌曲的调查研究,2014年乐队的第三张专辑《声音的游牧》问世。2018年,第四部作品《圣雅各之路》诞生,并入围全球排行榜Translgobal World Music Chart公布的40部最佳世界音乐类型唱片。 Brigan乐队的最新专辑《圣雅各之路》是在西班牙圣地亚哥与意大利圣阿尔皮诺(那不勒斯附近)之间的路上创作并录制的,这也是乐队多年以来在伊比利亚地区调查、交流、驻留的工作成果。这张唱片的标题其实是一语双关,既意味着乐队工作室所在的实际地址“圣雅各路”,同时又寓意着著名的朝圣路线“圣雅各之路”,自中世纪以来,欧洲各地无数朝圣者正是沿着这条路进入到西班牙北部加利西亚首府——宗教圣地圣地亚哥。事实上,Brigan乐队所追求的也是这样一条音乐朝圣之路:数世纪以来,那些行走在圣雅各之路上的朝圣者们,那些伴随他们旅程的故事与乐曲,田园诗、民谣、劳动号子……都被一一融入这张唱片之中,形成了Brigan乐队独一无二的音乐语言与特色。 作为上海市文化局一带一路四个合作机制牵头单位之一,天地世界音乐节10年以来始终致力于推广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音乐作品,在上海、重庆、佛山、武汉等地举办一系列音乐会。在天地世界音乐节的邀请下,许多海内外艺术家在这个跨文化交流的年度盛会上带来了精彩演出。 意大利乐队BRIGAN音乐会 主办方:天地世界音乐节特别支持: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时间:9月13日16:45上海 闵行区申长路688号 虹桥天地9月15日16:15 上海 虹口区瑞虹路188号 瑞虹天地活动详情: www.worldmusicshanghai.com *户外演出,无需购票*
查看更多意大利儿童剧团在上海
1976年, La Baracca Testoni Ragazzi剧团成立于意大利博洛尼亚,专门致力于为青少年儿童制作戏剧作品,包括改编名著与原创剧本。今年,剧团受邀在上海儿童艺术剧场带来四部儿童舞台剧,分别是《袜子小象》、《很想回家的沙丁鱼》、《喵喵喵去找猫》、《会变颜色的水》。 《很想回家的沙丁鱼》(布鲁诺·卡帕伊、法比奥·嘎兰第)9月7日10:30 15:309月8日 10:30 15:30 《很想回家的沙丁鱼》(又名“海盐的滋味”)的灵感来源于每年在水产市场中发生的沙丁鱼神奇而艰辛的溯游北上之旅。“旅程”正是本剧的关键词,在此过程中,一只小沙丁鱼成功逃脱了两个鱼贩的追捕并最终重返大海。 《袜子小象》(布鲁诺·卡帕伊)9月7日 12:009月8日 12:00 《袜子小象》改编自诺贝尔奖得主鲁德亚德·吉卜林的小说。本剧主角是小象布布,它被委以重任,要清洗家里的所有袜子。布布感到好无聊,开始讲故事。这时,像被施了魔法似的,所有袜子都活了起来,变成了各种各样的丛林动物,它们一边唱着歌,一边告诉我们布布是如何变成第一个有着长鼻子的大象。 《喵喵喵,去找猫》(安德烈·布泽第、恩利科·蒙塔巴尼、卡萝塔·吉尼)9月13日15:30 19:309月14日10:30 15:00 17:009月15日10:30 15:00 17:00 《喵喵喵,去找猫》的主角是两个住在不同楼层的人,始终朝着相反方向移动,并从两个不同角度观察着同样的事物。两人唯一一个共同点就是一只红色小猫咪,它在两个楼层之间来回住。由于猫咪的逃跑两人终于遇上了,他们开始了一段奇妙的冒险之旅。 《会变颜色的水》(罗伯特·弗拉贝第)9月20日 Fri. 15:30 19:309月21日 Sat. 10:30 15:00 17:009月22日 Sun. 10:30 15:00 17:00 《会变颜色的水》以一个雨后突然出现的秘密花园为背景,主人公是两个想要唤起往昔情感的女孩:童年时她们曾用大麦的黄色、番茄的红色、鲜花的紫色来玩游戏…… 演出团体:LA BARACCA剧团(意大利)时间:2019年9月7-22日地点:上海儿童艺术剧场特别支持: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活动详情:www.iicshanghai.esteri.it | www.shcat.com.cn
