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使用技术型(必要)和分析型cookies。
继续浏览即表示您接受 cookies 的使用。

往期活动

输入您的搜索参数
Reset
已结束 Fri Mar 21 2025Sun Apr 06 2025
中意音乐交流展演季

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欣然呈现“中意音乐交流展演季”,这是第40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2025年3月23日至4月9日)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展演季由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和上海音乐家协会共同举办,获得了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的大力支持。 今年适逢中意建交55周年暨中欧建交50周年,该系列活动作为文化对话与合作的象征,旨在展现意大利音乐与艺术的魅力,并促进双边的艺术交流。展演季计划于多家剧院举办7场音乐会,中意音乐家将联袂献艺,涵盖钢琴独奏至交响乐团合奏、爵士乐至民族音乐,以多元形式礼赞音乐艺术。   爱的倾诉——石倚洁意大利民谣音乐会 3月21日,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 春启乐章·中意和鸣——中意钢琴作品音乐会 3月28日,上海音乐厅 “中意·瓷乐融浦江”特别音乐会 3月29日,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演艺厅 意大利百年陶笛GOB七重奏音乐会 3月30日,上海音乐厅 意大利托斯卡尼尼NEXT管弦乐团电影交响主题音乐会 4月5日,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 意大利贾科莫·甘泽利爵士三重奏 4月6日,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 意大利钢琴家玛格丽塔·桑提独奏音乐会 4月6日,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

查看更多
已结束 Sat Mar 08 2025Thu May 08 2025
展览”斯特凡诺·加利《再现现实 NeoMimesis》“

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欣然呈现艺术家斯特凡诺·加利的当代艺术展“再现现实”,该展览于2025年3月8日至5月8日在768画廊(上海市长乐路768号 )面向公众开放,获得了NoName Studio的大力支持。 该展览超越了对现实的简单模仿,通过重构、扭曲与再诠释技术语境下的日常生活,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艺术体验。斯特凡诺·加利作品将古典绘画技法与截屏影像、虚拟文化符号等数字元素相融合,构建出消弭时空界限的古今对话,促使人们思考数字时代如何重塑我们的美学体验。   斯特凡诺·加利 2013年毕业于佛罗伦萨美术学院绘画专业,2017年毕业于佛罗伦萨美术学院新表达语言专业,其艺术创作通过传统艺术媒介与数字创新的交融。艺术家近期在中国的个展包括:2024年三亚当代艺术博物馆“云游”,以及2023年在苏州举办的“佛罗伦萨幻境”特展。

查看更多
已结束 Sat Mar 08 2025Sun Mar 09 2025
演出资讯|舞蹈剧场《看不见的城市》

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欣然呈现舞蹈剧场《看不见的城市》,该演出将于2025年3月8日和9日在上海U12剧场举行,由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上剧场、域见间表演艺术与忻艺文化传播联合出品,获得了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的大力支持。值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1324-2024)和诞辰770周年(1254-2024)纪念之际,该舞剧曾于2024年在杭州和上海上演。 舞剧由编导司徒嘉怡和作曲家约翰·尼格尔以舞蹈形式改编自伊塔洛·卡尔维诺的著名小说《看不见的城市》(1972)。在小说中,作者以马可·波罗与忽必烈汗之间的想象对话为文学载体,马可作为大汗的使节辗转于帝国各座城市,记录下那些最深层、“看不见”的细节,陪伴读者踏上一段奇幻之旅,进入远方的另一个世界,同时也走进人的内心世界。 舞剧《看不见的城市》采用了卡尔维诺的叙事手法,并将其移植到一个想象的未来背景中。在剧中,赛博格人类通过失落城市的故事重新发现自己的过去,这些故事改编自小说中的情节,并引用作者笔下原文。在舞蹈和音乐之美的引导下,这将是一次介于人类未来和过去之间的自省之旅。