查看更多博洛尼亚插画展大师作品展
8月13日,由意大利博洛尼亚童书展主办的“博洛尼亚插画展50周年大师作品展(1967年-2016年)”国际巡展即将抵达南京站。 本展览此前已在泉州、成都、北京、杭州、深圳等地展出,展品包括50位曾(首次)参加博洛尼亚插画展的插画师作品原件。 本展览分为五大展区,共涉及五十位来自全球各地的知名艺术家,包括弗朗西斯科•图利奥•阿尔坦、埃马努埃莱·卢扎蒂、布鲁诺•莫那等意大利画家。从1967年到2010年期间,他们的创作对好几代插画师以及世界插画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本展览进行的同时,南京还将举办许多面向儿童的艺术教学活动。届时,类似的各种中意文艺交流活动将进一步丰富金陵城的夏天。 【博洛尼亚插画展50周年大师作品展】南京站时间:2019/8/13-2019/10/8地点:南京晨光1865文化创意产业园支持单位: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扫码购票入场:
查看更多展览“经由时光的九次旅程”
本次展览是“经由时光的九次旅程”艺术展的中国之行,汇聚了一系列风格各异的艺术精品。最初的同名展览由乐大豆先生与马西莫·托贾尼先生联合策划实现,于2018年在意大利米兰王宫的王子寝宫内展出。九位参展艺术家通过不同的创作方式与艺术语言,各自表达了个性化的艺术理解。其作品的共同点在于材料——欧缔兰(Alcantara®)。 参展艺术家及其作品包括:Aaajiao徐文恺《欲望》 、Andrea Anastasio《伊甸园》、Caterina Barbieri 为Anastasio与van Herpen两位艺术家的作品提供的声音景观、 Krijn de Koning《房间》 、 李姝睿《人类理解能力以外的崇高寺庙》、Alex Schweder《到沙发到床到》、 盐田千春《时间与空间的反射》、Iris van Herpen《不确定扩张》、 Zeitguised《核花园以外》。其中,意大利艺术家Andrea Anastasio的作品灵感来自于一条巨大的蟒蛇,象征消费社会,吞噬着它前行道路上的一切事物。作品以工业生产元素的综合体呈现,点缀着华丽的花卉图案。 “经由时光的九次旅程”展讯时间:2019年7月3日—2019年10月7日地点:余德耀美术馆(上海西岸丰谷路35号)参观时间:周二至周日10:00-21:00,周一闭馆活动详情:+8621 64261901, info@yuzmshanghai.org
查看更多纪念达芬奇逝世500周年:菲利波•卡德拉艺术展
艺术驻留期间,意大利艺术家菲利波•卡德拉在南京大学美术馆展出了一系列个人作品,灵感来源于达芬奇最富争议的隐世名作之一《救世主》。展览定于7月5日结束。 标题救世主原文为拉丁语,意为世界的拯救者。根据圣经福音书所述,救世主以自己的牺牲为代价能够拯救全世界,而这种牺牲则需要通过其门徒/朋友/同伴之一的背叛而得以实现。以此为灵感,本次展览的艺术家菲利波•卡德拉认为,为了重新拯救世界,他只能【背叛】自己的精神导师——达芬奇,除此之外别无他法,而这种【背叛】反而让他实现了自己的艺术使命。因此,卡德拉试图【背叛】达芬奇,试图打破后者作品里的完美,包括构图的均衡、色彩的典雅以及在信息传达方面的精准与深度,这就是本次展览的起点。 本次展览获得了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的支持,属于纪念达芬奇逝世500周年的官方活动之一,也是南京大学中意文化研究中心2019年金陵艺术家驻地项目的最终阶段。 艺术家菲利波·卡德拉 菲利波•卡德拉是一位意大利艺术家,目前在北京工作定居,近期还与中国设计师Anna Fang联合创办了“迭形设计”艺术设计工作室(difformestudio.com)。2015年起他参加了一系列重要展览,作品主要聚焦于城市环境这一主题。他最主要的创作工具是丙烯酸涂料与喷雾,还包括艺术装置、雕塑、视频等。对于涂鸦艺术他同样充满热情,并进行了相关的出版、展览与文艺活动。 菲利波·卡德拉艺术展 时间:2019年6月25日-7月5日地点: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道163号南京大学星云楼一楼南京大学美术馆
查看更多乔瓦尼·欧祖拉个展在上海
上海复星艺术中心举办的乔瓦尼·欧祖拉个展《我若解释,你不会懂》是艺术家在中国的首个机构性个展。本次展览以摄影作品为主,特地根据复星艺术中心的空间构造专门策划,以日与夜、明与暗之间的变化过渡为线索,唤起人们许多不同的情感记忆。例如,在一间黑暗的房间里,背景墙上挂着一块巨大的投影板,映照出一扇卷帘门嘈杂的开关过程。随着卷帘门渐渐升起,一片波光粼粼的水域显露出来,昏暗的房间一瞬间被光亮充满;随后,卷帘门在嘈杂声中落下,房间又迅速恢复到昏暗之中。又如,艺术家通过一系列巨幅照片记录下了某一幢废弃工业大楼的不同墙体:被涂鸦画覆满的墙面中央有一个孔,从中可窥见外面的一片水域,或是河流或是湖泊,甚至可能是大海。不同墙面之间非常相似,其差异之处则通过光线的变化来强调:从日出或日落的半明半暗,到正午或午后的完全明亮。由此可见,欧祖拉试图将时空关系蕴含在多项对比联系之中:光与暗、建筑元素与绘画元素、线条与色彩、隐晦的与明朗的。布满涂鸦的墙体似乎是欧祖拉的偏爱,他通过摄影作品使其永恒,时而展现整体的墙面,时而突出微处的细节。在欧祖拉看来,人类总是需要存在感,需要在世界上留下自己的痕迹,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使自己被世界看到,为了真正得到社会的认可。这些墙,无论位于室内还是户外,都见证了某一时间段内这片区域内涌动的思想与情感。这种见证,如此公然无畏,却又注定消散,既大胆,又脆弱。面对这样丰富多元且自相矛盾的符号集合体,欧祖拉在作品中流露出了某种忧虑与不安:不同的存在与世界汇聚于此,紧密交织,相互影响,这些痕迹,无论是欢乐还是沮丧,都表明人类决不会甘于沉默。即将于复星艺术中心举办的乔瓦尼·欧祖拉(Giovanni Ozzola)个展是艺术家在中国的首个机构性个展。乔瓦尼·欧祖拉的艺术创作涉猎多学科,以摄影、雕塑和视频装置等多媒介形式,展现艺术家对建筑、时间、能量、光和自然的思考。(视频链接) 艺术家乔瓦尼·欧祖拉1982年出⽣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现工作和生活于加那利群岛中的特内里费岛。其职业生涯始于时尚摄影,此后又涉及多个艺术学科。曾荣获2008年“特尔纳当代艺术奖”,2010年“天才奖”,2011年“开罗奖”。其作品充满对光和色彩的敏锐感知,赋予观者新的感知体验以及一个充满活力的空间效果。 视频《永恒》:本视频运用了一种古老的交流密码,这是一种在远处可以听到的口哨声,即所谓的“哨语”,这种交流方式仍然存在于大西洋上的戈梅拉岛。视频中,这种人类发出的声音最终和风声融合在了一起。 系列《一天之中》,绵纸喷墨打印此系列起始于2012年,描绘了光明与黑暗循环往复变化的大致轮廓。第一层的建筑构造与遥远的海平线形成了对比。地球上最对立矛盾的元素之二——陆地与水域——在此合而为一,令参观者不禁好奇而反思自己的位置(陆地)与前方(海平线)之间的关系。 