查看更多
已结束 Fri Mar 07 2025Sun Mar 16 2025
影展|意大利电影:新锐导演

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与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欣然呈现“意大利电影:新锐导演”影展(2025年3月7日至16日)。本次影展携手意大利特雷卡尼百科全书研究院、意大利普利亚电影委员会与上海市电影发行放映行业协会共同组织,并获得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上海代表处的特别支持。 由马可·穆勒与滕俊杰担纲艺术总监,影展为中国观众精心挑选了六部作品,展现意大利电影从战后至今始终如一的魅力:这些既能令人开怀、动容并激发强烈共鸣的影片,不仅勾勒出意大利影坛鲜活生动的新图景,更延续了意大利电影立足大众审美、持续征服全球观众想象力的卓越传统。 《还有明天》 3月7日 19:30 – 导演映后谈(宝拉·柯特莱西) 3月8日 14:00 – 导演大师班(宝拉·柯特莱西) 大光明电影院(南京西路216号) 本次影展将以近年来的意大利票房冠军《还有明天》揭开序幕。这是女演员宝拉·柯特莱西以导演身份执导的首部作品,她本人将出席3月7日的特别展映,之后该电影将在中国院线全面公映。《还有明天》不仅创下近十年意大利电影在欧洲多国的观影纪录,更凭借对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当代诠释及喜剧与历史题材的融合创新,累计斩获40余项国际殊荣。 《荣归主颂!》 3月8日 19:30 – 导演映后谈(玛格丽塔·维卡里奥) 3月11日 19:30 – 导演映后谈 (玛格丽塔·维卡里奥) 和平影都 (西藏中路290号) 创作歌手玛格丽塔·维卡里奥将携导演首作《荣归主颂!》亮相影展,这部斩获多项国际奖项的作品去年入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影片通过诗性叙事,重现了那些在音乐史长河中如同干枯花束般被遗忘的女性作曲家们所绽放的想象力、创造力与艺术才华。 《愚蠢的工厂》 3月8日 16:00 – 导演映后连线(米凯莱·里翁迪诺) 和平影都 (西藏中路290号) 演员米凯莱·里翁迪诺将从意大利映后连线,与现场观众交流对其导演首作《愚蠢的工厂》的反馈。这部现实题材作品通过细腻叙事,深入探讨公民责任与故土情怀,自上映以来不仅收获广泛赞誉,更屡获专业奖项肯定。 《蓝色夏日情》 3月9日 19:30 – 导演映后谈(菲利波·巴巴加洛) 3月12日 19:30 – 导演映后谈(菲利波·巴巴加洛) 和平影都 (西藏中路290号) 菲利波·巴巴加洛的导演首作《蓝色夏日情》是部犀利而细腻的喜剧。导演本人也将出席映后谈,讲述自己是如何以转瞬即逝的情感为切入点,诠释爱情这一永恒普世命题。 《随时随地》 3月9日 17:00 – 导演映后谈 (米拉德·唐希尔) 3月13日 19:30 – […]

查看更多
已结束 Wed Mar 05 2025
罗西尼歌剧节与上海音乐学院合作框架下的声乐选拔系列活动

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欣然呈现“罗西尼歌剧节与上海音乐学院合作框架下的声乐选拔系列活动”,该活动将于2025年3月5日在上海音乐学院举行,旨在推广意大利美声唱法传统,培育罗西尼歌剧新秀。 在罗西尼歌剧节艺术总监埃内斯托·帕拉西奥大师的指导及卢卡·卡诺尼奇大师的协作下,本次系列选拔活动致力于为中国青年歌剧人才提供精进意大利美声唱法演绎与诠释技艺的宝贵平台。 埃内斯托·帕拉西奥大师被公认为国际顶尖罗西尼研究权威,自2016年起担任罗西尼歌剧节艺术总监,2017年起兼任罗西尼学院院长及歌剧节艺术总监。其艺术生涯涵盖约80部歌剧作品(其中20部为罗西尼作品)及百余部清唱剧、弥撒曲与其他声乐作品,曾受世界顶级美声指挥家执棒,亮相国际主流剧院舞台。