作品《日出》:随着光线的明暗变化,景、物甚至是人都得以显现或隐没,光线强调了每一瞬间的独特性。 视频《车库:有时你会看到更多》:本作品体现了对光线、空间以及观察力的思考。感官在黑暗中变得锐化,然后被更广阔空间的强光所淹没。此作品是对美国艺术家爱德华·霍珀名画《海边房间》的致敬,属于路易威登基金会的永久性收藏之一。 系列《隐身:隐形的沉船》,铝“隐身技术”的研发主要是为了隐藏军舰或飞机等物体。而雕塑艺术则致力于凸显物体的形态与立体感。这两种元素相结合,实际上是对现代社会中个性的缺乏这一问题提出了挑战。乔瓦尼·欧祖拉坚信:“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对社会而言,只有充分激发每个人的自我意识才能实现集体的和谐共处。”
查看更多2019年上海国际电影节
下载意大利影片日程表(中文版):LINK 下载意大利影片剧情简介(中文版):LINK 主竞赛单元入围: 《天助吾友》导演:赛尔乔·鲁比尼 类型:喜剧 故事发生在意大利南部的塔兰托郊区,讲述了一个抢劫犯的冒险经历:托尼诺(赛尔乔·鲁比尼饰)趁其他两名同伙不注意之时将所有赃物洗劫一空并逃走。他在屋顶上四处逃窜,突然来到了悬崖边上,遇到了一个奇怪的家伙(罗科·帕帕莱奥饰),这个人自称做黑鹿,属于苏族部落。为逃避围捕,托尼诺只好和这个疯子结盟。“通过这个自称印第安人的疯狂角色,以及塔兰托的叙事背景,导演赛尔乔·鲁比尼表达了对Ilva公司的控诉,美国人引进的这个跨国炼钢企业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卡萝拉·普罗托——Comingsoon.it) 《罗莎》导演:卡蒂娅·凑丽娅 类型:剧情片 卡蒂娅·凑丽娅的导演处女作:罗莎(卢妮塔·萨维诺饰),一个来自意大利南部普利亚大区的七十岁女性,她和斯洛文尼亚丈夫伊戈尔的婚姻持续了40年。他们漫长的婚姻里一起经历了最艰难的时刻:小女儿的死亡。如今他们的婚姻已是疲惫不堪。一天,伊戈尔决定让女儿的小船重新出海,使自己和妻子重获新生。“本片讲述了边界与跨越的概念:陆地的边界,人与人的边界,不同代际间的边界,灵与肉的边界,理智与情感的边界,男性与女性的边界。”(www.filmitalia.org) “一带一路”电影周入围: 《叛徒》导演:马可·贝洛基奥 类型:剧情片 马可·贝洛基奥导演新作,讲述了西西里黑手党第一个叛逃的重要领导多玛索·布西达的故事。本片首映于第7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映后观众欢呼掌声长达13分钟。多玛索·布西达在一场黑手党内部斗争失败后流亡巴西,随后被捕并被引渡回了意大利。意大利法官乔万尼·法卡内要求布西达与司法机关密切配合,布西达照做了,但他不认为自己是什么叛徒,因为如今的黑手党早已不复当初,失去了真正的本质所在。根据布西达提供的信息,法院成立了专门的黑手党审判庭,卡帕奇大屠杀发生后,布西达终于决定供出牵涉其中的数位意大利警界高官…… 官方推荐-影展精粹: 《街头少年》导演:克劳迪欧·吉瓦内斯 类型:剧情片 六个少年试图成为那不勒斯某个街区的领袖。在权欲与财富的驱使下,他们步入了犯罪的世界,并为此付出了爱情与友情的代价。本片荣获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最佳编剧奖。“影片讲述的不是少年黑手党分子,而是那些源于生活经历的错综复杂的心境与感受。这些青少年是如何虚度青春年华,如何沉溺于自身的欲念,如何为了迅速获得一切而放弃了爱情、友情和亲情,这个正是影片的主题。”(导演:克劳迪欧·吉瓦内斯)
查看更多恩佐·法瓦塔全球报告四重奏——华东地区巡演
6月15日:合肥(音乐会) 6月16日:南京(音乐会)19:00 晨光1865文化创意产业园 6月18日:绍兴(音乐会)19:30 绍兴中纺CBD 6月20日:南京(工作坊)15:00 【恩佐·法瓦塔全球报告四重奏】 恩佐·法瓦塔—阿尔方索·桑迪莫内—达尼洛·伽罗—甘地 除了演奏撒丁岛萨克斯乐手恩佐·法瓦塔的传统保留曲目外,全球报告四重奏还推出新的音乐想法。诗意、精湛演奏、活力、旋律和爵士相互交织,为观众提供万花筒一般的多种情感。小组的四位音乐家是名副其实的诙谐演员。如同熟稔无数海港的水手,音乐引领他们周游世界,登上了欧洲、亚洲、非洲和拉美重要音乐节的许多舞台。音乐会上的曲目将探索撒丁岛音乐、印度音乐、中国音乐与电子爵士之间的交叉小径。 恩佐·法瓦塔高音萨克斯 & 低音单簧管恩佐·法瓦塔是当今意大利及国际乐坛上最活跃著名的撒丁岛音乐家之一,他多才多艺,爱好全方位探索音色世界,其独树一帜的研究使他接近了各种迥然不同的音乐语言,并将古风、现代及相距遥远的音乐文化融合在一起。他的音乐生涯始于1983年,在接受传统爵士乐教育后,他投身撒丁岛民间音乐研究,遂成其专家。依据这些音乐模式,并接受拉美音乐的影响,他发展出了一种完全独特的音乐语言及作曲风格。作为乐队主演,他录有14张唱片,并出现在5张国际音乐家选辑中。他参加了世界各国组织的重要爵士节及音乐活动,举办了无数场音乐会,足迹遍至全欧、日本、中国、伊朗、埃及、巴西、阿根廷、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阿尔巴尼亚、科威特等国。他并与许多国际音乐家及乐团合作。2001年起,他成为撒丁岛最受欢迎的音乐节“唇边音乐”的艺术总监。 阿尔方索·桑迪莫内电子钢琴 & 键盘生于费拉拉,上世纪90年代成为朱利奥·卡皮奥佐五重奏的常驻乐手,曾在意大利及欧洲舞台上与许多国际音乐家合作。此外,他还作为作曲家及改编者为戏剧、视频及多媒体作品谱曲。多年来,他与许多实验、电子及即兴音乐项目合作,并作为作曲家兼演奏家参加了多张唱片的录制。 达尼洛·伽罗电贝司他演奏低音提琴、电贝司、原声贝司、低音巴莱拉卡、低音琉特琴,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跨界演奏家,曾参加许多音乐项目,包括爵士、民间音乐、极端即兴音乐和前卫音乐。作为“红鸡唱片”小组的共同创始人,他推出诸多项目,包括“波河鸟粪”三重奏,获得了国际好评。他在“最佳爵士2010年”的月选中胜出,被选为意大利最佳低音提琴手。 甘地打击乐作为打击乐手和作曲家,他于1978年开始接触爵士乐。他曾是恩里科·拉瓦“电子乐五人”小组成员,在长达八年的时间中,他与该五重奏小组参加了在意大利、欧洲、加拿大和日本举办的音乐会及巡演。他参与了德国唱片公司ECM录制的多张唱片。作为作曲家,他参与了电影、戏剧及视频音乐的合作制作。他录制了数张专辑,其中几张是献给“天气预报”的。 南京站音乐会上将很荣幸与下列中国音乐家合作,敬请期待: 桂世民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古琴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笛箫学社古琴指导老师,南京大学、南京航天航空大学、金陵学院、南京财经大学、三江学院古琴社指导老师。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郭思淼南京停云琴馆馆主。幼承庭训,年少习琴;近年师从李凤云,研修律吕、琴理,于管派、广陵、梅庵、吴门、金陵等各家琴派均有研习。 孟诗文江苏省演艺集团2018年5月 参加跨界交响器乐剧-《笛韵天籁》演出 田东禾岸非洲鼓教培机构创始人南京后棠音乐空间的联合创始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