查看更多
已结束 Mon Mar 03 2025Tue Mar 04 2025
罗西尼声乐大师班

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携手罗西尼歌剧节与上海音乐学院,欣然呈现“罗西尼声乐大师班”。该美声唱法与罗西尼歌剧专题大师班系列将于2025年3月3日至4日在上海音乐学院举行。活动由罗西尼歌剧节艺术总监兼罗西尼学院院长埃内斯托·帕拉西奥大师指导,卢卡·卡诺尼奇大师协同,旨在中国推广意大利歌剧艺术精粹。 本次大师班系列隶属于2023年12月中旬启动的合作项目——罗西尼歌剧节与上海音乐学院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开展系列文化活动,推动美声唱法及罗西尼歌剧艺术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罗西尼歌剧节由佩萨罗市市政府于1980年创立,致力于挖掘并重塑与作曲家焦阿基诺·罗西尼相关的音乐、戏剧及出版遗产的核心价值。该歌剧节系意大利艺术节联盟与欧洲歌剧联盟成员机构,荣获诸多国内外重要奖项。 上海音乐学院作为中国首所高等音乐学府,由蔡元培和萧友梅于1927年创立,现由文化和旅游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学院始终与世界顶尖音乐学府及艺术机构保持紧密合作关系。

查看更多
已结束 Thu Feb 27 2025Wed Mar 12 2025
展览资讯|意大利特雷卡尼宫百年巡礼(1925-2025)「世界文化的圣殿」

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携手意大利特雷卡尼百科全书研究院与上海汉唐文化,欣然呈现展览“意大利特雷卡尼宫百年巡礼(1925-2025)「世界文化的圣殿」”,该展览将于2025年2月27日至3月12日在外滩源壹号面向公众开放。 作为意大利特雷卡尼百科全书研究院(1925-2025)诞辰百年庆祝活动(详见官网https://www.treccani.it/istituto/centenario-treccani/)的一部分,展览将带领观众一起深入特雷卡尼宫——这座汇聚了数个世纪历史与文化的建筑不仅是学术机构驻地,更是文化殿堂,始终致力于服务那些热爱、培育与传播文化的人士。 1925年,意大利百科全书研究院正式成立,两年后入驻帕加尼卡马泰宫,其门前广场于1992年被官方命名为“意大利百科全书广场”。这座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至今仍跃动着那个黄金时代的记忆,恢弘的建筑彰显着不朽的尊严。自1927年成为研究院驻地以来,这座宫殿便化身为知识圣殿与文化记忆的载体——如同中世纪学者雷蒙多·卢利奥所揭示的智慧真谛,知识在此并非割裂与消解,而是通过和谐重构升华为普世智慧,成为人类文明交融的永恒源泉,持续滋养着不同族群、文明间的对话与和平。历经百年沧桑,研究院始终恪守创立初衷:守护、革新、创造与传播大众文化。 本次展览由意大利特雷卡尼百科全书研究院总干事马西莫·布雷与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处长达仁利策展,不同的主题单元宛若一场文化朝圣之旅:始于“殿堂之内”,通过帕加尼卡马泰宫的建筑叙事展现特雷卡尼的文化根基;继而穿越“梦想的着装:意大利服饰文化与装帧艺术”、“思艺之间”与“意大利艺文萃珍”等部分,呈现研究院的标志性文化成果;在“古典时代:一段文明的存续”与“文艺复兴:大师与人文之光”中追溯意大利文明的关键节点;最终抵达“特雷卡尼,文化永驻”,通过当代意大利文化界最具影响力的声音,引领观众感知文化传承的鲜活脉动。

查看更多
已结束 Sat Feb 15 2025Sat Feb 15 2025
讲座资讯|阿尔维斯·安德烈欧塞 《马可·波罗逝世七百:学术总结与研究视角》

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上海图书馆、上海师范大学世界史系携手意大利特雷卡尼百科全书研究院,欣然呈现阿尔维斯·安德烈欧塞所带来的题为“马可·波罗逝世七百年:学术总结与研究视角”讲座。 该讲座作为“虚实之界:奇迹之书《马可·波罗游记》”系列讲座活动(2024年9月至2025年3月)的一部分,将于2025年2月15日下午两点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举行。同期面向公众开放的还有“虚实之界:奇迹之书《马可·波罗游记》主题文献展”(上海图书馆东馆,2024年11月3日至2025年2月28日)。 讲座将探讨《马可·波罗游记》抄本传统研究的最新进展与成果,如马可·波罗和比萨的鲁斯蒂谦是如何合作撰写该著作,以及该著作的创作背景。此外,还将讨论当时最具争议的假说,例如该书最初是面向黎凡特地区读者的这一观点。   阿尔维斯·安德烈欧塞 毕业于罗曼语语言学专业,随后在比萨、巴黎和克卢日-纳波卡(罗马尼亚)继续深造。他曾参与多个国内和国际研究项目,包括在北京大学和图宾根大学担任访问学者。他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中世纪意大利和法国文学、罗曼语语言学以及罗马尼亚语言与文学。自 2021年10月1日起担任意大利乌迪内大学副教授。

查看更多
已结束 Thu Feb 13 2025Thu Feb 13 2025
讲座《马可·波罗<奇迹之书>物质性特征刍议:以法藏MS. Fr. 2810号抄本为例》

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携手上海图书馆、上海师范大学及意大利特雷卡尼百科全书学院,荣幸呈现陈志坚教授主讲的《马可·波罗<奇迹之书>物质性特征刍议:以法藏MS. Fr. 2810号抄本为例》讲座。 本次活动隶属于《马可·波罗游记》主题系列讲座(2024年9月至2025年3月),将于2025年2月13日(周四)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举行,同期面向公众开放的还有“虚实之界:奇迹之书《马可·波罗游记》主题文献展”(上海图书馆东馆,2024年11月3日至2025年2月28日)。 本讲座以法国国家图书馆藏MS. Fr. 2810号抄本为例,探讨马可·波罗《奇迹之书》的物质性特征及其在中世纪抄本文化中的意义。作为《马可·波罗游记》的重要法文抄本,MS. Fr. 2810不仅承载了文本内容,其物质形态本身更是中世纪抄本制作与知识传播的珍贵见证。通过对抄本制作材料、书写工具、字体特征、内部结构、叶面布局以及图像与装饰的考察,本讲座将揭示14世纪法国抄写员与艺术家在制作该抄本时的意图与心态,展现抄本作为物质实体在知识生产与传播中的重要作用。MS. Fr. 2810的物质性特征反映了中世纪抄本文化的精湛技艺与独特审美。羊皮纸的选择与处理、羽毛笔与墨水的使用、哥特体书写的规范,以及抄本中的分栏设计、首字母装饰与插图叙事,无不体现制制作者对细节的精心雕琢。这些物质特征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呈现,更蕴含着制作者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诠释。通过对文本与图像的互文性解读,我们可以窥见中世纪法国人对东方世界的想象与认知,以及这种想象背后的历史与文化语境。本讲座旨在通过对MS. Fr. 2810物质性特征的深入剖析,探讨抄本在中世纪知识传播与文化构建中的多重角色。抄本不仅是文本的载体,更是物质文化与视觉艺术的交汇点,其制作与流传过程体现了中世纪社会对知识的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这一抄本的考察,我们得以重新审视中世纪抄本文化在知识生产与传播中的重要意义,并为理解中世纪欧洲与东方世界的文化交流提供新的视角。   陈志坚,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获得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中世纪古抄本与古文书、中世纪全球史,知识生产与传播等。在《历史研究》《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查看更多
已结束 Sat Jan 25 2025Sat Jan 25 2025
讲座《似曾相识亚平宁——晚清人眼中的意大利》

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携手上海图书馆、上海师范大学及意大利特雷卡尼百科全书学院,荣幸呈现张晓川教授主讲的《似曾相识亚平宁——晚清人眼中的意大利》讲座。 本次活动隶属于《马可·波罗游记》主题系列讲座(2024年9月至2025年3月),将于2025年1月25日(周六)下午两点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举行,同期面向公众开放的还有“虚实之界:奇迹之书《马可·波罗游记》主题文献展”(上海图书馆东馆,2024年11月3日至2025年2月28日)。 本次会议将深入探讨中意两国交流史与双方民众逐步相知的历程。中华大地与亚平宁半岛早在汉代就有了有史可考的接触,鄂多立克、马可波罗和利玛窦等人的游历和文字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到了晚清时期,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中外交流的推进,国人逐渐从但闻其名,到地图相识,再到亲履其地,对意大利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多样的观感。 张晓川,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晚清史、近世中西交通史、近现代学术思想史。

查看更多